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国农业银行:“抢”字当头 金融助力保秋收

2025-10-14 16:31

金融服务

“目前,烘干塔24小时不停,每天可烘干玉米200至300吨,能保障周边20公里左右的老百姓及时出售湿粮,当场拿到现金。”山东菏泽东明县刘楼镇半杨坡村粮食收购大户邵红义说道。在他的背后,是一座正在冒着热气的烘干塔,传送带将刚脱粒的玉米源源不断地运往烘干仓。

当前正值山东秋粮收获的关键时期,连续的阴雨天气造成局部农田积水,农机下地难、烘干晾晒难,给秋收秋种带来了不利影响。

东明县玉米种植面积超百万亩,大量玉米无法晾晒,时间一长容易霉变甚至发芽,专业烘干设备就派上了用场。邵红义经营的红义粮食收购站是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三秋”期间全省粮食烘干服务点之一。前期,农行山东菏泽东明支行向收购站发放了100万元“粮食收储贷”,助力邵红义收购粮食及添置烘干设备,确保了此刻“敞开收粮+烘干保障”。

▲红义粮食收购站开启潮粮收购专用通道,并向农户提供及时高效的烘干服务

▲红义粮食收购站开启潮粮收购专用通道,并向农户提供及时高效的烘干服务

秋收遇上阴雨天,山东省各地坚持“抢”字当头,结合区域特点精准施策,加快组织抢收抢晒抢烘,确保秋粮应收尽收。农行山东分行将支持秋粮收储作为当前服务“三农”的重点工作,辖内各级机构积极对接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烘干服务点等金融需求,通过“绿色通道”加快贷款审批,保障资金及时到位,服务抢收抢烘抢储,确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在淄博桓台县农邦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邦邦”)厂区内,多台烘干设备正全天候运转,金黄的玉米在传送带上匀速流动,散发出阵阵粮香,一派与天气“抢粮”的繁忙景象。

“是农行的贷款让我们有了和坏天气‘叫板’的底气!”农邦邦负责人张远指着正在出仓的玉米说道。这批玉米经过及时烘干,水分被严格控制在14%以内,不仅有效防止了霉变,更因品相佳、质量稳,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作为淄博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邦邦不仅是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还被评为省级粮食应急保障点。为有效应对秋收季资金需求量大的情况,农行山东淄博桓台支行客户经理主动上门,核实仓储能力和烘干设备运行状况,开通绿色通道,完成了500万元流动资金投放,为企业抢收抢烘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

▲国盛农科紧急开启受潮玉米专收通道,启用全部烘干塔,以最大烘储能力收购潮粮

▲国盛农科紧急开启受潮玉米专收通道,启用全部烘干塔,以最大烘储能力收购潮粮

当农户为“晒粮难”“存粮难”焦灼时,滨州国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盛农科”)紧急开启受潮玉米专收通道,全部烘干塔全线启动,加班加点将潮粮烘干成“安全粮”。

在这场“与天争粮”的战役中,当地农行人的金融驰援同样跑出了“加速度”。随着粮食收购高峰到来,营运资金缺口使企业收储进度受阻,农行山东滨州经济开发区支行启动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勘察粮库和烘干车间,500万元贷款从贷前调查到审批发放,仅用了5个工作日。目前,国盛农科及权属企业每天玉米总烘干能力已达2000吨,有效保障了区域农户的粮食销售及烘干需求。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