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连续三年超200亿!光大银行向中信金融资产授信290亿

2025-10-14 15:35

10月13日,光大银行(601818)发布《关联交易公告》,拟为关联方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金融资产”)核定29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期限12个月且采用信用方式。

中信金融资产的前身是1999年由财政部与中国人寿联合发起设立的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四大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之一,长期聚焦不良资产收购处置、投资管理等核心业务。

2022年,这家深耕不良资管领域的机构迎来关键转型,通过引战增资纳入中信集团版图;2024年1月,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标志着其全面融入中信系金融生态。截至2025年6月末,中信金融资产注册资本达802.47亿元,总资产突破1.01万亿元,净资产529.31亿元,雄厚的资本底盘既为其不良资产经营筑牢基础,也为后续股权布局与业务协同提供了支撑。

与光大银行的股权联结,是中信金融资产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2023年3月,当时仍以“中国华融”名义运营的该公司,将持有的1.40亿张光大银行可转债全部转换为A股普通股,转股后持有光大银行41.85亿股,占总股本比例达7.08%,正式成为光大银行主要股东,这一操作也被市场视为AMC凭借资产盘活能力参与银行股权配置的典型案例。

此后,中信金融资产对光大银行的持股持续提升:2024年11月,公司在临时股东大会上通过投资计划,拟于12个月内斥资不超过40亿元增持光大银行股份,该计划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投资目标明确为“获取长期稳定收益”;2025年1月至7月,公司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光大银行A、H股合计5.43亿股,耗资约19.14亿元,持股比例升至8.02%,并向光大银行派出1名董事,股权与治理层面的关联进一步深化。

伴随股权纽带的强化,双方的授信合作也逐年升级。2023年8月25日,光大银行首次为当时的“原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核定22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2024年8月31日,在中信金融资产完成更名后,光大银行再次为其核定220亿元综合授信;而本次2025年10月披露的290亿元授信,更是将合作规模推向新高。值得关注的是,自成为光大银行主要股东以来,中信金融资产每年均可从该行获得超200亿元综合授信,在光大银行主要股东中,其获得的授信额度规模位居首位。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