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14 16:25
(来源:i商周)
10月13日,极星汽车(Polestar)已关闭了其国内仅剩的最后一家直营门店,该店位于上海前滩L+Plaza。
对此消息,极星方面回应称,公司正在战略性地调整在华业务模式,以更好地契合中国市场多样化、快速变化的消费需求。目前,极星在国内采用线上销售模式。虽然门店暂时关闭,但极星在中国的其他业务均不受影响,车主的权益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另据极星汽车官方服务热线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主要采取线上销售模式,消费者可以通过官方网站等数字渠道了解产品信息并完成购车流程。
极星是瑞典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于2015年被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沃尔沃汽车收购。该品牌于2017年进入中国市场,2019年先后落成成都生产基地和位于北京的首家极星空间,先后推出极星1、极星2、极星3、极星4四款车型;2020年又设立极星汽车(上海)有限公司。
此外在2022年6月24日,极星和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Gores Guggenheim 宣布完成企业合并后,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并将公司名由Gores Guggenheim,Inc.变更为Polestar Automotive Holding Uk Plc,以新的股票代码 "PSNY" 开始交易。同年6月29日,极星Polestar在纳斯达克敲响了开市钟,正式挂牌上市。
极星自2017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始终未能建立起清晰的品牌认知与稳定的产品定位。其产品价格区间从极星1的145万元下探至极星2的25万元起,随后又随着极星3的推出回升至百万元级别,价格策略的频繁波动使消费者难以形成统一的品牌认知。
这种定位的模糊也直接反映在市场表现上。2021年至2024年间,极星在中国市场的年度销量始终在千辆级别徘徊,未能实现有效突破。进入2025年,销售形势更为严峻,上半年仅售出69辆,其中6月份单月销量仅为6辆。截至7月,全年累计销量尚未突破百辆。
面对中国市场的挑战,极星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调整措施。早在2023年5月,极星就公开表示,正在加强对成本管理的关注,包括冻结全球招聘并裁员10%。2025年2月,极星科技就被曝出进行组织架构调整,直营渠道成为削减重点。
另一方面,自正式进入中国至2024年,极星在6年时间内更换了6任中国区负责人,但市场表现仍然毫无起色。今年7月,最新一任极星中国区总经理吴慧静也宣告离职。业内观察人士指出,极星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困境,既源于其品牌定位的摇摆不定,也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密切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极星在全球其他市场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2025年前三季度,极星全球累计零售销量达44,482辆,同比增长36%。其中,Polestar 2与Polestar 4成为销量主力,分别取得了累计37.3万辆和23.1万辆的全球销售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