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14 15:11
转自: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10月13日,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三大电信运营商相继官宣eSIM手机商用试验获批,广大用户可前往营业厅办理eSIM手机业务,第一时间享受更加便捷、灵活的通信体验。
中国联通表示,自2015年启动技术研发,2018年国内推出eSIM可穿戴业务,再到陆续获得物联网、笔记本与平板类业务许可。中国联通已累计适配终端75款,覆盖消费电子、工业互联、智慧出行等多类场景,服务用户规模突破数百万。
中国移动表示,中国移动提供全体系eSIM产品支持,不仅涵盖手机这一核心通信设备,还扩展至智能手表、平板电脑、车载设备等多种形态,实现了跨终端、跨场景的无缝连接与协同工作。eSIM技术的引入,将进一步彰显中国移动在网络覆盖、服务质量及技术创新上的综合优势,为用户打造更加丰富、多元的使用体验。
中国电信表示,在此之前,中国电信的eSIM业务已支持智能手表、车载设备等多终端,此次手机端eSIM业务的引入,将全面推动移动通信服务从传统的实体SIM卡模式向“轻量化、多模态”的eSIM模式演进,为用户带来“免插卡激活、跨设备无缝协同、全球无缝漫游”的便捷体验。
同日晚间,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在Apple Store抖音官方直播间宣布:全新超薄机型 iPhone Air 将于10月22日在中国大陆正式发售。用户可于 10月17日(周五)上午9点起通过苹果官网、零售店及授权渠道预订。值得注意的是,iPhone Air全球统一取消实体SIM卡槽,仅支持eSIM技术。
eSIM是什么?有什么优势?
据财经国家周刊,SIM卡就是人们常说的“手机卡”。新换的手机,都需要在卡槽里插入这么一张卡,才能接入网络使用。所谓eSIM,可以理解为嵌入式手机卡,它没有实体,是电子化的SIM卡。
“SIM卡是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体制下的用户识别卡,eSIM则相当于把这张实体卡去掉,把身份认证逻辑转化为一段代码,存在手机的芯片设备里。”通信专家张弛介绍说。
张弛介绍,无论是实体SIM卡还是eSIM,功能都是数据存储、身份鉴别,没有本质区别。基于eSIM技术的数字化特性,的确能让用户的信息认证更加便捷。
而且,SIM卡是硬件,少不了相应的读卡器、伺服电路,必然占据空间、消耗资源,将其软件化为eSIM,可以节省手机等设备的空间资源,方便厂商对设备内部结构重组,提升功能应用。
更为重要的是,在万物互联时代,eSIM能够方便地嵌入各种终端,使其成为独立的上网个体。
北京邮电大学经管学院兼职教授葛颀介绍,身份认证是所有技术的基石,“eSIM这样新的、更安全、成本更低、软硬一体化的移动身份认证技术,是不可阻挡的技术进步。未来eSIM也不是永远不变,也会被新技术取代。”
Omdia资深首席分析师杨光认为,对于智能终端厂商来说,eSIM是比较明确的趋势,主要的好处是可以把手机做得更加轻薄、紧凑,像防尘、防水也更容易实现。
目前支持eSIM的机型有苹果iPhone Air,华为、OPPO等国内厂商的eSIM手机也将在近期陆续上市销售。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朱洪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