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车企的内卷风吹响「秋招战场」

2025-10-14 13:30

原标题:车企的内卷风吹响「秋招战场」 来源:未来汽车Daily

“小鹏汽车扩招至八千人”、“长安汽车增招30%”,从数字看车企们求贤若渴。

但打开社交软件,处于秋招季的应届生却是一片哀鸣,“五连挂”“面试通知都没有”“只有一个offer”。

211硕士樊愉萱学习的是行业热门的电池专业,八月开始参加秋招,向几乎所有主机厂投了简历:小鹏、理想、蔚来、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东风、北汽、一汽、广汽、广西汽车,最终只收获一家车企的offer。

“(秋招)体感有点难”,樊愉萱向我们表示,“我本科时拿到了比亚迪的offer,现在是进不了面(试)的。”

她并不是个例。今年,全国共有1222万名应届毕业生,创下历史新高。应届生市场人潮汹涌,车企对人才的渴望依然强烈,但由于市场压力,车企也在招聘端悄然收紧“堤口”。

招聘会现场,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招聘会现场,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同样是211硕士的邱威宁感受更直接。去年,她的师兄顺利进入岚图汽车工作,可是今年,她和身边的同学甚至没有拿到岚图的面试邀约。

应届生没有变差,而车企的门槛却在水涨船高。

汽车行业经历的是长时间的苦战,这需要更高质量的新鲜血液——学历、能力、抗压能力缺一不可。

因此,车企们求贤若渴,却也层层设限。

这种风气在社招也同样明显,当我们请猎头用几个词评价如今的汽车招聘市场,王玉给出的答案是:竞争激烈、优胜劣汰、内卷严重。

“如今,汽车行业不仅产品卷,人才更卷。”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张永伟更为直白。

今年车企秋招,“双2”也不稳了

在过去几年,“双2”(本科211+硕士211)几乎是主机厂研发岗的通行证,其中机械、车辆工程这类对口专业的学生更是主机厂偏爱的人才。

邱威宁正是毕业于“双2”的机械专业学生。去年,她的师兄进入岚图工作,但今年,邱威宁和身边条件相近的同学却连岚图的面试邀约都未收到。

邱威宁还列了一长串车企:理想、东风研发总院、宇通,均未收获面试机会,小鹏汽车进入AI面试后再无音讯。最终拿到的一汽-解放的offer,是她在众多落选后的*收获。

“学历要求不一样了,今年都要求本2(本科211)了”,邱威宁总结道。

在车企精简框架的环境下,主机厂只想筛出最*的人才,学历往往是最直观的条件——“本2 ”只是起步,“双2”也不再是硬保障。

来自电池相关专业的211硕士樊愉萱也遇到相同的情况,她本科毕业时拿到了比亚迪的offer,“现在我都进不了比亚迪的面试”。

樊愉萱从八月开始参加秋招,向几乎所有主机厂投了简历:小鹏、理想、蔚来、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东风、北汽、一汽、广汽、广西汽车……只有长安、小鹏和广西汽车进入面试阶段,最终只拿到小鹏汽车的offer。

学历只是*道门槛。车企期待“尽快上手”的人才,这要求学生用项目、竞赛等证明自己。

樊愉萱介绍,主机厂看重项目深度,面试过程会深挖项目经历。 尽管她的细分方向并不匹配,但面试时仍然问了对大的研究方向的了解,询问范围较广。

985机械专业的本科生安晟虽然学历在竞争者面前并不算优势,但她拿出全国智能制造赛的奖项,并且每次通过AI学习面试技巧、训练话术,最终收到长安汽车的offer。不过她也表示,向吉利、蔚来、上汽、一汽、北汽投递的简历都石沉大海,“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招聘会现场,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招聘会现场,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各种招聘要求变高,有应届生选择“避开”秋招——通过实习斩获秋招的hc(head count,即该岗位预计招聘的人数)。

211硕士生韩晋翔拿到offer时,秋招已经进行到中段。他七月开始在某新势力车企实习,实习期间赶上秋招开放名额,顺利转正。

但这条路也不乏竞争,甚至需要“额外的努力”。

韩晋翔介绍,“我们组里三个实习生,全是211或者国美的研究生,但只给了我转正offer。现在我们组还剩一个hc,已经面试了好多同学,大部分都是211起步,其中也有车企实习经历的,但现在也没招到人”。

为了提升竞争力,许多在校学生主动寻求补习以提升技能。以他所在的设计专业来说,大多学校并未开设专门的汽车设计课程,但车企却更青睐有汽车类设计奖项和作品集的学生。至少在2022年开始,就有培训机构开始针对车企的设计岗位做作品集辅导,“集训半个月大几千块”。

也就是说,专业上的竞争难度也在增大。

秋招的新鲜血液直接决定企业的发力,为了达成逐年升高的销量目标、迫在眉睫的盈利任务,主机厂必须用有限的岗位发挥*化效果。这对人才的要求也注定升高。

对应届生来说,每年的变化的招聘趋势也是难点。今年部分车企在七月底便开放岗位,而比亚迪直到10月10日才“姗姗来迟”,对比去年此时已有应届生完成签约的节奏明显放缓。

招聘会现场,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招聘会现场,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招什么人,就是要打什么仗

“软件定义汽车”的浪潮已是不可逆转。汽车的竞争焦点已从马力、扭矩转移至算力与算法。与此同时,电车的“心脏”——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的研发依然是重中之重。

人才是产业的前哨,今年的招聘场上,车企们对软件和电池人才的渴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东风汽车研发总院的“追风者计划”仅需要新能源和智能化人才;零跑汽车招聘电池系统工程师额外招聘“前瞻技术方向”;岚图汽车的“追光计划”将电池技术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并列,且对部分岗位特别强调“需要承担较强的工作压力”。

图片来源:岚图招聘官网截图

图片来源:岚图招聘官网截图

小米集团等也在2026届校招中,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列为热门。其中,小米更是将招聘岗位细化到世界模型、预测大模型、基座模型预训练等行业尖端课题,希望掌握未来出行的底层逻辑。

这种渴求和车企们的技术路线同样脱不开关系。众所周知,“算法决定了智能化的高度”。车企也还在智能化赛道上摸索,这对人才的专业度也有更高要求。

近日,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中心负责人更迭,由专注于世界基座模型的刘先明接棒,小鹏大量招募算法工程师,继续向成为一家“AI公司”迈进,

再将时间线前移,理想汽车将智驾团队拆分为11个二级部门,蔚来智驾团队在一年内三度调整,都是为了实现更快速的研发流程,在算法赛道上中抢占先机。

“谁能掌控核心技术,谁就能主宰未来”,车企们深谙此理。

在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之际,海外市场已成为中国车企寻求增量与品牌突破的“第二战场”,对具备本土化运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也随之激增。

不断刷新出口纪录的奇瑞汽车在招聘网站特别设立国际业务通道,吸纳熟悉海外市场法规及贸易规则的专业人才,已经在海外能够独立生产的奇瑞此时更关注完善全球化的供应链管理和本地化服务体系。

奇瑞专设国际业务事业部

图片来源:奇瑞招聘官网截图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广汽等部分仍在转型摸索的车企,其招聘岗位分布更为多元,官网仅有岗位的大类划分。

特别要说的是,以今年的校招要求来看,行业已进入“高知化”时代。

以蔚来为例,截至10月11日发布的273个校招岗位中,53.1%的岗位明确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本科以下已无岗可选。

为了吸引*人才,车企拿出诚意,开启高学历人才特殊通道:岚图设立“追光计划”招聘博士生,直接写出3-5万月薪;小米启动“*人才招聘”,聚焦自动驾驶等前沿课题;比亚迪、奇瑞则为博士生设立专属通道。更有甚者,如追觅汽车甚至宣称要招募1000名清华毕业生。

小米特别开设“*人才校园招聘”

图片来源:小米招聘官网截图

车企期待怎样的人才?

应届生们感受到求职的“难”,在猎头看来,寻找人才也同样“难”。

Allen主要负责硬件方面的招聘,从去年底到现在,她感到*的变化是“学历和(工作)强度的要求都提高了”。

过去两年,车企扩张快,新势力扩厂,带来大量工程师需求。“去年底尊界、智界、小米工厂二期,都在大量要人。”招聘的岗位从普工到主管都有,主要还是以技术人员、工程师、经理级别为主。

但招聘的难度并不低。即使对于社招,学历也成为了硬性指标,主机厂要求社招的研发人员的学历同样达到“本科及以上”,

智联招聘的数据也印证了Allen的说法:汽车制造和技术研发类岗位对学历要求明显提升,汽车制造类 56%的岗位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而技术研发类 63%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

而且,对于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更“全面”。

负责整车领域的猎头张璇向我们介绍,某家车企寻找非金属材料的工程师,要求是工程师需要懂工艺、材料、配方,而这些以前都是供应商解决的问题。另一家主机厂招聘轮胎专家,也需要懂花纹、工艺、原理、设计,这不仅要求该专家有量产项目的经验,还要懂产品的开发过程,以及如何管控供应商。

也就是说,车企希望人才同时具备“工程师”和“供应商”的能力。猎头透露,车企的这种新要求很大程度和“降本”的目标挂钩——熟悉原材料和开发流程的工程师更懂得控制全链条成本。

但主机厂给出的薪资涨幅却不高。据张璇介绍,过去主机厂愿意支持20%-30%的涨幅,甚至用股票期权或额外的福利吸引人才。

而近两年开始,主机厂明显开始收缩预算,传统车企涨薪幅度一般在10%-15%,新势力还能给出20%左右的涨幅,特殊岗位单独再谈。

对比职工普遍期待的“跳槽要有30%的涨幅”来说,主机厂开出的条件不具有吸引力。

预算收紧、薪酬体系固化,也让候选人选择变得更现实。“奇瑞这种有自己薪酬体系的,候选人愿意去也是有'苦衷',为了离家近或强度低。”

同时,工作强度整体变大,效益好的车企会更忙。Allen介绍,新势力普遍要求能加班,一天工作十二个小时,月休两到四天。

相比之下,合资品牌的需求在收缩,“有的岗位会额外要求外语口语”。

即便拿到offer,也未必能轻松。

对于凭借猎头“挖来”的人才,主机厂通常抱有额外的期待,这些人才需要解决“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候选人必须在3至6个月的实习期内完成部门领导制定的KPI才能留下。

也就是说,跳槽也会面临失业的风险。猎头的薪酬也和候选人能否留用挂钩。

可以说,车企的招聘需求并没有消失,但对学历、能力的要求明显上升,岗位压力增大。

(为保护隐私,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