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14 09:01
(来源:ETF炼金师)
在近期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外资机构对中国股市的前景发出了积极信号。10月13日,美股中概股表现突出,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了3.21%。与此同时,三倍做多富时中国ETF(中国ETF代码:FCHI)大幅上扬8.71%,两倍做多中国互联网股票ETF(中国ETF代码:KWEB)也上涨7.39%。在这一波市场反弹中,阿里巴巴、京东等中概股均录得超过4%的涨幅,显示出投资者的信心逐渐恢复。
在亚洲交易时段,A股和港股市场经历了一轮调整,沪指一度下跌超过2%,创业板指跌幅高达4%。然而,午后各大指数表现出强劲的反弹力度,最终收盘时沪指微跌0.19%,而恒生科技指数的跌幅也收窄至1.82%。这一系列波动反映出市场在不确定性中仍在寻找支撑,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关注度与日俱增。
华西证券的分析师李立峰指出,虽然短期内贸易摩擦可能导致资本市场波动加剧,但由于中国市场的稳市机制不断增强,预计此次冲击对市场的影响将远低于今年4月的水平。广发证券的刘晨明则表示,当前市场的环境与4月份不同,国内的宽货币和宽财政政策指向更加明确,这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为良好的布局机会。
银河证券的策略分析师杨超提到,尽管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大了市场的风险偏好,但驱动本轮行情的核心因素并未发生变化。他指出,流动性预期将延续向好的趋势,尤其是在重要的政策窗口期及三季报披露期间,市场中的确定性板块值得关注。
在港股方面,杨超认为短期内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下降将导致估值回调,但在国内稳增长政策的支持下,市场情绪有望逐步恢复。当前港股估值水平较高,预计未来将呈现宽幅震荡的态势。
从外资的角度来看,瑞银在其最新报告中表示,如果MSCI中国指数跌至74水平,将获得强劲支撑,投资者可能会逢低买入。瑞银的中国策略主管王宗豪指出,鉴于当前市场形势,预计将有更多投资者在市场回调时抄底,从而推动股指走高。
此外,瑞银还分析了4月份市场抛售中跌幅较大的板块,认为这些板块在本次回调中可能会承受更大的卖压。这些板块包括数据中心、互联网、科技硬件等。瑞银的分析认为,市场不会重回今年4月的低点,主要原因包括贸易战的降温、全球关税的不确定性减少等因素。
在行业配置方面,王宗豪维持“杠铃策略”,看好人工智能相关主题以及高股息股等防御性资产。同时,他也看好“反内卷”主题的相关投资机会,聚焦光伏、化工和锂等行业。
外资流入的趋势进一步表明,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正在恢复。路博迈基金的首席策略师朱冰倩表示,尽管短期内可能面临获利回吐压力,但整体行情的支撑并未根本变动。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显示,9月份外资流入中国股市的金额反弹至46亿美元,创下自2024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累计流入达到180亿美元,远超去年同期。
高盛也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上调了对腾讯及阿里巴巴未来几年的资本支出预测,反映出对这两家科技巨头的信心。高盛认为,腾讯在AI赋能下将进一步推动其各业务线增长,维持了对腾讯“买入”的评级,并上调了目标价。而阿里巴巴在电商平台和云服务业务的潜力也被市场寄予厚望,高盛预计未来三季度云收入将维持强劲增长,认为当前股价回调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买入机会。
综上所述,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多家外资机构对中国股市的前景表示乐观,认为当前的市场调整或为长线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布局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