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外资巨头看好中国股票市场后续表现

2025-10-14 10:00

(来源:ETF炼金师)

  近日,中国股票市场受到外资机构的强烈关注,市场动态引发投资者热议。根据最新数据显示,10月13日美股全线反弹,中概股表现抢眼,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超过3%。与此同时,三倍做多富时中国ETF(FXI)更是上涨了8.71%,两倍做多中国互联网股票ETF上涨7.39%。

  在亚洲交易时段,瑞银发布了关于中国股市的最新报告。报告指出,考虑到当前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若市场继续下行,机构预期投资者将在低位积极买入中国股票。当天,A股与港股市场经历了一定调整,创业板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幅超过4%,但随后在午后交易中有所回升,收盘时创业板指数跌幅收窄至1.11%。

  对于投资者来说,当前市场的关切点在于中国资产后续发展的潜力。华西证券的研究员李立峰指出,尽管短期内贸易摩擦的加剧可能放大市场波动,但由于资本市场的“学习效应”以及市场稳定机制的改善,本次冲击的影响预计将小于今年4月的情况。广发证券的刘晨明则认为,此次市场调整可能是一种典型的“TACO交易”,历史数据显示,在短期下跌期间反而是买入的良机。

  银河证券的分析师杨超指出,虽然市场风险偏好受到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压制,且短期内有资金获利回吐的压力,但行情的核心驱动力并未改变。他强调,在未来的政策窗口期,流动性将保持向好,需关注政策聚焦领域和盈利确定性高的板块。港股市场方面,短期的贸易摩擦升级可能影响投资者情绪,但在稳增长政策的支持下,市场情绪有望逐步稳定。

  瑞银在其报告中提到,如果MSCI中国指数跌至74点的水平,预计将会有强劲支撑,许多投资者可能会选择在此位置逢低买入。瑞银中国策略主管王宗豪表示,鉴于指数自4月“关税战”升级后已回升36%,短期内可能面临获利回吐。但是,他认为市场不会重回今年4月的低点,原因主要包括:首先,4月“关税战”快速降温,吸引更多投资者入场;其次,全球关税的不确定性有所降低;最后,全球股市自4月以来均有显著上涨。

  在产业投资方面,王宗豪维持“杠铃策略”,看好AI相关主题及高股息股。此外,路博迈基金的首席策略师朱冰倩指出,尽管短期内市场面临获利回吐压力,但整体支撑因素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依然对中国资产持乐观态度。摩根士丹利的最新报告显示,9月份净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达46亿美元,为自2024年11月来的单月最高水平,年内外资被动型基金累计流入180亿美元,显示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复。

高盛也对中国市场表达了乐观的预期,近期调高了腾讯的资本支出预测,认为其AI赋能将推动各业务线的发展。同时,高盛还上调了阿里巴巴的资本开支预测,并认为其未来发展潜力依旧强劲。尽管阿里近期因即时电商投资导致盈利下滑,但高盛认为投资者应关注其长远的增长潜力,股价回调可能是良好的买入机会。

  整体来看,尽管当前市场面临较大的波动性,但外资机构普遍认为中国股市在长期内依旧具有吸引力,投资者可以在这波短期调整中寻找潜在的买入机会,布局未来的增长潜力。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