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18A(基于D₀ = 0.11)良率估算

2025-10-13 22:16

(来源:君实财经)

本文仅限自娱自乐不作为投资依据

$英特尔(INTC)$ 基于 Intel 18A 工艺目标缺陷密度 D₀ = 0.11 defects/cm²2025 Q4 成熟水平使用标准泊松良率模型Yield = e⁻ᴰ⁰ᴬ大概计算的各厂商典型芯片良率估算表

1中小芯片< 2 cm²包括 AppleQualcommIntelAMD 的客户端 CPU 良率 > 82%理论>74%实际非常适合 Intel 18A 量产具备高利润空间

2大计算芯粒3–6 cm²如 AMD MI300X GCDNVIDIA B200 理论良率 55–72%实际 50–65%需依赖 Chiplet + 冗余设计 + 分 Bin 策略 提升有效产出

3超大单片芯片>8 cm²如 H1008.14 cm²或单片 AI 芯片10 cm²良率 < 41%理论目前还不适合在 18A 上做单片设计除非采用多芯粒架构

4Intel 自己的Panther Lake180 mm²理论良率 82.0%保守 74% 属于高端 CPU 的健康量产区间与 Arrow Lake 相当

初步结论

1Intel 18A 在 D₀=0.11 条件下完全有能力承接 AppleQualcommAMD 等客户的中小芯片代工良率极具竞争力

2Panther Lake 的良率预计为 74–82%足以支持 2025 Q4 发布及后续量产

3大 GPU/AI 芯片需采用 Chiplet 架构否则单芯粒良率过低经济性差

那问题来了要让 NVIDIA 这类超大 GPU 芯片如 B200面积 ≈ 550 mm² = 5.5 cm²在 Intel 18A 上实现经济可行的良率比如 ≥70% 理论良率D₀ 需要降到多少

反推一下

要让 550 mm² 的 GPU 芯粒达到70% 理论良率D₀ 必须 ≤ 0.065

不同 D₀ 下B2005.5 cm²的良率对比

高端 GPU 的盈亏平衡良率约在 60–65% 实际良率即理论 67–72%对应 D₀ ≈ 0.06–0.07

对比台积电的实际 D₀ 水平参考行业数据

台积电 N5/N4 成熟期 D₀ ≈ 0.05–0.06

这正是 NVIDIA AD102RTX 4090628 mm²能在 N4 上实现 ~65% 实际良率 的原因

台积电通过 20+ 年先进制程经验极致工艺控制AI 驱动的缺陷检测将 D₀ 压到极低

Intel 如何追赶路径是什么

短期2025–2026

主攻 < 200 mm² 的中小芯片Apple/高通 CPU

大 GPU 仅接 Chiplet 设计客户如 AMD MI300单芯粒控制在 ≤300 mm²

中期2026–202718A+ / 14A

通过 工艺微调设备校准AI 缺陷预测将 D₀ 从 0.11 降至 0.07–0.08

可支持 400 mm² 级芯粒

长期2028+14A / 10A

若 D₀ 能压到 0.04–0.05才真正具备与台积电 N3 竞争大 GPU 订单的能力

作者:PulsarCapital

附,

写的很好. 有几个点补充下:

- q4 hvm的d0我估计应该不是0.1,会高点.一方面是18A不能承受延期的后果,另一方面是intc也有类似的先例.而且实际的大量出货和性能解禁也是是放到了明年Q1. 另外探讨实际的D0多少意义也并不大,因为ptl还是按原计划年底推出,明年年初大量出货.证明在权衡成本和战略的基础上, 这个时间段的d0是可以接受的值, 按陈立武的风格,HVM不延期我觉得18A的D0已经相当不错了.

- 考虑到实际的制程密度和PDK标准,目前18A是做不了像apple A系列,或者高通那种小芯片.

- ptl的compute tile只有118cm2.因此实际良率会高一些. Q3的芯粒按多方面消息,良率应该在60-70左右.

- 18A如果打磨好高频性能, 也就是18A-P节点, 主攻HPC还是有优势的,潜在客户应该还是有不少.

- 相对18A代工,近期更看好intc的先进封装.

目前18A在密度和性能上,较intel 3提升是比较明显的. 但在高频性能上还存在不足. ptl也是将技能点都点在能效上了, 笔电端这块的路走的相当正确. 份额也是很稳固的.

作者:友情的红利小篮球场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