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国银河宏观】为何进出口数据再超预期? ——9月进出口数据解读

2025-10-13 17:06

(来源:中国银河宏观)

10月13日海关总署公布9月进出口数据:9月我国出口商品3286亿美元,同比增速为8.3%(前值4.4%),过去十年出口增速同期均值为2.9%。进口2381亿美元,增速7.4%(前值1.3%),过去十年进口增速同期均值为1.7%。贸易顺差904.5亿美元(前值1023亿美元)。

9月出口增速反弹回升,一方面全球经济景气度保持复苏以及市场多元化的持续推进对出口增速带来支撑,另一方面低基数效应对读数上带来修复:一是全球制造业PMI维持在荣枯线以上。9月全球制造业继续保持复苏态势,全球制造业PMI为50.8%,较上月(50.9%)略有下降,但仍处于扩张区间。发达国家经济整体有所下行,美韩等有不同幅度上行;新兴市场则呈上行趋势,其中东盟(整体)上行0.6pp至51.6%,越南则维持在50.4%;非洲制造业PMI为51.4%,连续3个月运行在50%以上。对应9月越南出口增速依旧维持25.3%(前值15.4%)的高增长,韩国出口金额增速上行至12.7%(前值1.3%)。二是市场多元化持续推进。市场多元化的持续推进也为9月出口增速带来相应支撑。据海关总署三季度新闻发布会,前三季度我国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亚等进出口分别增长9.6%、3.9%、19.5%和16.7%,对亚太经合组织(APEC)其他经济体进出口增长2%。从9月数据来看,我国对非洲出口增速达到56.4%(前值25.9%),对拉丁美洲出口增速达15.2%(前值-2.3%)。高频数据上看,9月份我国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上涨7.3%(前值9%),货物吞吐量同比上涨7.4%(前值5.8%)。三是低基数效应对读数上带来修复。去年9月出口增速2.3%,为去年内单月第三低同比读数;从出口金额季节性走势看,9月出口金额较8月先出现小幅回落。

9月进口增速高于历史同期水平:一是需求改善支撑进口上行。从高频数据来看,9月份国内高炉开工率、铁水产量、螺纹钢开工率、焦化企业开工率、水泥发运率和汽车全钢轮胎开工率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量价来看,部分主要商品进口数量增速带来支撑,如飞机(进口数量同比增速92.9%)、橡胶(21.6%)、粮食(12%)、集成电路(11.75%)和铁矿砂(11.7%),此外部分商品进口价格如煤及褐煤(进口价格同比增速-25.6%)、原油(-10.8%)以及汽车(-6.9%)形成一定拖累。二是我国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的大门。据海关总署三季度新闻发布会,前三季度我国新增了135种农食产品的准入,涉及50个国家和地区。对同我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自这些国家的进口增长了9.7%。同时我国正在积极推进通过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实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从9月数据来看,我国自非洲进口增速达到22.4%(前值-7.8%),其中自南非进口增速达到63.1%(前值-1.2%),自拉丁美洲进口达18%(前值-3.2%)。三是低基数效应对读数上带来修复。去年9月进口增速0.13%,处于较低基数。

非洲、东盟和欧盟是主要支撑,对美出口降幅收窄:9月对非洲出口增速大幅上行至56.4%(前值25.9%),贡献出口增速达到2.7%(前值1.2%),成为拉动我国出口增速最主要的地区。今年对非洲出口维持高增长,汽车是最主要拉动项之一。根据乘联会数据,1至8月中国汽车向非洲出口量达43万辆,同比增长97%;其中,8月单月出口8.2万辆,同比增长达184%。对东盟出口增速小幅回落至15.6%(前值22.5%),贡献出口增速达到2.4%(前值3.4%),其中对菲律宾和印尼出口增速分别为13.5%和17.1%,较上月分别上行7.3和4.8个百分点,对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出口增速有不同程度回落。整体来看,东盟国家制造业PMI维持在扩张区间,显示出区域经济持续温和复苏的迹象,支撑我国对东盟出口维持韧性。此外,9月越南出口增速依旧维持25.3%(前值15.4%)的高增长,亦对应着我国对其两位数的出口增速(24.5%),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关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背景下我国对非美国家转口贸易高增长的态势。 9月对欧出口增速继续上行,同比14.2%(前值10.4%),拉动出口增速2个百分点,年初以来欧盟经济景气度持续回升,欧元区PMI持续回升,8月回升至50.5%(前值49.8%),时隔三年首次突破荣枯线以上,9月小幅回落至49.8%,基本保持稳定,后续对欧出口有望保持一定增速。对美国出口增速降幅小幅收窄,出口同比增速为-27%(前值-33.1%),拖累出口增速4.2个百分点。10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从11月1日起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0%的额外关税,我们认为提高100%关税的可能性极低,但不排除11月之后中美双方总关税水平边际上升的可能性,后续对美出口仍将继续承压。

集成电路和手机出口延续改善态势:(1)9月份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均有不同程度回升,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速为12.6%(前值7.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11.5%(前值8.9%),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修复至-4.1%(前值-6.6%);(2)通用机械设备24.9%(前值4.3%)、汽车零配件5.3%(前值4.8%)和手机-1.9%(前值-18.9%)出口增速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集成电路32.7%(前值32.8%),出口增速基本持平;汽车包括底盘10.9%(前值17.3%)和家用电器-9.7%(前值-6.6%)增速均有不同幅度回落;(3)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玩具-28%(前值-21%)出口增速小幅走弱;其它品类商品出口增速均有不同程度回升。

我们认为后续出口形势或将逐步承压:其一,北美进口货量集中前移至上半年,预计下半年增速将回落。此前全球最大航运协会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预估,2025年下半年北美进口货量增速会回落,2025 - 2026年北美地区进口货量年均增长率仅为1.6%,为全球各区域最低水平。其二,当前美国对中国的关税仍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估算为40.36%,截止2024年末10.88%加权关税+2025年20%芬太尼关税+10%基础对等关税—其他类别豁免0.52%),若11月之后双边关税水平边际上行则会更高,而东南亚主要国家的新关税水基本降至19%-20%,为对中国关税约一半的水平,与中国关税的比较优势明显,致使我国订单回流难度较大。其三,去年自特朗普宣布参选美国总统,市场开始预期其关税政策可能重来。企业自四季度开始抢出口行为,从出口金额季节性走势看,出口也是自去年Q4加速上行。高基数效应下意味着后续出口将逐步受到拖累。

风险提示:外需走弱的风险;国内经济下行的风险;贸易摩擦加剧的风险。

正文

一、出口增速反弹,进口远超预期

9月我国出口商品3286亿美元,同比增速为8.3%(前值4.4%),过去十年出口增速同期均值为2.9%。进口2381亿美元,增速7.4%(前值1.3%),过去十年进口增速同期均值为1.7%。贸易顺差904.5亿美元(前值1023亿美元)。

9月出口增速反弹回升,一方面全球经济景气度保持复苏以及市场多元化的持续推进对出口增速带来支撑,另一方面低基数效应对读数上带来修复:一是全球制造业PMI维持在荣枯线以上。9月全球制造业继续保持复苏态势,全球制造业PMI为50.8%,较上月(50.9%)略有下降,但仍处于扩张区间。发达国家经济整体有所下行,美韩等有不同幅度上行;新兴市场则呈上行趋势,其中东盟(整体)上行0.6pp至51.6%,越南则维持在50.4%;非洲制造业PMI为51.4%,连续3个月运行在50%以上。对应9月越南出口增速依旧维持25.3%(前值15.4%)的高增长,韩国出口金额增速上行至12.7%(前值1.3%)。二是市场多元化持续推进。市场多元化的持续推进也为9月出口增速带来相应支撑。据海关总署三季度新闻发布会,前三季度我国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亚等进出口分别增长9.6%、3.9%、19.5%和16.7%,对亚太经合组织(APEC)其他经济体进出口增长2%。从9月数据来看,我国对非洲出口增速达到56.4%(前值25.9%),对拉丁美洲出口增速达15.2%(前值-2.3%)。高频数据上看,9月份我国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上涨7.3%(前值9%),货物吞吐量同比上涨7.4%(前值5.8%)。三是低基数效应对读数上带来修复。去年9月出口增速2.3%,为去年内单月第三低同比读数;从出口金额季节性走势看, 9月出口金额较8月先出现小幅回落。

9月进口同比增速为7.4%(前值1.3%),远高于wind一致预期1.4%,过去十年进口增速同期均值为1.7%,进口增速高于历史同期水平。一是需求改善支撑进口上行。从高频数据来看,9月份国内高炉开工率、铁水产量、螺纹钢开工率、焦化企业开工率、水泥发运率和汽车全钢轮胎开工率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量价来看,部分主要商品进口数量增速带来支撑,飞机(进口数量同比增速92.9%)、橡胶(21.6%)、粮食(12%)、集成电路(11.75%)和铁矿砂(11.7%),此外部分商品进口价格如煤及褐煤(进口价格同比增速-25.6%)、原油(-10.8%)以及汽车(-6.9%)形成一定拖累。二是我国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的大门。据海关总署三季度新闻发布会,前三季度我国新增了135种农食产品的准入,涉及50个国家和地区。对同我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自这些国家的进口增长了9.7%。同时我国正在积极推进通过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实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从9月数据来看,我国自非洲进口增速达到22.4%(前值-7.8%),其中自南非进口增速达到63.1%(前值-1.2%),自拉丁美洲进口达18%(前值-3.2%)。三是低基数效应对读数上带来修复。去年9月进口增速0.13%,处于较低基数。

二、非洲、东盟和欧盟是主要支撑,对美出口降幅收窄

9月对非洲出口增速大幅上行至56.4%(前值25.9%),贡献出口增速达到2.7%(前值1.2%),成为拉动我国出口增速最主要的地区。今年对非洲出口维持高增长,汽车是最主要拉动项之一。根据乘联会数据,1至8月中国汽车向非洲出口量达43万辆,同比增长97%;其中,8月单月出口8.2万辆,同比增长达184%。 

对东盟出口增速小幅回落至15.6%(前值22.5%),贡献出口增速达到2.4%(前值3.4%),其中对菲律宾和印尼出口增速分别为13.5%和17.1%,较上月分别上行7.3和4.8个百分点,对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出口增速有不同程度回落。9月份越南制造业PMI维持在50.4%,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整体来看,东盟国家制造业PMI维持在扩张区间,显示出区域经济持续温和复苏的迹象,支撑我国对东盟出口维持韧性。此外,9月越南出口增速依旧维持25.3%(前值15.4%)的高增长,亦对应着我国对其两位数的出口增速(24.5%),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关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背景下我国对非美国家转口贸易高增长的态势。

9月对欧出口增速继续上行,同比14.2%(前值10.4%),拉动出口增速2个百分点,年初以来欧盟经济景气度持续回升,欧元区PMI持续回升,8月回升至50.5%(前值49.8%),时隔三年首次突破荣枯线以上,9月小幅回落至49.8%,基本保持稳定,后续对欧出口有望保持一定增速。对美国出口增速降幅小幅收窄,出口同比增速为-27%(前值-33.1%),拖累出口增速4.2个百分点。10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从11月1日起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0%的额外关税,我们认为提高100%关税的可能性极低,但不排除11月之后中美双方总关税水平边际上升的可能性,后续对美出口仍将继续承压。

9月份,对日本出口同比增速回落至1.8%(前值6.7%),对应日本制造业PMI较上月有所下行;对韩国出口同比转正至7%(前值-1.4%),对应9月韩国出口金额增速上行至12.7%(前值1.3%);对印度出口同比继续上行至14.4%(前值为9.1%);对俄罗斯出口增速下降至-21.1%(前值-16.7%),7月30日,俄罗斯联邦技术监管和计量局宣布撤销东风、福田、一汽、汕德卡等中国品牌部分卡车及底盘的销售许可,禁止相关车型在俄进口与销售。受俄罗斯保护本国产业的政策影响,今年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锐减;对中国香港的出口增速上行至19.4%(前值17.2%);对中国台湾的出口增速小幅回落至11%(前值17.5%)。

三、集成电路和手机出口延续改善态势

9月份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均有不同程度回升,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速为12.6%(前值7.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11.5%(前值8.9%),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修复至-4.1%(前值-6.6%)。

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2.6%,其中通用机械设备24.9%(前值4.3%)、汽车零配件5.3%(前值4.8%)和手机-1.9%(前值-18.9%)出口增速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集成电路32.7%(前值32.8%),出口增速基本持平;汽车包括底盘10.9%(前值17.3%)和家用电器-9.7%(前值-6.6%)增速均有不同幅度回落。当前全球半导体电子消费或处于四年上行周期的顶部,2025年8月全球半导体销售增速21.7%(前值20.6%),在5月增速高点回落后持续波动,对应我国手机等电子消费产品出口增速自4月以为持续位于负增长低位震荡。

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玩具-28%(前值-21%)出口增速小幅走弱;纺织6.4%(前值1.4%)、塑料制品3.8%(前值0.8%)、家具0.4%(前值-3.2%)、服装-8%(前值-10.1%)、鞋靴-13.3%(前值-17.1%)和箱包-12.3%(前值-14.9%)出口增速均有不同程度回升。

四、贸易摩擦风险加剧,后续出口或逐步承压

当地时间10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发文宣布,将从11月1日起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0%的额外关税。考虑到11月上旬将迎来第二个90天关税暂缓期满,以及10月底的APEC会议,关税的生效日期已经为谈判留出时间窗口。整体上我们偏向于认为,提高100%关税的可能性极低,但不排除11月之后中美双方总关税水平边际上升的可能性。

我们认为后续出口形势或将逐步承压:其一,北美进口货量集中前移至上半年,预计后续年增速将回落。此前全球最大航运协会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预估,2025年下半年北美进口货量增速会回落,2025 - 2026年北美地区进口货量年均增长率仅为1.6%,为全球各区域最低水平。

其二,当前美国对中国的关税仍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估算为40.36%,截止2024年末10.88%加权关税+2025年20%芬太尼关税+10%基础对等关税—其他类别豁免0.52%),若11月之后双边关税水平边际上行则会更高,而东南亚主要国家的新关税水基本降至19%-20%,为对中国关税约一半的水平,与中国关税的比较优势明显,致使我国订单回流难度较大。

其三,去年自特朗普宣布参选美国总统,市场开始预期其关税政策可能重来。企业自四季度开始抢出口行为,从出口金额季节性走势看,出口也是自去年Q4加速上行。高基数效应下意味着后续出口将逐步受到拖累。

本文摘自:中国银河证券2025年10月13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为何进出口数据再超预期? ——9月进出口数据解读 》

分析师:张迪 S0130524060001;吕雷 S0130524080002;

评级标准: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10%以上。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10%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20%以上。

谨慎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20%之间。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5%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研究官方订阅号(“中国银河证券研究”“中国银河宏观”“中国银河策略”“中国银河总量”“中国银河科技”“中国银河先进制造”“中国银河消费”“中国银河能源周期”“中国银河证券新发展研究院”)。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