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A 股炸了!四大主线横空出世,稀土只能排第四?

2025-10-13 16:40

(来源:财报翻译官)

市场从来不缺故事,今天的A股舞台上,核聚变、半导体、稀土和光刻胶四大主角已轮番登场。

今日的A股市场,四大投资主线清晰可见:核聚变能源革命迎来里程碑进展,半导体国产替代再现新突破,稀土价格强势上涨走出“五连涨”,光刻胶产业突围战加速推进。

这些看似分散的热点背后,串联起的正是中国在高科技领域自主可控、强势突围的宏大叙事。

01 核聚变:能源革命的“中国速度”

人造太阳”正从科幻走向现实,中国在核聚变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10月初,我国紧凑型聚变实验装置BEST迎来历史性突破——400吨重的杜瓦底座以不超过2毫米的偏差精准安装就位

这个巨型“高真空保温瓶”是整个装置的核心基础,未来将承载整个主机6000余吨设备的重量。

BEST装置已明确规划:两年内实现全球首次聚变发电演示,2030年“用聚变能点亮第一盏灯”。

这一时间表比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的发电目标提前了至少10年,彰显了中国在聚变领域的“弯道超车”能力。

核聚变被视为能源革命的“终极答案”,其优势显著:燃料取自海水,近乎无限;零碳排放,无温室气体排放;与核裂变相比,安全性更高,放射性废物半衰期短。

02 新凯来:半导体设备的“中国版阿斯麦”

在芯片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深圳企业新凯来正成为国产替代的新希望

在即将于10月15日至17日举办的深圳湾芯展上,新凯来将携31款覆盖刻蚀、量检测等全链条的国产设备重磅亮相。

这是该企业去年遭美制裁后首次公开技术成果,其多重图形曝光技术有望突破先进制程瓶颈,被业界视为“中国版阿斯麦”

新凯来的突破意义重大,它体现了中国半导体产业在压力下的顽强生命力。

深圳半导体产业规模2024年达到2564亿元,同比增长26.8%,2025年上半年继续保持16.9%的增速。

从设计、制造到设备、封测,深圳半导体产业生态持续优化,为像新凯来这样的企业提供了茁壮成长的土壤。

03 稀土永磁:价格“五连涨”背后的战略反制

稀土市场再次迎来价格强势上涨。

包钢股份北方稀土发布公告,将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6205元/吨,环比上涨37.13%。。

这是自2024年四季度起,稀土精矿价格的连续第五次上调,且本次涨幅为自2023年二季度以来最大的一次。

价格连续上调的背后,是稀土战略价值的显现。

中国在稀土领域拥有全球话语权——白云鄂博矿稀土储量折氧化物3500万吨,占国内稀土储量的81%。。

在当前背景下,稀土已成为贸易反制的重要筹码。有分析指出,中国这次稀土管控是一个“反制”的举措,这次反制中,我们在谈和斗上取得了更多主动权。

北方稀土的前三季度业绩预告也印证了行业高景气度——预计净利润为15.1亿元-15.7亿元,同比增加272.54%到287.34%。

04 光刻胶:芯片材料的“破壁”之战

在芯片制造中比光刻机更易被“卡脖子”的环节——光刻胶,正迎来突围关键期。

下月将举办的“2025·光刻胶及集成电路材料先进技术和产业应用研讨会”,以“光刻突围 材聚绍兴”为主题,旨在助力实现2030年关键材料国产化超70%的战略目标。

光刻胶是全球半导体材料中技术壁垒最高的领域之一,市场长期由美日企业主导,日本企业在高端半导体光刻胶领域占据约80%份额。

中国光刻胶产业现状严峻:在高端半导体光刻胶领域,EUV光刻胶国产化率为0,KrF和ArF光刻胶分别仅为1-2%和不足1%。

但变化正在发生。国内一批光刻胶企业如上海新阳南大光电容大感光等正在加快研发进程,并取得了核心突破。

未来,AI技术也正赋能光刻胶研发与生产,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分析材料数据,预测材料性能,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

当前的市场,不缺热点,缺的是看清热点背后主线的眼睛。核聚变、半导体、稀土、光刻胶,这四个看似独立的热点,背后那根共同的线叫做——自主可控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