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13 16:20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建投发布研报称,维持港交所(00388)“买入”评级,目标价543港元。综合来看,美联储降息的流动性预期、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以及估值优势,这三重因素有望共同支撑四季度港股市场维持较高活跃度。据此,该行继续看好后续市场情绪和交投活跃度的维持,港交所当前股价仍有一定预期差。
自4月以来,港交所历经大幅下跌后的整体估值持续走出修复态势。这一趋势的核心驱动力受益于期内港股市场前三季度日均成交额的维持高位,以及南向资金的持续买入。截至2025年10月10日,港交所PE(TTM)为36.49x倍,位于近1/3/5年来的72.15%/71.85%/47.43%分位。该行预计港交所三季度业绩同比仍能实现高增,并能够将当前估值进一步消化到具有较高投资安全边际的位置。纵观港交所2010年以来的估值表现,当港股市场交投火热时高ADT往往预示着对港交所当期业绩和中长期成长性更为乐观的预期,港交所PE中枢亦有望随ADT抬升,在港股整体向上期间港交所涨幅相对恒生指数具有较高的向上弹性。
该行根据2025年前三季度的市场情况对盈利预测进行了更新:预计公司Q3收入及其他收益将实现79.11亿港元,同比+47.26%,归母净利润实现48.24亿港元,同比+53.38%;2025/2026/2027的收入分别同比+27.94%/+5.93%/+1.17%至286.25/303.21/306.75亿港元,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40.88%/+8.62%/+2.13%至179.02/194.44/198.57亿港元。
根据当前市场成交情况,四季度港股市场预计将维持较高活跃度,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判断:一是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提供流动性支持。美联储已于2025年9月重启降息,点阵图显示预期年内还将有进一步降息操作。这种预防式降息通常有助于改善新兴市场流动性环境,尤其是对于港股市场,带来的流动性边际改善仍会为市场提供支撑。
二是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增添动力。南向资金自2025年初以来净买入额已超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预计全年净流入保持不变趋势。这种增长源于港股市场的低估值优势以及A股市场活跃后的流动性外溢效应。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积极参与港股市场,显示出对港股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并为市场提供了持续的增量资金。
三是港股估值优势依然显著。即便经过前期上涨,港股估值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以恒生指数为例,截至10月10日其PE-TTM约为11.95倍,处于过去20年来的64%分位数水平。相较于沪深300的14.24倍市盈率,港股的“估值洼地”效应依然突出,对全球资本,包括南下和海外资金,都具有较强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