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山东烟台首创机器人协同球罐检测 成功覆盖检测死角 检测指标均符合要求

2025-10-13 15:24

转自:中国质量报

山东烟台首创机器人协同球罐检测

成功覆盖检测死角 检测指标均符合要求

□ 本报记者 朱文达

近日,山东省万华化学(蓬莱)工业园传来捷报:在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的指导支持下,烟台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烟台市特检院”)与万华化学(蓬莱)有限公司合作,在全国首次将机器人打磨技术、机器人磁粉检测技术联合应用于特种设备定期检验。

储存丙烯的球罐设备具有结构复杂、检验标准高、风险控制难等特点。为确保此类球罐的检验质量和安全,烟台市特检院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工作部署,提前谋划,率先启动系统性筹备工作。今年4月,该院成立由核心技术骨干牵头的检验攻关小组,就球罐设备检验开展全方位调研与方案设计。

在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统筹协调下,攻关小组借鉴浙江省、江苏省等地检验检测机构的经验,对多地检验案例进行深度分析研究,结合万华化学(蓬莱)工业园球罐的实际工况,初步构建起检验技术框架。

同时,烟台市特检院针对万华化学(蓬莱)工业园4000m3球罐检验实施“一设备一方案”,根据球罐运行年限、介质特性、结构参数等基础数据,建立特种设备专属“健康档案”,精准识别焊缝疲劳、壁厚减薄、腐蚀开裂等潜在风险点,以此确定技术选型与实施方案设计。

在技术落地过程中,山东省市场监管局鼓励检验机构推进检验流程智能化、标准化。“打磨机器人能够高效且精准地处理待检测工件的表面,磁粉检测机器人则凭借其先进的检测系统,对经过打磨处理的工件进行细致的磁粉检测,从而判断工件是否存在缺陷。”烟台市特检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攻关小组结合球罐曲面特性、焊缝布置及余高尺寸、表面粗糙度等数据,联合设备研发厂家开展数十次模拟检测试验,围绕机器人移动速度、磁粉探伤参数与路径规划逻辑持续优化调整,同时针对远程操控中断、设备故障等突发情况制定完善应急预案,通过“精准识别风险—靶向匹配技术—全流程测试优化—预设应急方案”的连贯动作,确保检验检测过程万无一失。

7月,在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的支持下,烟台市特检院将筹备重点转向技术攻坚。该院多次组织跨领域专家到现场勘察研讨论证,提出10余种方案。攻关小组反复对比人工磁粉检测与机器人磁粉作业的参数差异,模拟不同工况下的检测效果,最终确定采用自动爬行磁粉检测机器人配合自动打磨机器人的创新方案。通过前期大量的路径规划测试与设备调试,机器人实现了磁吸贴合壁面、远程精准操控的核心功能,成功覆盖传统人工难以触及的检测死角。为确保检测结果可靠,检验团队还随机抽取每台球罐的关键检测区域,由持证资深检验师采用人工磁粉检测方式进行“盲查验证”,结果显示,机器人检出的缺陷位置、尺寸与人工检测结果完全相符,所有抽查数据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真正为检验效率与质量提供了双重保障。

机器人打磨技术、机器人磁粉检测技术的联合不仅成功应用于实际检验工作,而且经过严格的验证,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要求,这一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例。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为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工作树立了新标杆,也为全国同行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山东经验”。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