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汇控私有恒生捡平货

2025-10-13 14:45

(来源:信报手笔)

各位“巴打”,本港社交媒体早前有一条大热影片(高仁注:不要心邪),涉及贪心食客“肥牛哥”在放题火锅店“又食又拎”,该影片由店员随身摄录机拍下因而被怀疑是“公审”,但店家指涉事影片仅作内部培训用途,释疑了意外流出的因由。“高仁指点”话你知,汇控(00005)近日计划“大吃小”,建议私有化旗下恒生银行(00011),本港金融界“巴打”大表震惊,本文将揭秘个中因由。

事缘汇控全资附属公司汇丰亚太突然作为要约人,要求恒生银行董事会向计划股东提呈建议,以协议安排(Scheme of Arrangement)方式将恒生银行私有化。倘若计划生效,计划股份将予以注销,有关股东可每股获现金155元,较恒生前收市价119元溢价约三成。私有化完成后,恒生银行会撤销上市地位。

01

主动化解商业地产坏账危机

上市公司私有化有两种常见方法,一是协议安排,二是全面要约(General Offer)。前者需要召开股东特别大会,由亲身或委派代表的无利害股东至少75%投票赞成,以及投票反对票数不得超过无利害股东的10%,并须获得法院批准。后者全面要约则需要满足要约人收购到超过90%股份(以所有股东计),才能触发强制收购。

以股权架构来看,汇控持有恒生银行63.34%权益,母公司持股比例算不上高度集中,若采用全面要约收购余下股份,预计难度会比较高。取易不取难之下,汇控当然识得拣,选择以协议安排方式私有化恒生银行,舍弃全面要约。

汇控是次计划私有化恒生银行,预计整体交易规模约1061.56亿元,将以内部资源支付全部对价。对比起汇控上半年列账基准税前盈利158亿美元(约1232.4亿元),私有化恒生银行作价仅相当于汇控半年盈利,但仍然是集团以至港股近期一单“大刁”(大额交易)。

高仁认为,汇控管理层大多数是外国资深银行家,相信提出每项交易前都会深思熟虑,并且以理性和合理性行事,不排除私有化恒生银行是以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角度出发。

恒生银行是本港历史悠久的前华资银行,并为本港四大银行之一,可以说是“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受到本港CRE(商业房地产)市场下跌影响,恒生银行相关贷款坏账问题惹来关注,其股价表现跑输汇控。倘若恒生银行不幸受连累爆煲,不是需要母公司打救,就是需要政府出手。汇丰和恒生作为本港银行界的大品牌,汇控宁愿化被动为主动,早一步化解危机,也不欲品牌声誉蒙受巨大损失。

02

共用资源省成本 整靓“盘数”

本港中小型地产发展商陷入爆煲危机,不排除是汇控估计未来两至三年市场会更差,本港CRE市场走势恐进一步恶化,恒生银行不良贷款比率(Non Performing Loan Ratio,NPL ratio)将会再升,有关CRE贷款坏账升,更可能需要直接撇账(write off),对账面造成负面影响。

倘若成功私有化恒生银行,恒生银行将成为汇控全资附属公司,并且不用受到《上市规则》掣肘,可以降低资料披露风险,不排除能够合理地cook the book;再者,汇控私有化恒生银行后“一家亲”,恒生银行变成汇控的一个“部门”,两者资源可以更有效地运用,例如部分后勤部门或可以合并、裁减员工,从而整靓“盘数”(账目)。

要知道的是,汇控推动在恒生银行节省出来的成本,加上私有化恒生后可把其利润全数入账(不需要再扣减少数股东权益 ),换言之,百分之一百成本节省和利润直接变成汇控的利润,还会以汇控较高的市账率(P/B)估值计算,这是否很励志呢?

各位“巴打”,即使汇控不幸“睇错市”,即未来本港CRE市道掉头回升,汇控以相对低位私有化恒生银行,买入资产有upside(上升空间),可以当是“捡平货”,绝对、绝对、绝对(重要的事件要说三次)有着数,并没有任何“闪失”(损失)。哈哈!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