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12 08:01
近期,18家调味品上市公司(A股)公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总体来看,营收整体发展态势良好,8家公司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一超多强”发展格局未变,个体分化明显;多家公司增加研发投入,调整渠道策略,加速推进国际化战略。
内卷严重,几家欢喜几家愁
上半年,18家公司营收合计为533.56亿元,净利润合计86.60亿元。
具体来看,18家公司中,营收正增长的有9家,净利润正增长的有11家。海天味业、安琪酵母、莲花控股等8家公司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营收与利润排名前三位的公司为海天味业、梅花生物和安琪酵母;营收同比增长排名前三位的公司是莲花控股、恒顺醋业和安琪酵母;利润同比增长排名前三位的公司是加加食品、莲花控股和安记食品。
分析18家公司上半年和第一季度营收及利润变化情况可以发现,半数以上公司上半年营收和利润的增长率高于第一季度。其中有10家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率高于第一季度,有8家公司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率高于第一季度。
上半年,调味品市场“一超多强”发展格局未变,腰部上市公司(上半年营收在10亿—30亿元之间)压力普遍较大。海天味业以152.3亿元的营收和39.14亿元的净利润傲视群雄,其营收比十几家公司的营收总和更多,净利润几乎翻倍,寡头效益明显。
作为民生刚需产业,调味品行业发展一直以稳健著称。但制造业普遍面临的供给过剩问题,让各行各业都逐步感受到竞争压力,行业内卷现象日益明显,调味品行业也不例外。随着市场变化,过往的稳健态势在存量竞争时代出现“松动”。其中苏盐井神、雪天盐业、中炬高新等6家公司营收、净利双下滑,涪陵榨菜则是增收不增利。
研发增长,推动产业升级改造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产品力依旧是调味品行业未来竞争的核心之一。上半年,多数公司研发投入呈现增长态势。
上半年,莲花控股研发投入1971.14万元,同比增长38.71%。近年来,莲花控股积极布局算力业务板块,经营业绩持续优化,双轮驱动成效渐显。莲花控股上半年业绩创下同期历史新高,实现营收16.21亿元,同比增长32.68%;实现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60.0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58.54%。其中,算力服务业务实现营收6927.73万元,同比增长达209%。
梅花生物上半年研发费用为1.99亿元,较上年同期1.80亿元增长10.79%。上半年,梅花生物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围绕核心技术平台建设、菌种迭代优化与多品类创新产品开发等关键环节,系统推进合成生物学技术的产业化演进。报告期内,公司重点聚焦底盘菌种构建、代谢通路设计、工艺路径优化及差异化产品布局,有效提升整体研发效率和技术成果转化能力。
千禾味业报告期内研发投入约4120.3万元,新引进先进设备,成立先进基础研究实验室,并与多家科研院所、专家展开合作,推动技术融合创新,其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产品创新和品质提升方面。苏盐井神在研发方面投入1.25亿元,增长2.24%;涪陵榨菜的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5.07%;恒顺醋业、仲景食品的研发经费也保持了高增长,分别为29.71%和19.42%。
在存量竞争时代,企业唯有创新才能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中国调味品协会会长白燕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传统动能焕新升级;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等政策,这同样适用于调味品行业。目前,调味品行业存在生产效率低、能耗高,发酵机理和风味物质的认知不够深入等问题,智能化现代化技术改造与科学技术转型升级的需求日益紧迫。调味品行业的科技研究应立足于全产业链的高度,进行系统性的思考与研究;生产企业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融合,推动产业升级改造,从而打造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渠道调整,经销商两极分化
当下,调味品行业正在经历深刻的渠道变革,多家公司在财报中提到渠道调整策略。线下渠道仍是主战场,但随着新渠道崛起,正在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运营。
上半年,海天味业经销商数量净减少26家、涪陵榨菜净减少186家。据悉,海天味业优化经销商体系,将能力弱、理念不和的经销商调整为二批商或直接淘汰;针对不同渠道特性,提升渠道专业化程度,将产品配货与经销商特性相匹配;上线信息化系统,帮助培训经销商适应数字化变革,提升渠道精细化管理能力,例如监控渠道库存、防止低价倾销等。涪陵榨菜也在优化渠道结构,其在半年报中提出“为整顿市场秩序,持续对布局不合理、渠道冲突的经销商进行优化清理”。
也有公司通过渠道下沉战略持续拓展经销商数量,其中中炬高新和天味食品经销商增长比例最高,分别达到9.59%和7.76%。
线下传统渠道的生意严重被线上分流,线上渠道继续保持高增长。海天味业线上渠道营收8.42亿元,同比增长38.97%;加加食品线上营收0.26亿元,同比增长37.32%。
餐饮定制成为新蓝海。日辰股份上半年营收2.04亿元,同比增长8.63%;净利润0.35亿元,同比增长22.64%。作为为连锁餐饮、食品加工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复合调味品解决方案的公司,日辰股份在销2000多款产品,今年累计为原有客户开发近400款定制化新产品。
《2025调味品行业渠道发展趋势报告》预计,未来3—5年,经销商两极分化现象将更明显。新渠道的崛起将助推一部分人成长为新的大经销商,而传统的经销商可能被边缘化,经销商体系将走到新的分化口。
拓展市场,全球布局步伐加快
国内市场饱和,国际化已从调味品公司的“可选项”变为“必选项”。今年,多家上市公司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通过港股上市、建设海外产能等方式拓展全球市场。
6月19日,海天味业在港股上市,其在招股书中明确提出“三年内将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15%”。在其半年报业绩说明会上,海天味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海外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上半年取得较好进展,虽然整体营收占比尚不高,但公司看好海外市场的广阔机遇,正加快各项布局与推进工作。
业绩承压的天味食品近期也在筹划赴港二次上市。8月20日,天味食品披露,为推进国际化战略和海外业务布局,公司计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正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发行H股并上市的工作进行筹备、商讨。
安琪酵母已初步实现了国际化品牌布局。安琪酵母在财报中称,海外业务实现全面增长,已构建了全球营销网络,分业务或区域设立国内外销售组织并建立12个应用技术服务中心,产品已远销全球170多个国家或地区。
此外,梅花生物7月1日完成对日本协和发酵相关食品、医药氨基酸、HMO业务与资产的交割。通过此次收购,梅花生物不仅实现产业链向高附加值医药级氨基酸市场的延伸,丰富了产品管线,还获得位于中国上海、泰国、北美等地的多个生产经营实体,其产业出海战略取得实质性落地,通过国际化产能布局增强了区域市场风险应对能力。江盐集团持续深耕出口市场,实现出口销售同比增长22.9%,公司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量占全国出口总量30%以上。
“出海已经成为很多上市公司打破自身发展天花板、对接国际市场以及增加营收利润的支撑。”朱丹蓬表示,随着中国美食成为世界的关注热点,调味品的海外消费端需求渐显,面对日益激烈的差异化竞争和抢占市场先机的迫切需求,出海这一趋势正在成为众多公司新的破局思路,“依托大国崛起,依托文化自信,依托特色地域食材以及烹饪技艺,调味品公司出海正在迎来新契机。”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报》(2025年9月11日4版) 作者:高娇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