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12 22:06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研报虎)
科技当自立,关键软件国产化提速可期
在全球科技竞争与供应链安全要求提升的背景下,关键基础软件自主可控成为必答题。我们认为,国产软件凭借在技术、政策、市场与生态上的积累,已具备替代能力,有望加速中国软件国产化进程。
基础软件生态加速完善,应用软件国产化替代有望开启
一方面,随着信创进入区县下沉+行业拓展的2.0阶段,基础软硬件的生态加速完善。以操作系统为例,统信软件、麒麟软件适配数量分别为53万+、44万+(截止2022年);此外,2025年9月29日,华为宣布搭载鸿蒙操作系统5(HarmonyOS 5)的终端设备数量已突破2000万;截止2025年10日11日,据华为应用市场数据显示,微信鸿蒙版安装量正式突破2000万次。
另一方面,ERP、EDA等应用软件的国产化率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其中,经营管理类工业软件(ERP等)的国产化率最高,达70%;生产制造类工业软件的国产化率约50%;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EDA)国产化率仅为10%。
量子科技,大国博弈的下一个“颠覆性”赛道,自主可控新趋势
2024年10月,美国财政部发布对华投资限制规则,涉及半导体、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
2025年5月,谷歌最新研究表明,仅需不足100万个含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就可在一周内破解2048位RSA加密密钥(当前网络信息安全的主流标准),而谷歌目标在2030年前后制造、连接和控制100万个量子比特,实现大规模容错量子计算机。我们认为,海外谷歌、IBM、英伟达等纷纷入局,量子计算的重要程度持续提升。一旦量子计算机问世,现代密码学或会被直接攻破,威胁到党政军民领域的网络信息安全。
国内方面,2024年初,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包括量子科技在内的多项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方向和目标。此后一年时间中,国内31个省、市出台了100余配套政策,明确重点发展细分领域的关键路径、关键技术和标志性产品。我们认为,作为国家未来产业创新的重点领域之一,量子科技行业进一步驶入战略快车道。
建议关注:
自主可控方面:1) OS:中国软件(麒麟软件)、麒麟信安、诚迈科技(统信软件)等;2)芯片:海光信息、龙芯中科、中国长城(飞腾)等;3)工业软件:中望软件、中控技术、鼎捷数智、汉得信息、赛意信息;4) PC&鸿蒙:软通动力、中国长城、智微智能(与通信组联合覆盖)、东方中科、九联科技等;5)办公软件:金山办公、福昕软件等;6)打印机:纳思达等;7)服务器:中科曙光、神州数码、软通动力、紫光股份(与通信联合覆盖)、拓维信息等;8)EDA:华大九天、广立微、概伦电子。
量子科技方面:1)量子计算:国盾量子、禾信仪器、普源精电、科华数据(通信&电新联合覆盖)、腾景科技;2)量子加密:信安世纪、国盾量子、神州信息、格尔软件、三未信安、天融信、吉大正元;3)量子测量:科大国创、天奥电子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风险、安全漏洞与网络风险、技术与供应链风险、量子科技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