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国能建开拓海外签沙特196亿合同 三年半投430亿研发推产业创新升级

2025-10-13 07:23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约196亿元沙特大单,“国家队”中国能建(601868.SH)拿下了。

10月10日晚,中国能建发布公告,近日,公司所属子公司中能建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能建国际”)与他方组成的联合体,与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等成立的项目公司,签署了3份新能源总承包工程合同,合同金额合计约27.4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95.54亿元。

接近200亿元的合同,如果能顺利履行,预计将对中国能建的经营业绩等产生积极影响。

这是中国能建积极“走出去”的成果。中国能建表示,公司不仅要“走出去”,还要“走进去、融进去、充分一体化”。目前,公司业务已经覆盖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能建主要业务分为勘测设计及咨询、工程建设、工业制造、清洁能源及环保水务、投资及其他五大板块,涵盖能源电力、水利核心主业及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多元领域,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服务能力。

技术也是中国能建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拥有能源技术、标准、集成与创新的系统技术优势。

近三年半,中国能建累计投资近430亿元研发,以助力公司产业转型升级。

业务覆盖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坚持出海战略的“四步走”路线,中国能建取得了明显成效。

最新公告显示,近日,中国能建子公司中能建国际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组建的联营体,与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沙特公共投资基金、沙特阿美电力公司成立的项目公司,签署了3份新能源总承包工程合同,合同金额合计约27.45亿美元。

联合体的另外两名成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也是中国能建的子公司。这意味着,中国能建一家公司揽下了近200亿元项目。

公告显示,上述项目分为三个部分,即沙特PIF五期夏奇拉1GW风电项目、沙特PIF五期斯特拉2GW风电项目、沙特PIF六期福里斯2GW光伏项目,合同金额分别为6.63亿美元、12.51亿美元、8.31亿美元,项目建设期分别为26个月、30个月、26个月。

2025年4月,中国能建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总承包方,与阿斯塔纳市首都供水公司,签署了阿斯塔纳市供水项目合同。合同金额约为6512亿坚戈,折合人民币约96亿元。该项目位于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市东南部。

频频签署海外大单,是中国能建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成效的体现。

中国能建表示,公司高质量实施“走出去”战略,持续完善国际业务优先优质协同发展机制。在“走出去”方面,公司按照“走出去、走进去、融进去、充分一体化”“四步走”路线,成立海外6大区域总部,设立256个分支机构,业务覆盖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打造了一批享誉全球的中国坝、中国电、中国网、中国城、中国路、中国桥,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从“大写意”转向“工笔画”过程中发挥排头兵作用。

中国能建披露,近3年,公司国际业务签约、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投资完成额基本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幅稳居中央企业前列。

2025年上半年,公司境外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3.74%、12.92%和10.15%。

中国能建海外资产稳健布局。上半年,公司投建的中资企业海外投资最大单体电化学储能项目——乌兹别克斯坦洛奇和奥兹储能项目已并网投运,成功签署哈萨克斯坦300MW光伏配储项目购电协议、500MW风电配储项目股东协议及中亚氢能科研中心合作协议等。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累计决策海外投资项目32个。

营收净利连续四年半双增

海外业务顺利推进,中国能建的经营业绩稳步增长。

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中国能建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223.19亿元、3663.93亿元、4060.32亿元、4367.13亿元,同比增长19.23%、13.67%、10.82%、7.5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04亿元、78.09亿元、79.86亿元、83.96亿元,同比增长39.26%、20.07%、2.07%、5.13%。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20.91亿元、28.02亿元,同比增长9.18%、0.72%。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相关政策等不确定性增加,中国能建的经营业绩能够保持稳步增长,确属不易。

这,也与中国能建的综合竞争力较为突出相关。

中国能建的技术优势、全产业链与系统解决能力的一体化优势突出。公司掌握了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发电、百万千瓦大型水电机组、三代四代核电常规岛、高压交直流输电、多端柔性直流输电,以及绿色发电、氢制储运、高空风能、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300MW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成套技术与标准规范。公司持续加强重大原创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成果转化与工程实践应用。

与之对应的是,中国能建的研发投入不少。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104.54亿元、130.41亿元、141.18亿元、53.67亿元,三年半合计为429.80亿元。

除了集中力量做强做优做大能源电力水利主责主业、深入践行国家重大战略外,中国能建的产业转型也在提速。

2025 年上半年,公司电力运营业务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31.41%、37.22%。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累计获得国内新能源开发指标超7600万千瓦,控股投运的发电项目(含境外)共计214个,并网装机容量2028.71万千瓦,在建发电项目装机容量1174万千瓦。近三年,公司并网装机容量复合增长率达57.6%。

此外,公司储能业务、氢能业务快速发展。2025年初,公司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座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工程——湖北应城压气储能电站“能储一号”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创下3项世界纪录。公司在吉林松原、甘肃兰州、印尼巴淡岛、埃及、摩洛哥等国内外重点区域储备绿色氢氨醇、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等系列项目50余个。

2025年上半年,中国能建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6%,占比达37.3%。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