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广东拟出台新举措 促生物制造产业上万亿元规模

2025-10-12 08:12

羊城晚报讯 记者许张超报道:10月11日,记者从2025生物制造产业大会上获悉,全省生物制造产业已初步形成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珠海、佛山协同发展的集群,汇聚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等创新资源,在合成生物、基因技术等领域,一批关键技术实现了突破。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深度推进,以生物制造与生命科学、合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为核心,推动制造业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从传统生产向绿色制造加快转型。”省工信厅党组成员陈绩称,年初出台的《广东省加快生物制造产业创新行动方案》提出,全省生物制造产业总产值到2027年要突破5000亿元,到2035年迈向万亿元规模。

陈绩介绍,在酶制剂、核心菌种等“卡脖子”环节,广东涌现出华大基因禾信仪器等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知识产权的企业,在食品、生物医药、生物材料等应用领域,高分辨质谱仪、生物降解塑料、菌蛋白等高价值产品走向市场。

记者了解到,目前,省工信厅正在会同省发改委研究制定《广东省推动生物制造赋能制造业的若干举措》,聚焦生物制造赋能制造业过程中存在的产业链不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滞后、产业生态不健全、下游应用场景不成熟等问题,“对症下药”提出相关举措。

针对生物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滞后、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新的政策提出了建立健全生物制造产业标准体系,将支持组建生物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支持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的制定等,并在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标准宣贯实施、标准互认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针对生物制造成果产业化、商业化进程较为缓慢的问题,提出要加速生物制造产业创新成果转化与场景应用,鼓励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与省内合成生物产业重点园区和企业共建成果转化基地;支持组织举办行业对接、技术交流、项目路演、产学研对接活动,加强技术成果、应用场景的推广。

会上,来自广州的企业创新成果备受关注。记者了解到,目前,广州已有锐博生物、慕恩生物、云舟生物、海大集团金发科技等生物制造产业链核心企业,科研方面则有中山大学进化与合成生物学基础科学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并成立了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工作专班,提出到2027年,初步形成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生物制造产业集群。

“广州也将出台生物制造的政策。”广州市副市长赖志鸿介绍,新的政策将对生物制造的科研人才、新产品的审批及应用给予大力支持,从企业的源头创新,到小试、中试,再到产品审批,最后到市场化推广,多举措降低企业的成本。

活动现场,广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山大学还签署了加快广州市前沿生物技术与生物制造创新促进中心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举行了广州市前沿生物技术与生物制造创新促进中心揭牌仪式,该中心将通过打造“1总部+M创新平台+N应用场景”模式,推动生物制造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