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上实资本:耕耘5年,做产业“向新者”

2025-10-11 10:00

(来源:东四十条资本)

当前,生物医药行业已从前期的“疯狂”逐步回归理性,整个赛道进入稳定增长期。当其他投资机构收缩战线时,上实资本聚焦核心赛道,以敢投、真投的理念展现出不同的投资节奏,并将在生命健康、环境健康和未来产业等赛道继续开拓。

数据显示,2024年,上实资本管理基金在生命健康领域逆势加码,全年完成了13笔投资项目,合计投资金额11亿元,其中早期项目就有9个,成为投资机构中少有的投资“不减反增”代表企业。

2020年成立至今,上实资本锚定生命健康赛道,成长为该领域覆盖投资全阶段的基金管理平台。彼时,医疗健康投资虽受关注,但一级市场的机构要么聚焦于早期项目,要么配合企业浅涉成熟期项目,敢于深耕早期创新并打通“孵化-成长-并购”全链条的机构凤毛麟角。

谷峰总裁表示,上实资本的选择,既是国有资本投小投早、投强投长的需要,也契合长三角、上海“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定位,更是高度协同上实集团聚焦生命健康战略的结果。

上实资本经过五年发展,目前累计管理基金规模已达310亿元,投资东富龙、上海和黄、康华生物、微创医疗等细分赛道龙头企业,走出一条“深耕产业”的差异化道路。

75%领投,锚定生命健康赛道的“国资样本”

自国有资本在一级市场成为主力担当之后,各地国资投资平台就发展形成各自的鲜明特色。

深圳国资聚焦“20+8”产业集群与尖端领域,覆盖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空天技术等赛道,构建起“广撒网+精聚焦”的筛选机制;合肥国资主打“以投带引”、“链”式招商,围绕新能源、显示面板、半导体等领域,通过投资绑定产能落地,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广东国资则布局战略新兴行业全链条,医疗健康仅为投资的分支之一。

上海作为金融中心、总部经济聚集地、医疗产业主基地,其经济链条的完备度、产业周期的覆盖度、行业巨头的集中度在国内首屈一指。“全中有专”、“稳中求进”似乎更加符合上海这座城市的特质。

“我们一直在我们聚焦的领域深耕。”上实资本执行董事刘大伟如此说。“‘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是上实资本进行投资的准则、打造团队的标准和长期追求的目标。”

过去五年,上实资本集中培育医疗健康赛道的“专注度”,打造全阶段覆盖、产融结合、专业研判和主动作为的投资能力。

就“专注度”而言,上实资本不追逐短期热点,而是将生命健康作为核心战略方向,从早期孵化到成熟期并购、再延展到上市基石投资,形成投资全流程覆盖能力。这种体系化布局,在国资基金管理平台中极为少见。

就产融结合、专业研判而言,上实资本的医疗健康投资的投资组合中有75%的项目由上实资本领投。领投往往是投资机构核心能力最直接的体现,彰显出其在行业认知、技术判断、企业估值、行业地位等方面的判断和把控能力。

高度专注生命健康赛道,领投的主动作为,围绕长三角产融结合,叠加“全阶段陪伴”的投资方式,上实资本走出了一条特色化的国有资本投资管理之路,颠覆了市场对国资机构“投资阶段受限、较少领投”的刻板认知。

深耕产业,逆势中撬动“价值增量”

回望这5年,上实资本投资团队逐渐形成一个共识:当市场潮水落去时,反而更容易发现真正具备技术壁垒的好项目。

逆势敢投,源于聚焦创新、精准判断项目“产业价值”的投资能力。上实资本始终将企业创新能力作为核心决策因素,特别是在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诊断及创新业态等领域。

当前,医疗器械企业正面临带量采购常态化引发的产品价格大幅下滑与行业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不少投资机构持谨慎态度不敢轻易出手。然而上实资本投资团队基于深入的产业洞察力,坚定看好微创医疗的长期价值与发展潜力。微创医疗以心血管介入业务为基石,已成功将业务拓展至心律管理、骨科、神经介入、心脏瓣膜、手术机器人等十大医疗器械核心领域,微创医疗通过海外并购与内生发展双轮驱动,高效推进国际化战略,有效抵御了国内集采带来的单一市场风险,公司旗下子公司微创机器人打造的图迈也已成为全球第一个获批上市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在疫苗领域,2024年狂犬病疫苗赛道因“产能过剩、价格竞争”等因素,部分机构担心其行业盈利增长空间,但上实资本投资团队调研后发现,康华生物“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安全性显著优于传统Vero细胞疫苗,且产品自2014年上市以来,累计销量已突破3000万剂,覆盖全国31个省市,其产品标准被公认为狂犬病免疫预防的“金标准”。上实资本今年果断出手,完成对康华生物的控股并购。

5年中上实资本以服务链主、打造链主的投资理念出手多个项目,包括东富龙、镁信健康、微创医疗、乐普生物、术锐、硅基仿生等。从财务回报上看,基金退出首年DPI也较为乐观。

这些成绩是上实资本“敢投”与“会投”的结合成果。通过投资,上实资本协助完善上海的医药产业链、建设长三角医疗生态,实现“企业成长+产业升级”双赢,助力打造世界级的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全链赋能,做耐心资本、战略资本

如何平衡短期盈利与长期价值,是投资领域的核心问题。面对这种博弈,上实资本以培养团队“投研”能力为抓手,用“全链赋能”陪伴助力企业成长,成为生命健康领域“耐心资本、战略资本”双属性平台。

上实资本结合其投资全生命周期优势重点打造的投研能力,不再是简单的阶段叠加,而是针对企业从孵化到成长再到成熟的不同核心痛点,提供“价值分析、专业定制、可落地、长周期”的全面支持,让资本在投研能力支撑下,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陪跑者”。

在早期阶段,医疗健康项目的“死亡谷”往往卡在“实验室技术到产业化”的断层,缺资金、缺临床资源、缺产业经验是行业痛点,此时投资考验的是价值发现,以及“愿意等待技术成熟”的耐心。当企业进入成熟或者关键发展阶段后,“渠道壁垒”往往成为发展天花板,此时需要的不只是资金注入,更是“能打通产业上下游”的战略资源支撑。

作为一家专注于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研发的企业,柏全生物的成长,正是上实资本早期赋能能力的生动体现。2022年初,基金领投公司天使轮融资并深度介入孵化,参与平台验证、专利布局、管线规划等工作,助力其自主研发的全球First-in-Class肿瘤免疫治疗靶点CD3L1的转化落地;今年6月柏全生物官宣超两亿元A轮融资,基金亦持续追加投资,助力其加速推进该靶点药物的注册临床试验,有效突破早期项目“死亡谷”。

如果说早期项目考验的是 “发现价值” 的耐心,那么成熟期企业更需要 “放大价值”的战略资源支撑,镁信健康正是上实资本全周期陪伴成长,协同资源协助企业发展的典型案例。 

作为国内创新医疗支付领域的头部企业,镁信健康初期已具备一定市场基础,但面临“人员结构优化”与“产业链资源整合”的双重需求。上实资本不仅通过增资支持其业务扩张,更深度参与企业战略规划:一方面协助引入医疗行业资深高管完善管理团队,补齐市场化运营能力短板;另一方面发挥自身产业链接优势,为镁信健康对接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打通“药企—支付平台—医疗机构”的合作链路。截至2024年底,镁信健康的创新支付产品已累计与超过140家领先药企建立合作,累计服务用户规模约160万名,成功实现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深化”的跨越。

一位从业20余年的私募股权人士认为,上实资本的投资实践,显示出其对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化特点的尊重。“众所周知,生命健康投资具有典型的长周期特征,平均周期长达8-10年,新药研发、器械审批、市场培育更需要时间,这些均无法用‘短期财务指标’来衡量。”

上实资本从一开始就决定要跳出“赚快钱”思路,扎根产业,保持战略定力,做耐心资本、战略资本。

向新而行,打造聚焦“双核赛道”投资平台

“五年基本能够判断基金管理人能否在市场上站住脚,”上述投资人说:“一旦实现了从0到1,不论从地域上还是投资赛道上,就有了更广阔的拓展空间。但专业和专注依然是拓展的基石,这很考验机构的进取心和大局观。”

这一趋势在9月26日举办的上实资本的投资人大会上得到验证。会上,上实资本科技基金品牌正式发布,同时各方签署了上实环境科技基金战略合作协议。这意味着上实资本拓展绿色科技赛道,构建起“生物医药、绿色科技”双核驱动的基金矩阵。值得关注的是,科技基金品牌发布并非从零开始,其前身是上实集团旗下成立于2014年的国际创投,深耕科技领域多年,这次扩容是上实集团聚焦“生命健康、环境健康”两个主赛道,在投资领域的“补强”和“整合”。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产业发展与资本市场衔接的“最后一公里”,上实资本正在香港设立一支沪港战略产业基石投资基金,重点支持上海本地及与上海关联的企业赴港上市。“尤其是符合香港联交所18A、18C规则,达到香港科创板上市条件的公司,上实资本为其对接香港资本市场提供精准资本支持。”谷峰总裁透露。

谷峰总裁表示,上实资本起步于生物医药,但绝不止步于生物医药。上实资本将围绕上实集团总体战略,在生命健康、环境健康及未来产业领域开展投资与基金管理,建立SHC(生物医药基金)、STC(科技基金)双核基金矩阵。

上实资本投资人大会上还签署了Azzurra Capital合资合作、香港生物科技基金扩募及上海生物医药基金二期启动等一系列战略合作。这些都可以看出上实资本“立足上海、联动香港、面向世界”的发展策略。上实资本正进一步向“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战略目标迈进。

未来五年,上实资本在基金管理与项目退出方面精益运营,不断优化人员配置、拓展渠道资源、强化对接能力,推动基金实现良好回报;在生态建设方面,联合政、学、产、研、园区、企业家、科学家等生态圈伙伴,共建协同发展平台;在战略践行方面,继续秉承上实集团“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发展理念,在生物医药与绿色科技赛道持续深耕,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上海战略,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跨越周期,向新而行。尽管这是一条艰难并漫长的道路,但相信在生物医药和绿色科技赛道,未来将能更多的看到上实资本的身影。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