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11 09:16
(来源:财报翻译官)
10月9日,美国参议院不顾科技界反对,通过了《保障国家人工智能访问与创新法案》(GAIN AI),要求英伟达、AMD等先进AI芯片制造商必须优先供货美国企业,然后才能向中国等“受关注国家”出口。
这一法案旨在增强美国在前沿产业的竞争力,并限制向中国出口高端人工智能芯片。
但令人欣喜的是,这一限制反而为A股市场多个板块带来了结构性机会,国产替代逻辑正在加速兑现。
01 法案核心内容
这项名为GAIN AI的法案由印第安纳州共和党参议员吉姆·班克斯和马萨诸塞州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联合发起,在周四晚间投票中轻松获得通过。
法案核心要求很简单:先进AI芯片制造商英伟达、AMD必须确保美国企业优先获得其产品,然后才能向中国供货。
沃伦参议员声称:“今天,参议院采取行动,确保小企业和创业公司等美国客户在购买最新AI芯片时,不必排在中国科技巨头的后面。”
02 科技界的反对声音
美国科技界领袖和团体此前已对该法案提出批评,认为它反而会限制竞争、削弱创新。
英伟达上个月曾公开表示,美国是其最大市场,这项立法虽然出于善意,但针对的是一个并不存在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该条款能否正式生效仍存变数。众议院已于9月通过未包含出口管制条款的版本,两院议员现在需要协商最终方案,相关出口管制条款可能会被剔除。
03 A股结构性机会凸显
尽管美国法案意图限制中国获取高端AI芯片,但却为A股市场带来了明显的结构性机会。国产替代成为最强劲的逻辑主线。
国金证券等机构指出,目前A股行情主要集中在具有景气度的板块,AI芯片等领域正成为市场焦点。
04 半导体设备首当其冲
半导体设备行业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中信证券提到,美国最新出口管制建议或将倒逼国内加快设备自主化进程。
国内先进存储和逻辑晶圆厂正在加速扩产,减少对海外设备依赖。
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企业将持续受益这一趋势。近期,半导体设备ETF(159516)表现亮眼,受到市场密切关注。
05 存储芯片或迎“超级周期”
生成式AI热潮导致高容量高速存储芯片的需求激增,存储芯片行业出现供不应求、涨价等情况。
摩根士丹利预测,SK海力士到2026年NAND闪存将出现高达8%的供应缺口,今年第四季度DRAM的价格将环比上涨约9%。
花旗预测,AI数据中心半导体销售占比将从2022年的不足5%跃升至2025年的约27%,并在2028年达到40%。
06 投资逻辑与策略
对于投资者来说,应关注企业对华业务调整、出口优先顺序实施情况、以及中美科技摩擦的后续发展。
短期可能带来销售和利润波动,但从长期来看,国产替代逻辑将强化国内企业在AI芯片领域的地位。
根据伯恩斯坦发布的《2025中国芯片行业大报告》,国产AI芯片销售额从去年的60亿美元增长至160亿美元,市场份额从29%提升至42%,增速达到112%,几乎是国外芯片的三倍。
在2025年910亿美元的AI资本支出中,互联网和云厂商400亿,国企投入200亿,地方政府投入150亿,这股力量正推动国产芯片走向舞台“主角”。
外资已在悄悄行动。摩根士丹利数据显示,2025年9月净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达46亿美元,为近一年来最高,主动基金经理增持最多的就是半导体板块。
市场从不缺机会,缺的是发现机会的眼睛。美国一纸芯片法案,反而成了中国科技产业自主创新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