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36.9亿算力合同解约 “算力租赁”热潮迄今最大暴雷

2025-10-10 18:09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2025年9月30日,海南华铁(603300.SH)公告终止其子公司与杭州某公司签订的36.9亿元算力服务协议。这份合同自今年3月公布以来,曾推动公司股价连续三个涨停,股东人数从4.6万户增至22万户。然而,7个月后,公司以“市场环境变化及未收到订单”为由解约,协议未产生实际履约行为。

01

从涨停到跌停

海南华铁的36.9亿元合同签订于2025年3月,预计5年内每年贡献约7亿元营收,占2024年营收近七成。公告发布后,公司股价连续三个涨停板,股价从4.76元/股涨至13.26元/股,市场反响热烈。同月,互动平台上有投资者质疑订单取消传闻,公司当时否认,称其为“市场谣言”。

半年后,公告确认解约,称合同未产生采购订单,未对财务状况造成实质影响。同期,第二大股东胡丹锋终止原计划减持2.22%股份,并承诺增持3000万至5000万元,引发市场对“维稳”动机的讨论。

9月30日,海南华铁解约公告发布。十一长假结束后,即迎来股价连续跌停。

上交所对海南华铁合同终止迅速反应,于公告当晚下发监管工作函,要求公司及管理层就信息披露问题作出说明。此前,2021年公司因矿机采购信息披露不及时被通报批评,显示其信披问题并非首次。

02

算力市场的“神秘乙方”

算力需求随AI和大数据发展快速增长,“算力即生产力”成为共识。同时,产业快速发展也导致算力资源供不应求,市场空白吸引了大量跨界资本的进入。

海南华铁主业为高空作业平台租赁,2024年海南国资入主后宣布向算力转型,宣称获得66.7亿元订单并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智算中心。但半年报未单独披露算力业务收入,转型进展不明。

海南华铁事件的最蹊跷一环,莫过于“杭州X公司”的神秘身份。从签约到解约,合作方始终以“X”代称,公司以“商业秘密”为由豁免披露。

这种情况在算力租赁领域却并不是个例。某家同样跨界进入算力租赁的上市企业,在监管要求每月发布的公告中,乙方单位均以字母代号指代。

算力市场前景广阔,但高门槛要求企业具备扎实的技术和资金储备。“高调宣传”搭配“神秘乙方”,怎么看都像是“市值管理”。对企业而言,夯实技术基础、优化资源配置,才是立足算力市场的关键。

03

“算力租赁”暴雷回顾

类似海南华铁的情况并非孤例,在今年4月份,莲花控股近期也因“宏观政策影响”终止了5.55亿元算力合同,支付200万元补偿金。

虽然这次36.9亿合同解约金额之高前所未有,而这种跨界算力租赁最终合同无法执行导致“暴雷”的高峰期,其实是在去年10-11月份。

2024年11月12日,锦鸡股份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英智创新今年1月与缔息云联价值超过9个亿的算力租赁合同终止;

2024年10月30日,ST农尚全发布公告,称资子公司武汉芯连微与银盾云的算力租赁合同解除,并将32台算力服务器以7千万的价格出售;

2024年10月25日,北京飞利信发布公告,终止了总金额近11亿元的算力租赁服务合同,原因是服务器缺货;

2024年10月11日,鸿博股份(维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英博数科解除与紫光晓通于2023年7月签订的算力设备采购合同,已通过第三方设备采购用于替代;

……

如今又到10月份,刚好一年过去。36.9亿元的最大暴雷,究竟是一个终止符,还是时隔一年轮回的开启?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中国IDC圈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