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银行板块连阴三月 机构看好四季度估值修复

2025-10-10 22:24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三季度,A股银行板块在震荡调整中收官。Wind数据显示,申万银行行业指数自7月以来连续三个月走低,三季度累计下跌10.19%。机构认为,银行股回调源于资金从前期浮盈较大的红利板块阶段性撤离。

展望四季度,多家机构持乐观态度,认为在风险偏好高位企稳叠加无风险利率下行的情况下,银行股有望走出绝对收益。同时,面对市场对股价表现的关切,多家上市银行近期也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将通过多元举措强化市值管理。

银行股再度集体“破净”

7月11日以来,银行板块持续回调。Wind数据显示,申万银行行业指数已连续三个月走低,7月至9月的单月跌幅分别为1.95%、1.62%和6.89%。截至三季度末,A股银行板块总市值为10.44万亿元,较7月10日的11.62万亿元缩水逾一万亿元。

从细分板块看,国有大行韧性凸显,展现出更强的抗跌能力。数据显示,三季度,申万行业分类下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的二级指数分别下跌3.42%、13.39%、11.84%和9.86%。

42只上市银行股再度集体陷入“破净”状态,仅招商银行市净率超过0.9倍,成都银行农业银行杭州银行齐鲁银行超过0.8倍。而在7月10日,招商银行、杭州银行、成都银行三只标的市净率超过1倍。

浙商证券研究认为,本轮银行股回调主要受到风险偏好提升和资金“抽水”影响。7月以来市场风险偏好明显回暖,无风险利率上行。银行股作为前期浮盈较大的红利板块,面临的资金“抽水”压力大。2023年至2025年6月末,银行股累计上涨63.2%,跑赢万得全A指数52.8个百分点。

机构称绝对收益空间开始显现

多家研究机构最新研判显示,A股银行板块的高股息优势依然明显,且随着下半年净息差改善、中间业务复苏及无风险利率下行等积极因素累积,四季度绝对收益空间将逐步打开。

摩根大通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指出,在当前利率环境下,中国银行股凭借其稳定的股息收益率和良好的业绩表现,仍具备显著的投资价值,中国银行业的“高股息叙事”远未结束。该机构认为,银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长将在下半年环比改善,主要得益于净息差好转和中间业务收入适度复苏。

“考虑风格均衡、日历效应与红利价值,银行配置性价比有所提升。”华泰证券研究认为,受资金偏好切换影响,7月中旬以来银行最大回撤约15%,随大盘上涨斜率放缓叠加经济数据基数扰动,四季度资金或有避险需求,叠加年底日历效应,银行短期胜率有望改善。中期维度,政策层面重视稳息差、预防尾部风险,银行核心业务盈利有望持续改善,资产质量担忧缓释,股息持续性增强对长线资金吸引力。

中信证券研究稍早前也指出,7月高点以来中信银行股指数回调明显,目前A股上市银行算术平均静态股息率回升,算术平均静态市净率水平则回落,隐含较高的权益回报空间。二季度以来的市场风格和资金面波动双向影响板块走势。无论是基于板块接续,还是从长线资金的欠配空间来看,银行股绝对收益空间开始显现。

浙商证券研究同样认为,风险偏好高位企稳叠加无风险利率下行,四季度银行股有望走出绝对收益。该机构指出,三季度因稳增长政策发力、股市上涨,无风险利率上行,压制红利行情。随着股指涨幅趋于温和,债市配置盘资金成本下降,且伴随美联储降息周期,四季度无风险利率有望温和下行。年底中小保险新设OCI(其他综合收益)账户,也有望支持红利股机会。

策略方面,浙商证券研究表示,不同市场来看,考虑指数相关因素仍存,且海外走向降息、AH股溢价率保持高位,H股股息率更具吸引力。A股银行内部,追寻增量资金的方向。重点考虑转股动力较强且有望受益于战投支持的中小行,以及前期调整较为充分且有望受益于主动资金回补的城商行,同时长期看好基本面趋势向好、稳定性价值突出的四大行。

多家银行回应市值管理关切

投资者对上市银行股价表现及市值管理的关注度持续攀升,近期多家上市银行在业绩说明会上密集回应相关提问。

沪农商行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今年公司制定估值提升计划,明确分红政策制定逻辑,增强分红政策的可预期性,2024年度分红率提升至33.91%,较上年度提升3.81个百分点。成功新增纳入上证180指数沪深300指数两大资本市场核心指数的样本股,补齐了被动指数资金持股规模的短板。

上海银行则被问及在市值管理上有哪些目标和行动。该行表示,始终高度重视市场关注和评价,保持与分析师和投资者交流,将市场关注问题融入日常经营管理,坚持稳健经营,加快创新转型,推进可持续发展,持续提升内在价值,并重视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近年来持续提升分红比例和频次。今年8月董事会根据股东大会授权制订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现金分红比例进一步提升至32.22%,保持上市银行中较高水平,不断增强投资者获得感。该行主要股东也看好该行的发展前景,上市以来累计投入资金83亿元左右增持该行股份,体现出对其长期价值的认同。

面对投资者提出的“市值不断下滑,有什么具体措施提振投资者信心”的问题,贵阳银行表示,该行制定了估值提升计划暨行动方案,下一步,将通过聚焦做好“五篇大文章”、完善公司治理体系、规范信息披露、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保持稳健分红等措施,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公司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回报,推动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公司整体经营质效。

江阴银行也表示高度重视市值管理,后续将从业务层面、分红规划、信息披露等多维度发力,全方位推动市值稳健提升。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