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10 19:29
(来源:财资一家)
文 / 董兴荣 姚顺意
在全球产业格局深度调整与“双循环”战略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布局已从探索尝试迈向深耕发展,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国际化的重要力量。然而,从早期依托外贸企业开展业务,到后期搭建全产业链海外平台,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始终面临资金管理、跨境结算、合规风控等多重挑战,资金瓶颈成为制约全球化进程的关键因素。中国工商银行(简称“工商银行”或“工行”)依托全球服务网络、科技赋能平台与定制化金融方案,构建覆盖跨境结算提效、投融资赋能、资金管理升级的全周期服务体系,为企业破解资金难题、筑牢合规防线、提升全球竞争力提供坚实支撑。
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浪潮下,企业国际化已成为中国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某低压电器龙头企业凭借前瞻战略布局,逐步开启全球化征程,而中国工商银行依托全球服务网络、领先科技平台与专业服务能力,为其量身定制全周期金融解决方案,不仅助力企业突破资金瓶颈,更推动其在国际市场实现从“走出去”到“走得稳”的跨越式发展,为实体经济全球化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01
战略演进与资金挑战:全球化征程的双向考验
作为具备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低压电器企业,面对国内外产业格局变革,该企业借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和“一带一路”倡议东风,以“全球区域本土化”为核心升级战略,历经数十年探索,形成四阶段递进式全球化路径,却也在不同阶段遭遇差异化资金管理难题,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瓶颈。
(一)外贸探索期:依赖外部融资,资金管理被动
20世纪90年代初,该企业依托国内贸易企业出口低压电器,缺乏自主融资渠道,导致资金成本高企、融资规模受限;对海外市场政治风险、外汇管制、买方信用等认知不足,风险防控能力薄弱;资金管理团队经验欠缺,海外资金流向监控缺失,依赖贸易企业结算,货款滞留风险突出,严重影响资金周转效率与流动性安全。
(二)自营出口期:结算效率滞后,汇率风险凸显
取得国际贸易经营权后,该企业自主主导低压电器出口,并拓展中高压电器产品线,但受限于当时外汇管理政策,需通过银行逐笔结售汇,流程烦琐、周期漫长、手续费高昂,制约资金流转速度;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尤其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企业缺乏有效汇率避险工具,依赖传统信用证结算,难以对冲汇率波动带来的利润侵蚀;海外资金分散布局,调拨成本高、流动性差,资金配置效率低下。
(三)本土化运营期:并购融资受限,合规管理承压
2009年起,该企业通过自建或并购设立海外全资子公司,全面整合其客户资源与员工团队,实现从产品输出到本土化运营的重大跨越。依托这一模式,该企业在欧洲多国快速落地生根,业务拓展成效显著。但是,当时并购贷款政策约束多,该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困境;虽可借助外币资金池管理海外资金,但操作流程复杂、结汇使用受限,子公司资金管理效率低下;海外业务覆盖多国,各地区外汇管制、税收政策、劳动法规差异显著,企业缺乏统一合规风险管理框架,专业支持不足,合规风险陡增。
(四)全球化深耕期:资金需求多元,综合服务迫切
2020年后,该企业海外机构已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基础账户布局成熟,成立全产业链海外发展平台,“本地化销售+技术服务”模式全面落地,同时启动“全球账户可查、可控”建设,重点推进存量账户优化计划——合并冗余账户、在部分区域补充本地开户。此阶段资金需求呈现以下特征:一是投建海外生产基地需巨额固定资产投资,日常运营涉及原材料采购、薪资发放等持续性资金支出,对流动性与稳定性要求极高;二是传统融资渠道难以满足绿色金融、跨境供应链金融等创新融资需求;三是企业对跨境人才管理、全球合规咨询、全流程风险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
02
金融护航:全周期解决方案破解全球化难题
针对该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痛点,中国工商银行以“定制化、全链条、智能化”为核心,构建覆盖跨境结算、投融资、资金管理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为企业全球化征程扫清资金障碍、筑牢发展根基。
第一,跨境金融提效,打通资金流转“快车道”。
一是本地开户与账户优化支持。结合企业国家机构布局及存量账户优化计划,工商银行依托全球网络,为企业提供区域化本地开户咨询服务——协助对接目标市场当地银行,梳理冗余账户清单,制定合并方案,同时搭建账户管理系统,通过银企直联,实现企业财务系统与银行系统深度融合,实时监控低压电器销售回款与技术服务收费到账情况,提升资金归集效率。
二是智能结算与外汇避险。该企业在全球多地开展业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金流转及结算成为挑战。中国工商银行依托全球网络,提供多币种、多时区的海外本地结算服务,实现资金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高效安全流转,打破地域和币种限制,实现全球资金高效安全流转,缩短资金周转周期,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同时,依托全球外汇交易平台,中国工商银行为企业提供“远期结售汇+期权组合”等定制化外汇避险工具,助力其实时监控汇率走势,灵活选择避险策略,有效锁定成本,避免因汇率波动导致“赚订单亏利润”的情况。
此外,中国工商银行还为该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投资理财服务,帮助其在营销中心筹建阶段合理配置短期闲置资金,结合企业发展需求合理配置,满足企业资金需求特点,实现资金保值增值双赢。
第二,全球资金管理升级,激活全球发展“资金池”。
随着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该企业的资金管理也进入司库体系升级阶段,中国工商银行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司库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统筹调度,提升资金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满足数字化建设对资金管理的高标准要求。
一是境内外资金统筹,配置效率“最大化”。该企业在全球资金管理中,需要对境内外账户进行统一管理、高效调配及实时监控。依托中国工商银行定制的司库解决方案,该企业实现了这一目标,显著提升了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优化了资金配置。
二是产业链信用流转,协同发展“共受益”。在供应链金融方面,该企业的上下游供应商和经销商常面临资金压力,影响整个产业链的运转。中国工商银行基于区块链技术将核心企业信用注入产业链,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可拆分、流转、融资的电子债权凭证,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提升了产业链整体周转效率。
第三,支撑本地服务落地,构建风险防控“安全网”。
一方面,全球发薪缴税助力企业合规经营。为解决该企业海外员工薪酬发放的难题,中国工商银行推出境外企业网银跨境人民币发薪服务,通过“一次认证、多次解付”“线上开户、远程验签”等功能,实现全球薪酬高效发放,提升海外员工满意度;同时,依托全球合规网络,为该企业提供社保缴税咨询服务,帮助其了解并适应各国监管要求,规避因政策不熟悉导致的运营风险,保障企业在海外的合规运营。
另一方面,全流程风险预警,资金安全“硬保障”。面对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该企业在资金安全方面面临海外市场风险、外汇风险、信用风险等。中国工商银行构建“事前尽职调查、事中批量处理、事后集中申报”的全流程风险防控机制,帮助企业识别和预警风险,为企业资金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从外贸探索到全球化深耕,中国工商银行始终以“哪里有中国企业、哪里就有工行服务”为理念,为该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不仅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难题,更成为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坚实后盾”。未来,中国工商银行会继续完善全球服务网络与科技平台,为更多中国企业“出海”提供全球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助力中国实体经济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更多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