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10 16:42
来源:环球网
深圳市欣冠精密技术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智能化设备高速运转。这家刚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凭借邮储银行“腾飞贷”的中长期资金金支持,实现了从“制造”到“创造”的跃升。
“这是我们首次获得中长期贷款支持,”欣冠精密董事长助理邵羲晖表示,“邮储银行让我们有更多底气升级软硬件、投入研发团队,坚定地走向高质量发展。”而就在不久前,企业还因缺乏传统抵押物,授信额度无法匹配快速增长的订单需求。
欣冠精密的蜕变是邮储银行深耕科技金融的一个缩影。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邮储银行积极立足“科技金融生力军”定位,构建“专”“精”“特”“新”四措并举的综合服务策略。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服务科技型企业超10万户,科技贷款余额突破9300亿元,本年净增超900亿元。
打破传统信贷逻辑,构建“看未来”评价体系
传统银行信贷模式过度依赖抵押担保和财务指标,与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高成长、高风险"的特征存在错配。邮储银行突破"看过去、看同业、看担保"的固有思维,回归信贷本源"看订单、看周转、看合作"。
在此基础上,邮储银行创新研发"看未来"分析技术,打造全新评价模型。该模型基于科技型企业自身特点,结合企业的研发投入、专利、成长性、政策支持等要素对客户精准画像,构建企业创新与成长能力的量化评价指标。
安徽双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一体系的受益者。"我们的研发成本占到公司营收的5%至6%,今年可能占到7%以上。随着公司规模扩大,需要一笔流动资金去完善项目。"公司董事长徐辉表示,"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针对企业发展前景比较好、盈利能力比较强的特点,改原来的强担保为弱担保,解决了我们资金上的燃眉之急。"
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科技型企业的特征,我们打破既有的授信逻辑,组织信贷条线员工'吃透'安徽十大新兴产业链,从'看过去、看财报、看抵押担保'转变为'看未来、看核心技术和团队';聚焦并深入行业开展基础研究,从而有效制定专享授信产品、专职审查审批、专项尽职免责、专门激励考核等制度规范,完善'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截至2024年底,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全年新增科技型企业贷款107.51亿元,增速达51%。
全生命周期服务: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
对于科技型企业,尤其是初创期、成长期的小微企业而言,资金周转如同 “生命线”。 一次短期的资金缺口,可能让多年研发的成果错失落地良机。
2024 年 10 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下称 “小微融资协调机制”),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供了政策支撑。邮储银行第一时间响应,将机制要求融入服务细节,以 “全生命周期陪伴” 理念,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注入持续动能。
“要是没有邮储银行的支持,我们的新型环保建材研发可能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厦门同安区某新型生态环保建材企业负责人邵先生感慨道。在邮储银行的持续信贷支持下,这家曾面临 “研发缺钱、量产缺资” 的小微企业,不仅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还成功入选厦门市技术创新基金 “白名单”,在绿色建材创新领域站稳了脚跟。
此案例源于邮储银行 “千企万户大走访” 活动 ,厦门分行客户经理在走访中,精准捉到了该企业即将开展的新产品研发项目及其融资需求。为此,分行迅速组建专业团队,开辟绿色通道,为该企业办理了技术创新基金业务,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授信额度,还通过专项贷款定价和利息补贴等措施,大幅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这只是邮储银行积极构建科技金融生态的一个案例。近年来,该行以“科创贷”“科创e贷”等产品为核心,打造覆盖广、全周期、多互动、数据驱动的专属服务体系,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同时,依托大数据构建企业精准画像和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从多维度评估企业,使金融资源更精准流向潜力科技创新主体。
从打破传统信贷逻辑到构建全周期服务生态,邮储银行正以有温度、有精度的金融服务,激发科技企业创新活力,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持续注入金融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