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媒体聚焦 | “四类产业”聚数启智强动能

2025-10-10 11:30

(来源:贵阳大数据交易所)

8月28日,以“数聚产业动能 智启发展新篇”为主题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开幕。

作为全球首个以大数据为主题的国际展会,经过10年的探索和积淀,已经成为我国数据领域引领创新趋势、展示行业成果、促进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本届数博会旨在全面展现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的最新成果,推动数据资源的高效汇聚与价值释放,为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本届数博会上,来自31个国家的168名外宾、1.6万余名注册嘉宾齐聚一堂,375家参展企业带来1300余项创新成果,观展人次达9.1万;举办各类活动89场,参会超5.5万人次,发布理论报告、行业标准、典型案例、技术成果等90项;2154支参赛队伍同台竞技,线上线下观赛超200万人次。数博会期间,贵州成功谋划100个数字经济项目,吸引投资463.36亿元。

数聚澎湃,“黔”力全开。贵州紧扣时代脉搏,围绕算力、数据、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四类产业”做强做优数字经济,大力发展以智算为重点的算力产业、以建设高质量数据集为重点的数据产业、以行业大模型为重点的人工智能产业、以数智化为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围绕政用、民用、商用,深化数智赋能引领支撑社会治理、生活服务、产业升级“三大转型”。

算力建设加速跑

烈日灼灼,钢架林立。在中国移动贵阳数据中心四期工程现场,工人们头戴安全帽,身着反光背心在钢骨基架间有条不紊地作业。混凝土泵车轰鸣着浇筑基础,塔吊在空中平稳转运材料,人与机械高效协作,现场紧张有序。

“7月10日,四期土建工程正式开工,预计2026年6月底建设完成。”中国移动贵州公司智算中心园区管理室经理沈骋介绍,作为整个数据中心建设的核心收官环节,四期工程全部按照智算服务标准推进。建成后数据中心将实现算力存储容量的跨越式增长,支撑起从海量数据实时处理到人工智能深度训练的全场景需求。

此番推进并非孤例,而是贵州整体算力爆发式增长的鲜明注脚。今年以来,中国电信贵安信息产业园区深圳3000P智算中心正式启用;南方能源大数据中心(一期)竣工,安装的500个机柜已全部上架试运行。

贵州加快构建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坚持“算存一体、智算优先”的发展思路,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进一步优化算力结构,持续扩大算力规模,打造自主可控的算力服务体系,建设智算中心集群。

数据显示,贵州算力规模突破92.60Eflops,其中智算89.76Eflops。在建和投运重点数据中心49个,其中29个是大型以上数据中心。出省带宽超过6万Gbps,落地建设了全球首条400G算力通道,可直接连通全国42个主要城市。

为降低企业上“云”用“数”门槛,激发算力市场活力,贵州推出算力券政策,并依托算力券政策开展“贵州算力”品牌宣传,加大算力市场的挖掘力度。截至6月底,全省已审核发放算力券333张,带动算力交易额超140亿元。

数据开发焕新能

“我们研发的一款数据标注工具,使语音标注一次通过率从68%提升至行业优秀标准的88%以上,为多语言大模型训练提供了可靠数据支撑。”贵州大数据集团数据事业部数据架构师王似巍说。

这是贵州大数据集团数据开发利用加工基地技术实力的一个缩影。基地依托100余个数据加工及开发工具链组件、400余个原子算法模型等工具与模型,形成了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技术体系,为贵州省建设高质量数据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高质量数据集是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中的核心基石与关键驱动力。”王似巍介绍,目前基地已开发92个高质量数据产品及服务,根据规划,今年将建设10个特色领域高质量数据集。

数据要素化的价值跃升,不仅源于高质量数据集的底层赋能,还要通过“数据要素×”的深度融合释放乘数效应,将沉睡的数据资源转化为驱动产业发展的资产。

6月20日,凭借用电数据,贵州品品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获得贵阳农商银行1000万元信用贷款,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作为一家菌菇生产企业,电力保障至关重要,公司月电费超过80万元,但作为小微企业,缺乏抵押物,传统渠道融资困难。”公司负责人回忆。

转机,就藏在电表里。贵州电网公司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建议企业尝试通过用电数据融资,争取到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联动贵州电网、贵阳农商银行创新建立的“电力数据+金融”服务支持。

“通过对品品鲜24个月用电数据脱敏分析,构建经营活跃度画像,让银行看清了企业的价值,为贷款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贵数所市场部行业总监刘君惠子说。

数智赋能广渗透

在今年举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脑血管病论坛的人机诊疗竞赛中,人类医生和3个AI大模型各自在有限时间内分析病例,并给出诊断及治疗方案。最终,39AI大模型荣获最佳治疗方案奖,验证了其在辅助诊疗决策中的实用性。

“‘39AI全科医生’是首个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的垂直医学大模型,在贵阳市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及8家等级医院应用,目前在清镇的试点工作已通过首轮评估,试点范围即将扩大。”朗玛信息总裁助理李笑凡介绍。

按照“成熟一个推广一个”的原则,贵州持续打造行业大模型样板,在旅游、医疗、煤矿、政务等重点领域率先布局一批大模型应用,初步形成48个大模型应用场景。目前,全省已有22个重点大模型项目上线运行。

不仅在AI大模型领域百花齐放,贵州在企业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方面同样步履不停。近日,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成功中标习酒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共享中心支撑软件及服务项目,金额达639万元,全面助力习酒推进财务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与管理水平。

金蝶在贵州市场的迸发不止于此——今年以来捷报频传,中标了一系列重要订单,包括816万元的茅台技开项目、298万元的贵州能源供应链分公司项目、268万元的贵州银行项目、198万元的贵州铁投项目……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作为金蝶在西南地区的重要布局,贵州省公司正深度参与数字贵州建设。”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贵州省公司总经理黎昔耀表示,金蝶将持续以低代码平台为赋能抓手,加速传统行业转型;聚焦大数据等重点领域,推出定制化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企业供应链管理、生产流程优化及数据整合能力。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