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青岛44家单位获1295万元标准化资金奖励,助推“10+1”创新型产业发展质量升级

2025-10-10 16:48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10日讯  近日,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确定对我市44家企事业单位2024年度完成的78个标准化项目,拨付1295万元资金进行资助奖励。据悉,近年来,通过标准化资助奖励扶持政策,我市标准化创新发展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标准升级不断提速,标准引领力持续加强,为“10+1”创新型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

据统计,获得奖励的78个标准化项目中,国际标准主持制定2项、参与制定13项,国家标准主持制定26项,行业标准主持制定17项,国家级标准化试点9项,省级标准化试点11项。这些标准化项目充分发挥了标准化在自主创新、产业竞争和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技术支撑作用,以及标准在我市产业链供应链的“串链”作用,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先导产业领域,青岛企事业单位瞄准国际标准发力。海尔牵头技术通信术语国际标准、海纳云参与智慧建筑信息化国际标准制定,中车四方牵头使用人脸识别支付的智慧交通国际标准制定,海信控股参与智能音频互连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制定。在新兴产业领域,加强标准研制力度。海信视像主持制定新型显示系列4项国家标准和3项行业标准,青岛斯普瑞能源主持制定径向型永磁机械调速器国家标准,华大基因承担海洋生物基因库、青岛瑞思德承担生物技术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青岛港在自动化集装箱远程操控、智慧绿色港口等方面主持国家标准制定。在优势产业领域,巩固标准先进程度。海尔参与2项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安全及性能的国际标准,主持3项智能家电测试和无线电源设备等方面的国家标准,青岛啤酒参与饮料用薄壁金属容器通用罐、青岛特钢参与制定桥梁缆索钢丝用盘条、青岛锚链参与深海系泊组合索具国际标准制定。在未来产业领域,争取标准制定突破。中电科思仪主持制定《热电型太赫兹探测器参数测试方法》《分布式光纤应变测试系统参数测试方法》2项国家标准。

“十四五”期间,青岛加强标准引领,鼓励全市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国家标准体系完善,开展标准化创新。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全市企事业单位牵头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01项,占历年参与总数的42%。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2230余项,年均增长25%,数量是“十三五”时期的2.5倍,国家标准参与度达到了15.5%,比“十三五”时期提高了6个百分点。市级财政共计对2148个标准化项目提供了7098万元资金扶持,各区(市)也出台了相应配套支持政策,极大地调动企事业单位参与标准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作者:吴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