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10 10:40
(来源:浙商证券融资融券)
1、商务部“稀土物项、技术出口管制”,利好稀土永磁全产业链
据商务部网站,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公布对境外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和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
随着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的加速商业化,对稀土等关键原材料与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加,而相关物项、技术的“出口管制”,或刺激“供不应求”的预期,推动相关物项、技术的涨价预期。近年来国内政策面,除了加大“出口管制”、规范发展外,早在2023年工信部就推出《稀土管理条例》,建立总量指标制度;2025年国务院设立稀土产业基金,首期规模200亿元,重点支持四川冕宁轻稀土基地建设。高盛指出,全球稀土缺口将达3万吨/年,相关出口管制或推升国际价格进一步上涨。麦肯锡预计,永磁材料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将带动稀土需求翻倍,2030年市场规模超500亿美元。稀土相关物项、技术的管制将利好稀土永磁全产业链。可关注拥有储量/开采优势、或布局海外矿权的龙头企业,以及在稀土二次回收技术方面获得突破的公司。
2、“亿元大单”频现!机器人产业从“验证期”迈入规模化商业落地阶段
据财联社消息,10月9日,智元机器人与龙旗科技正式官宣,双方就工业场景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开展深度战略合作,龙旗科技下达数亿元金额的智元精灵G2机器人框架订单,预计将部署近千台机器人。
近年来,得益于政策与市场的共同推动,机器人产业快速成长,2025年下半年以来,国内涌现多笔亿元级人形机器人订单。在海外,特斯拉正在努力扩大人形机器人的规模,计划2025年底推出第三代,并在2026年开始量产。马斯克预计2030年前将年产100万台。机构测算2030年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得益于制造业自动化率大幅提升,而人形机器人成本则有望降至20万元临界点;头豹研究院更指出,在医疗/商用等渗透率不足5%的场景,服务机器人有望带来爆发机会。越来越多的“亿元大单”预示着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从“验证期”正式迈入可复制、可规模化落地的新阶段,商业化前景有望推动相关板块估值提升。可关注“核心零部件+场景落地”双主线,尤其是谐波减速器、视觉检测、系统集成等领域的龙头。
3、新势力9月销量亮眼,智能化和全球化成为核心驱动
据新浪财经,2025年9月重点新能源车企交付量发布:零跑66,657辆,同比+97.4%,环比+16.8%;小鹏41,581辆,同比+94.7%,环比+10.3%;蔚来34,749辆,同比+64.1%,环比+11.0%;理想33,951辆,同比-36.8%,环比+19.0%;埃安29,113辆,同比-18.6%,环比+7.7%;极氪18,257辆,同比-14.4%,环比+3.6%。
9月新能源车企交付量呈现显著分化,头部阵营强弱格局重塑。整体来看,行业呈现“性价比+智能化”主导增长、价格体系趋于稳定的特征,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零售渗透率达58.1%,创历史新高。智能化与全球化将成为核心竞争维度。小鹏等车企推动端到端智驾技术普及,有望在20万以内主流市场形成差异化优势;零跑借助Stellantis渠道布局海外,慕尼黑车展亮相的Lafa5计划四季度上市,开启增长第二曲线。随着新车型密集交付与智驾技术落地,分化格局将进一步凸显。该事件强化了新能源汽车板块的结构性机会,智能化产业链(智驾芯片、激光雷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高压平台、超充系统)及具备全球化布局的企业将获得资金关注。
4、将带来“数百亿美元”收入!AMD抱上OpenAI的“大腿”,供应商随之受益
据财联社消息,近日,AMD与OpenAI宣布达成6吉瓦(GW)算力协议,为OpenAI下一代AI基础设施提供多代AMD Instinct GPU支持。首批1吉瓦AMD Instinct MI450 GPU部署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启动。同时,OpenAI获得AMD认股权证,允许其以每股1美分的价格收购AMD最多10%的股份。
此次OpenAI与AMD的合作标志着全球AI算力竞争进入新阶段,对产业链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当前,全球AI军备竞赛持续升温,科技巨头资本开支大幅增长。此外,美国芯片出口管制促使国内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华为昇腾、寒武纪、海光信息等国产AI芯片厂商正加速追赶,国内AI芯片国产替代的进程加速!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28年全球数据中心总支出将达到约2.9万亿美元,其中约1.6万亿美元用于硬件(如芯片和服务器等)。AI算力产业链景气度有望迎来由量变到质变的跃升,开启新一轮深层次、长期化的繁荣周期,关注AI算力硬件产业链各细分环节(AI芯片设计及代工、CPO、PCB、液冷、服务器、交换机、铜缆、电源设备、变压器、柴油发电机等)的龙头企业,特别是AMD的供应商。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博览财经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浙商证券认同或赞成其观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亦不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投资者不应将本信息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以本内容取代自己的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浙商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