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基金策略|公募渠道保有分化,代销拓局迎变

2025-10-10 08:12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王亦琛  唐栋国  赵文荣

Top100代销机构总保有规模再创新高,股票指数基金延续双位数规模增长。权益基金指数化对于渠道格局的影响凸显,而券商和三方渠道在非权益基金方面市占率提升。因此银行渠道非货保有占比持续下降,而证券公司提升明显。展望未来,销售费用新规即将落地,对既有业务模式、渠道竞争优势、细分品类投资需求等方面将产生不同程度影响,代销机构需拓局迎变。

Top100代销机构总保有规模再创新高,股票指数基金延续双位数规模增长。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基金业协会”)公布的基金销售机构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Top100销售机构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再创新高,达10.2万亿元。总保有规模中权益基金占比约为50.37%,其中包括股票型指数基金1.95万亿元,环比提升14.2%;主动权益基金3.2万亿元,环比提升1.39%。

近年Top100代销机构中头部机构非货基金保有规模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从非货基金口径看,头部代销机构的保有规模集中度2021年Q1以来整体呈现下行趋势,Top10集中度由65.34%降至56.89%,Top25集中度由85.41%降至80.43%。

头部代销机构:TOP5渠道格局稳固,主动权益呈现分化。

受权益市场反弹且指数化程度提升、债券市场波动影响,多家银行非货保有规模呈现下降,中国人寿保有量排名上升较快。头部机构排名仍然稳固。权益基金指数化趋势延续,头部代销机构股票指数基金保有规模上升而大多数代销机构主动权益基金保有规模下降。值得注意的是,主动权益基金各渠道保有规模出现明显分化,多个渠道保有规模呈现逆势增长,招商银行、中国人寿规模增幅分别达18.79%、26.56%。

各渠道类型保有规模:券商份额持续提升。

各渠道2025Q2保有量情况对比2024Q4看,呈现如下趋势:1)银行渠道份额延续下降,非货基金保有规模占比已连续两期出现1个百分点以上的下降,而证券公司的份额提升明显。2)权益基金指数化对于渠道格局的影响凸显,银行渠道在股票指数型基金和主动权益基金细分类型的保有量占比均有提升,但由于股票指数基金规模增速明显大于主动权益基金,因此在权益基金整体中的市占率反而下降。3)券商和三方渠道在非权益基金方面市占率提升。

销售费用新规即将落地,代销或迎变局:

1)市场指数化程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券商渠道有望从中受益。2)固收基金投资需求或有较大变化,机构业务占比较高的第三方渠道面临较大压力。3)行业“重首发,轻持营”痼疾得解,提升服务能力、业务多元化或是破局之道。一方面看,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对代销机构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数化背景下资产配置、基金筛选、投资者教育各方面均有进一步加强的空间。另一方面看,代销机构需要脱离“卖产品”的简单思维,降低对单一业务模式的依赖性,拓展基金投顾、财富管理等多元化的综合金融服务。

风险提示:

政策、监管规则变动;行业实际发展偏离主观判断;代销机构自营投资、数据报送口径差异等因素对渠道保有规模数据产生干扰。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10月9日发布的《基金策略聚焦—公募渠道保有分化,代销拓局迎变》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