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累积订单超3000 架,锂电企业与eVTOL企业加速绑定

2025-10-09 19:26

倒计时40天

2025(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

暨十五周年庆典&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

主办单位:高工锂电、高工产研(GGII)

协办单位:卡洛维德

 总冠名:海目星激光

年会特别赞助:大族锂电

专场冠名:英联复合集流体、逸飞激光、华视集团、欧科工业空调

金球奖全程特约赞助:思客琦

时间&地点:2025年11月18-20日 深圳前海华侨城JW万豪酒店

会议合作:陈女士 13560731836(微信同号)

数亿美元订单落地、千架级意向订单涌现、适航认证密集突破——2025年,中国eVTOL产业正以超出市场预期的速度迈入商业化爆发临界点。

近日,中创新航与合肥览翌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这背后不仅是两家企业在低空经济赛道的深度绑定,更折射出锂电企业与eVTOL整机厂商的协同进入新阶段,或将为破解eVTOL动力瓶颈、释放锂电产业新增量按下“加速键”。

中创新航

持续加码eVTOL布局

中创新航此次与合肥览翌航空的合作,并非偶然布局,而是其深耕eVTOL动力领域的又一重要落子。

回溯今年8月,中创新航已与广东高域科技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彼时便为广汽高域Aircab提供了行业量产能量密度最高的动力电池,双方约定共同推进eVTOL电源标准化产品研发,从技术协同到标准共建,构建起完整的合作链路。

产品落地层面,中创新航的技术实力已通过市场验证。今年6月,搭载其顶流高能飞行专用电池的广汽高域GOVY AirCab正式发布,凭借出色的性能表现收获上千个意向订单,仅一个月后便顺利交付样机,展现出“研发-量产-交付”的高效节奏。

这款专用电池是中创新航针对低空出行场景定制的9系高镍/硅体系产品,既实现了电芯能量密度超300Wh/kg的续航突破,又满足6C快充需求,同时兼顾航空级安全标准;更值得关注的是,其第二代飞行专用半固态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已达350Wh/kg,或将进一步拉近与eVTOL长续航需求的距离。

目前,GOVY AirCab已进入适航审定阶段,按计划2026年下半年将完成取证并量产交付,2027年或将成为低空载人飞行的“元年”。

更早之前,中创新航的顶流高能电池已独家供应小鹏汇天X3,在eVTOL动力解决方案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而在2025年上半年总结表彰大会的官微发文里,中创新航更明确提出“新兴业务如飞行器、机器人及其他领域要做就做到第一”的战略目标,从技术研发、产品落地到战略规划,中创新航正以全链条布局,有望在eVTOL锂电赛道抢占先机。

锂电与eVTOL企业跨界合作

加速成型

中创新航与eVTOL企业的深度合作,并非个例,而是当前行业发展的核心趋势。

随着7月沃兰特航空500架VE25-100(约17.5亿美元)、时的科技350架E20(约10亿美元)等超级订单落地,eVTOL商业化进程全面提速,锂电企业与整机厂商正通过多元合作模式,破解技术错配、供应链不稳定等问题,共同构建产业生态。

宁德时代的“投资+研发”模式颇具代表性。2024年8月,宁德时代独家投资数亿美元成为峰飞航空战略投资者,双方联合研发eVTOL航空电池;此后发布的迭代凝聚态电池,第一代产品能量密度达350Wh/kg,专门优化高能量密度与航空级安全性的平衡。

峰飞航空V2000CG凯瑞鸥作为全球首架获“适航三证”且完成交付的吨级以上eVTOL,已在日本实现订单收款与交付,或将为电池技术落地提供重要场景支撑。

亿纬锂能(维权)则以“长期研发+产品发布”切入赛道。早在数年前,它便与国外企业合作开展eVTOL电池研究,2024年6月首次公开全新eVTOL电池产品,凭借长期技术积累,有望打开市场空间;

国轩高科选择“全产业链协同”路径,2023年12月与eVTOL龙头亿航智能签约,后者在3月成为首个集齐“四证”的企业,双方共同开发动力电芯、电池包及充电基础设施,或将打造出符合适航标准的全场景解决方案。

孚能科技的合作布局更具全球化视野,其为美国头部eVTOL企业供应的动力电池已进入FAA第四阶段适航认证,国内也拿下上海时的、零重力等客户订单。

值得注意的是,时的科技E20 eVTOL凭借200公里航程、320公里时速等优势,斩获阿联酋10亿美元订单,其动力系统对电池性能的要求,正与孚能下一代半固态产品的高能量密度特性形成精准匹配。

从资本绑定到技术协同,锂电企业与eVTOL厂商的合作,或将成为中国供应链优势的重要支撑。

相较欧美,国内供应链研发周期缩短一半,制造成本仅为美国的五分之一,这一优势可能进一步推动产业协同效率提升。

eVTOL有望固态电池

理想“试炼场”

锂电企业之所以争相布局eVTOL领域,核心在于eVTOL不仅是新兴应用场景,更有望为(半)固态电池提供理想的“试炼场”,而(半)固态电池的技术优势,或将破解eVTOL的动力瓶颈。

正如业内所言,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可靠性的突破,或将成为低空经济大规模应用的根本前提。

eVTOL的飞行场景对电池性能提出了远超地面设备的要求:例如,沃兰特VE25-100需实现200-400公里航程以覆盖东南亚岛际航线,时的科技E20要以320公里时速适配中东观光场景,这要求电池能量密度稳定突破350Wh/kg,同时满足5C以上快充需求;高空低温、振动冲击等极端环境,更对安全性提出零热失控的严苛标准。

传统液态电池难以兼顾这些需求,(半)固态电池或将填补这一空白。

能量密度方面,固态电池理论值可达500Wh/kg以上,欣界“猎鹰”电池已实现480Wh/kg单体密度,较传统电池提升1倍;半固态电池已能满足当前需求,孚能科技产品达330-350Wh/kg,中创新航第二代半固态电池亦达350Wh/kg,这些产品或将支撑eVTOL完成跨岛通勤、空中观光等核心场景。

安全性上,固态电解质可彻底避免泄漏燃烧风险,欣旺达“欣・云霄2.0”通过200℃热箱、穿刺等十多项测试,实现系统无热蔓延,这一特性或将完美适配航空场景需求。

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更让这一赛道潜力凸显。工信部2024年明确“推动400Wh/kg航空锂电池量产,实现500Wh/kg应用验证”的目标;市场层面,2025年头部企业已获超3000架意向订单。

据GGII预测,到2030年eVTOL或将为锂电池带来30GWh需求增量,这一增量可能为深陷供需失衡的锂电产业开辟新蓝海。

11月18-20日,2025(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暨十五周年庆典&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将在深圳前海华侨城JW万豪酒店举办。

届时,届时,组委会将邀请包括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亿纬锂能、欣旺达、蜂巢能源、正力新能、瑞浦兰钧、睿恩新能源、力华电源、容百科技、华熔科技、英联复合集流体、德福科技诺德股份(维权)、华创新材、亮晶晶、方恩电子、集泰股份、海目星激光、大族锂电、卡洛维德、逸飞激光、华视集团、先导智能利元亨等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共同聚焦技术突破、产能落地与场景拓展等核心议题,为固态电池产业的务实发展注入更多思路与动能。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