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西部超导受益核聚变概念股价年内涨86%   超导产品“全球唯一”凸显领先优势

2025-10-10 09:18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国庆中秋长假后的首个交易日,可控核聚变概念爆发,西部超导(688122.SH)也以20CM的涨停呈现。

公开信息显示,国庆期间,中国聚变研究工程应用研究迎来重要进展。

西部超导被列为可控核聚变概念股,与上海电气东方电气等被称为核聚变“四强”。

2025年初以来,二级市场上,西部超导的股票累计已经上涨85.67%,目前市值达507.5亿元。

西部超导主营业务分为三大板块,即超导业务、高端钛合金材料业务、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业务。

整体而言,近年来,西部超导的经营业绩稳步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约8亿元,同比增逾6%。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逾27亿元,同比增长近35%;归母净利润5.46亿元,同比增长幅度接近57%。对此,公司解释,三大业务产品均实现了放量。

西部超导的竞争优势明显。公司称,其是低温超导材料领域目前全球唯一的NbTi锭棒、超导线材、超导磁体的全流程生产企业,也是ITER用低温超导线材在中国的唯一供应商。

年内首次20CM涨停

可控核聚变概念火爆,西部超导收获了一个久违的20CM涨停。

10月9日早盘,西部超导高开高走,午后涨停。虽然在涨停线附近几经博弈,尾盘仍然封住了涨停。

西部超导涨停,市场认为与可控核聚变相关。

10月9日,除了西部超导,还有多家可控核聚变概念股涨停,包括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国光电气哈焊华通中洲特材安泰科技等。

引爆可控核聚变概念股大涨的是中国聚变研究工程应用研究迎来重要进展。

根据央视报道,10月1日,位于安徽合肥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BEST装置主机关键部件——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顺利完成交付,成功精准落位安装在BEST装置主机大厅内,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

杜瓦底座的制造交付和落位装配,为BEST装置后续核心部件的安装和调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是我国聚变研究工程应用研究道路上的重要进展。根据计划,BEST将于2027年底建成,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聚变能发电演示。到2030年,有望通过核聚变点亮第一盏灯。

根据此前此前报道,上述BEST装置的供应链,由16家A股上市公司构成。其中,上海电气供应了项目的TF线圈盒,西部超导为BEST项目批量供应超导线材,百利电气参与了BEST项目的杜瓦结构研发与制造等。

K线图显示,2025年以来,西部超导的股价总体上呈持续上涨趋势。年初,其股价为42.07元/股,10月9日的收盘价为78.11元/股,区间涨幅达85.67%。目前,公司市值达到507.5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10月9日,是西部超导年初以来收出的首个涨停板。

西部超导受到了资本追捧。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基金合计持有西部超导约1.49亿股股份,较一季度末的7678.33万股增加了7211.85万股,增幅为93.92%。二季度末,合计有639只基金持股西部超导,较一季度末持股的基金数77只增加了562只。

上述基金中,二季度末,华夏基金管理公司通过20只基金合计持股3813.09万股,为持股数量最多的基金公司。此外,社保基金112组合也持有西部超导2058.09万股。

三大业务均拥有技术优势

在可控核聚变概念火爆之下,西部超导受到资本追捧,与其“全球唯一”的先发优势相关。

在财报中,西部超导明确表示,在低温超导材料领域,公司是目前全球唯一的NbTi锭棒、超导线材、超导磁体的全流程生产企业。公司是ITER用低温超导线材在中国的唯一供应商,也是SIEMENS和GE的合格供应商,生产的MCZ用磁体已实现批量供应。经过多年的创新、研发,公司自主研发了NbTi锭棒到线材的全流程生产技术,并且能够同时采用“青铜法”和“内锡法”两种方法生产Nb3Sn线材。

除了超导产品业务外,西部超导的主营业务还包括高端钛合金材料、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业务。在这两大领域,公司也拥有技术优势。

据披露,在高端钛合金材料领域,西部超导突破了相关关键材料成分均匀性控制、纯净化熔炼控制、组织性能均匀性控制和批次稳定性控制等关键技术,解决了长期困扰行业的Ti40阻燃钛合金大规格铸锭锻造开坯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在国内率先成功开发出满足重点型号研制要求的众多关键钛合金材料,推动了多项钛合金材料技术标准升级换版,开发的直径650mm、单重4.5吨的特大规格钛合金棒材等产品的性能水平处于国际领先。航空钛合金质量稳定性控制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批产产品质量具有良好的客户认可度。

在高温合金领域,公司针对国内高温合金冶金缺陷率高、组织均匀性差的问题,建立了量化过程控制体系,开发了高温合金全流程制备工艺数值模拟技术,采用高性能高温合金均匀性和纯净化控制技术以及高温合金高均匀棒材锻造技术,形成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合金材料制备技术。

在研发方面,西部超导汇聚了国内多名超导材料和稀有金属材料专家,形成了以张平祥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专业研发团队。公司依托特种钛合金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超导材料制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创新研发平台,开展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等研发和工程化,先后承担包括国家“863”“973”计划等各类科研和产业化项目300余项。公司在研发方面的长远发展目标是产品在国内甚至国际上处于技术领先,做到“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

2022年至2024年,西部超导研发投入分别约为2.45亿元、3.21亿元、3.42亿元,占当期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80%、7.72%、7.42%。

2025年上半年,西部超导的三大业务放量,拉动业绩快速增长,其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23亿元、5.46亿元,同比增长34.76%、56.72%。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