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节后开门红,上证十年新高,整体资金继续流往去美元化和AI两大主题,但今天最重磅消息还是恒生银行的私有化。
上月恒生银行的人事变动以及调整坏帐的消息,大概已揭示私有化迹象。香港商用物业处于低潮,令恒生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上涨,上半年利润低于预期亦在于相关减值拨备超预期,而在股价大涨前,股息率接近6%。
滙丰提出私有化,可能是恒生银行的减值大概距离顶部不远,趁着估值合理进行私有化,而即便人事变动,恒生银行仍然是独立的上市公司,要私有化后才好解决问题。
从股价表现来看,汇丰大跌,主要是其近年ROE均好于恒生银行,虽然不会影响今年50%的派息率,但滙丰已预告未来3个季度不再进行股份回购。另外,恒生大涨,相比私有化价格不远,意味着这出价也是令二级市场的人满意。
整体而言,1.8倍PB的私有化价格不算低估,而恒生银行私有化后仍然会独立营运,整合裁员虽然有助盈利增加,只是花大钱私有化有否其必要性,这些都是有待验证。
无论如何,未来HIBOR会影响汇丰利息收入,但非利息收入大概能足以抵销,特别是现在市况利好资产托管、管理等收入,而作为本地龙头,未来也有望拿到稳定币牌照,整体抗风险能力还是挺强,如果能因此事带来更多回调便好。
而随着老牌收息股又少一间,资金流入了其他本地银行,大多都是股息率约6%水平,例如大新系,上半年整体表现不错,派息率约26%,市场最担心的减值贷款比率从24年底的3.7%下跌至3.67%,可能拐点已出现,股价在财报后才出现了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