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国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来临

2025-10-09 16:20

AI总结

  • 中国创新药企凭借七年来政策、资本和人才的积累,迎来“DeepSeek时刻”,在研发能力和临床数据质量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跨国药企争相合作的对象。

  • 创新药“质变”显著。2025年ASCO年会上,近三分之一的重要研究成果来自中国企业,中国药企在新药疗效和临床研究可信度方面取得突破。

  • 南方东英恒生生物科技ETF(3174.HK)汇聚康方生物、科伦博泰等龙头企业,为投资者把握中国创新药高速成长提供便捷工具。

今年港股生物科技投资,绕不开专利出海,跨国药企愈发青睐中国药企的新药专利。

从默默无闻到站上世界舞台,中国创新药企以“DeepSeek式”的突破——低成本、高性能——重新定义全球医药格局。在过去七年的资本红利与政策红利积累下,中国药企的创新药研发能力及临床数据质量,已可媲美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创新药专利成为跨国药企争相买入的香饽饽。

这个故事指向一项投资机会:南方东英恒生生物科技ETF(3174.HK)。该ETF投资于香港上市的30间最大生物科技公司,康方生物、科伦博泰等领先中国生物科技药企,助力投资者轻松把握这难得的增长契机。

士别七载

三重积累创造创新药“DeepSeek时刻”

中国创新药能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离不开政策、资本、人才的多年积累。

时间回溯2018年,中国医药行业有两大里程碑事件——

一是政策层面,国家组织药品谈判采购制度,带量采购政策极大压缩仿制药的利润空间,推动药企将目光转向创新药研发。

二是资本市场层面,港交所《上市规则》第18A章横空出世。18A通过豁免传统盈利/收入测试、聚焦研发进展与技术壁垒,允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融资,这为众多初创药企开启关键资金通道。

再加上近年来越来越多跨国药企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大批海外科研人才回流,共同为中国药企注入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全面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三重积累下,中国药企“内修”功力大升,在效率和成本上优势显著。中国创新药研发走上了发展新纪元。

进入2025年,跨国药企在专利悬崖迫近和降价压力下寻求收购新药专利,发现了中国药企的宝藏资产,有助于实现“降本”与“提速”的双赢——

这些专利成本低,合作首付款通常较国际同业低60%至70%,整体交易规模亦小40%至50%,为全球合作提供高性价比的起点。

高效的研发亦可助解燃眉之急,中国拥有庞大且多元的患者群体,能极大加速临床试验的患者招募;再结合国内成熟的产业链与日益普及的AI辅助技术,使得新药研发从早期发现推进至进入临床阶段的周期,可较国际同行缩短30%至50%, 

如果只有低价高效,或许还无法改变对中国药企资产的刻板印象。这次历史性转变最关键的是“质变”。

刮目相看

中国创新药“质变”惊人

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接近三分之一的重要研究成果展示来自中国企业,其中包括73场权威口头报告及11项被列为“突破性进展”的研究——而在2015年,中国仅有1项研究入选。

艾昆纬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肿瘤新药临床研究中的参与度大幅提升,中国肿瘤临床试验占比从2014年的5%跃升至2024年的39% 

中国创新药的“质变”主要源自两大方面,一是新药疗效,二是临床研究的可信度。

例如康方生物的Harmoni-2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在“头对头”临床试验中击败明星抗癌药K药,证实了其卓越疗效

图表:中国生物科技在ASCO上实力的跨越性提升

数据源:医药魔方,Jefferies研究

在同类首创(First-in-Class,FIC)和同类最优(Best-in-class,BIC),越来越多中国药企崭露头角。

自2022-2025年间,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已开发出639种同类首创(FIC)候选药物,较2018-2021年间的137种增长360%,增速快于美国、欧盟和日本企业开发的FIC候选药物100-150%的增幅

而同类最优(BIC)药物,科伦博泰的ADC新药SKB264是杰出代表。SKB264凭借其创新技术,在确保强效杀伤癌细胞的同时,显著降低传统化疗的毒副作用,这一优势使其展现出超越同类在研药物的巨大潜力。这吸引了跨国药企默沙东与之达成高达93亿美元的合作,并已为其布局14项全球三期临床试验。

在临床研究的可信度方面,康方生物的创新药依沃西(AK112)完成里程碑式的正名。

过去,国际学术界对中国自主开展的临床实验数据常持怀疑态度,认为其结果可能不适用于全球患者。而康方生物的临床试验——HARMONi研究——彻底打破这一成见。该研究在中国患者中取得的优异疗效数据,与后续在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中得出的结果高度一致。

这首次向全球证明,在中国严格执行的临床研究,其数据真实、可靠,且其结论能推及全球人群,为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扫清关键障碍。

士别七载,当刮目相待。中国创新药正迎来“Deepseek时刻”,产业在效率、成本及疗效层面展现全球竞争力。对于投资者而言,南方东英恒生生物科技ETF(3174.HK)汇聚康方生物、科伦博泰等领先中国生物科技药企,是参与这一历史性机遇的便捷工具。

Jefferies Research

McKinsey

IQVIA

公司公告

PharmCube, Jefferies Research

本文件仅供一般参考,并不构成投资或任何方面的意见,亦不应被视为要约或游说投资于任何投资产品。 如欲获取投资之意见,请咨询阁下的专业法律,税务和财务顾问。 投资涉及风险。 投资者应仔细阅读有关基金的销售文件及产品数据概要,以获取进一步资料,包括当中所载之产品特色及所有风险因素。 投资者不应仅凭本文件作出投资决定。 本文件不适用于禁止其分发或发送的司法管辖区。 本文件并不具法律约束力。 南方东英对本文件概不负责,并表明不会就因本文件全部或任何部分内容而产生或因依赖该等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文件并不授予收件人任何使用所载信息的版权或知识产权(不论是直接,或非直接,或暗示)。 在未经南方东英书面同意下,不得复印,分发或复制本文件内之任何数据或任何部分。 

本文件所述产品或面临地域、市场、行业或投资工具集中风险。相比具有更多元化投资组合的基金,本文件所述产品的价值波动可能更大。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