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1-8月全国主要港口吞吐量数据出炉:上海港超越唐山港!

2025-10-09 16:09

振华Terminexus全球港口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作者:叶峰

振华Terminexus全球港口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作者:叶峰

1-8月,全国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20.3亿吨,同比增长4.4%,其中外贸吞吐量37.1亿吨,同比增长2.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4亿标箱,同比增长6.3%。

海关数据显示,1-8月我国“新三样”出口达1078.0亿美元、同比增长16.3%,其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均实现高速增长。值得一提的是,8月电动载人汽车出口数量35.9万辆,同比增长83.4%。“新三样”出口需求的火热增长带动了港口吞吐量的上升,成为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深圳港、烟台港等港口吞吐量增长的一大原因。

1-8月,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前十名为:上海港(第1)、宁波舟山港(第2)、深圳港(第3)、青岛港(第4)、广州港(第5)、天津港(第6)、厦门港(第7)、苏州港(第8)、北部湾港(第9)、日照港(第10)。此外,福州港超过佛山港,位居第16

上海港1-8月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670万标箱,同比增长5.3%。在8月遭遇27个高温日的历史性高温与台风“竹节草”双重考验下,上海港发挥自动化码头与智能调度系统优势,实现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502万标准箱的历史新纪录,其中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创下28536标箱的昼夜吞吐量新高,沪东、罗东等多家公司也纷纷刷新业绩纪录,进一步巩固了第一大港的地位。

宁波舟山港8月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万标准箱大关,刷新单月生产纪录。取得这一成绩,一方面依托穿山、梅山两大“千万箱级”码头及金塘大浦口提能工程等基础设施投用的“硬核”实力;另一方面则是凭借智慧化运营、“义乌-宁波-舟山”多程联运转关通道、“抵港直装”等多方协同的口岸便利化服务(集装箱船舶在泊效率同比提升超8%),软硬兼施,实现集装箱吞吐量大幅增长9.6%。

1-8月,深圳港新能源汽车出口超15万辆、同比翻倍,“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强劲,跨境电商快线加密进一步激活外贸动能。同时,依托“大湾区组合港”开通的43条航线及33条海铁联运线路,港口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全覆盖,联动西部腹地货源集聚。除此之外,作为核心力量的盐田港表现尤为突出,1-8月吞吐量达1059.3万标箱,同比增长9.6%,并且8月单月吞吐量达152万标箱,连续两个月刷新开港以来最高纪录。

环渤海区域内,山东港口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1-8月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7.4%、10.1%、8.4%,这一方面得益于山东港口集团一体化运营的协同优势,实现航线资源共享、内陆港与海铁联运联动,另一方面各港也做到了差异化突破:青岛港通过航线扩容、智慧化升级及腹地协同巩固国际枢纽能级;烟台港设立了“供应链综合服务”“件杂货班轮”等专班机制开拓细分市场、加密多式联运通道并创新特色业务;日照港靠“散改集”战略、基础设施扩容及区域产业联动实现转型突破,三者协同推动整体增长。

1-8月,全国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前十名为:宁波舟山港(第1)、上海港(第2)、唐山港(第3)、青岛港(第4)、广州港(第5)、日照港(第6)、苏州港(第7)、天津港(第8)、烟台港(第9)、北部湾港(第10)

排名变动情况方面,上海港超过唐山港排名第2,南通港超过湛江港和南京港,排名第17。

今年以来,上海港首次在货物吞吐量方面反超唐山港。核心原因在于其依托长三角强劲外贸动能与智慧化升级实现结构性增长。上海港1-8月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2.94万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出口激增,锂电池出口增长112.1%,带动集装箱与散货业务双提升。相比之下,唐山港虽在7月煤炭吞吐量同比增长19.3%,但全年大宗货物需求受钢铁行业产能调整与基建投资增速放缓影响,叠加外贸航线单一,整体增长动能弱于上海港。

北部湾港1-8月集装箱吞吐量与货物吞吐量增速亮眼,背后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全年新增11个对外开放泊位,年新增货物吞吐能力超7000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150万TEU,直接提高港口作业效率;二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2025年预计突破100万标箱,联动“北部湾港-越南-新加坡”RCEP新航线加密,推动西部腹地与东盟货源集聚;三是北部湾港推动干熄焦、铝土矿等散货“散改集”运输,散货衍生箱占比超30%,同时平陆运河已完成82.1%投资,通航后将激活西江流域货源,2025年钦州港集装箱预计突破760万标箱,提前释放物流红利。

连云港1-8月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7.57%,集装箱量同比增长8.66%。8月,连云港港“一港四区”(新苏港、赣榆、徐圩、灌河港区)相继刷新船舶吃水纪录,徐圩港区8月货物吞吐量同比激增101.83%。此外,开通“连云港-济宁”内河集装箱直航航线实现煤与矿砂双向流动,首开中吉乌铁公联运光伏专列、全程代理秘鲁进口银精矿业务,拓展“一带一路”双向开放格局,同时突破集装箱式储能柜特种危险货物作业,多管齐下,提高港口作业效率与服务能级。

港口圈(ID:gangkouquan)指出,在当前国内外经贸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组件等“新三样”高附加值货种,已成为驱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的核心引擎。对于港口企业而言,可紧扣这一出口热潮的机遇:一方面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多元化“海陆联动”物流通道网络,高效集聚腹地货源,打通“新三样”出海与内陆产业对接的关键链路;另一方面加快港口基础设施迭代升级与智慧化转型步伐,通过完善专业化泊位、推广自动化作业系统等举措,持续提升港口吞吐承载能力与作业效率。唯有双措并举,方能在日趋激烈的港口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