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万亿赛道“奇点”已至!核聚变板块涨停潮起,第二轮行情正启?

2025-10-09 14:00

10月9日,A股可控核聚变板块爆发涨停潮。

截至发稿,国光电气、哈焊华通、中洲特材20CM涨停,天力复合、爱科赛博、久盛电气涨超12%,上海电气、浙富控股、融发核电、海陆重工等多只个股涨停。


核聚变领域迎关键突破


今日相关板块的上涨,主要受到我国可控核聚变领域迎来实质性进展的提振。

10月1日,位于安徽合肥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建设迎来关键突破,装置主机的核心部件杜瓦底座已成功研制并顺利完成交付安装。此次杜瓦底座的精准落位,不仅标志着BEST装置主机安装工作即将全面展开,也意味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迈入了新阶段。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庆喜表示,随着杜瓦底座“落座”,主机内部其他部件的组装将陆续展开,预计在2027年完成所有总装工作。

作为我国在建的燃烧等离子体物理实验装置,BEST届时将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聚变能发电演示。到2030年,有望通过核聚变点亮第一盏灯。

据了解,可控核聚变是通过极高温、高压和强磁场等条件,实现轻核的受控持续聚变反应,并将其释放的能量转化为电力。相比核裂变,它具有燃料充足、无长期放射性废料、运行更安全的优势,被普遍认为是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终极方向。

除BEST装置取得进展外,全球可控核聚变领域近期利好频频。国内方面,中核集团于9月24日正式亮相其新成立的中国聚变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高达150亿元,明确以2050年实现聚变能源商用的为目标,将依托上海、成都两地的研发资源,并计划在上海新建“中国环流四号”高温超导聚变装置。

与此同时,国际聚变领域也迎来重要进展。9月23日,美国核聚变公司CFS与意大利能源巨头埃尼集团达成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电力承购协议。该协议涉及埃尼集团从CFS计划建于弗吉尼亚州的400兆瓦ARC聚变发电厂采购脱碳电力,该电厂预计在2030年代初实现并网发电。

这一系列动态表明,全球范围内对聚变能源的商业化探索正在加速推进。


机构:年内第二次行情有望启动


当前,可控核聚变技术正加速从实验室向产业化迈进,全球市场规模也随之快速扩张。

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965.5亿美元,2024至2030年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7.4%。

在此背景下,全球各国正加速布局核聚变领域发展。德国政府于10月1日通过“德国迈向核聚变发电站”行动方案,计划至2029年投入超20亿欧元,力争建成全球首座投入运行的核聚变发电站。特朗普9月16日至18日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达成了“大西洋先进核能伙伴关系”以加速核电站建设。而中国也在9月12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中,明确鼓励和支持受控热核聚变科研与技术开发,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展望后市,方正证券认为,聚变行业催化明显较7-8月份更加密集,国际原子能聚变能大会或有重大国家和国际进展公布,且国内BEST项目在Q4有望再次开启第二次密集招标(包括第一壁、偏滤器、电源等高价值量产品),其它聚变装置也有望启动;巨头入局与海外装置点火重大进展。聚变年内第二次行情有望启动。

中航证券指出,随着国内聚变项目融资的如火如荼,以及招标建设的加速推进,民营企业与“国家队”形成优势互补、共同促进聚变商业化落地,行业进展日新月异。在我国原子能法及顶层行业政策的指引下,核聚变行业已兼具了科研及制造的发展沃土,国有和社会资本的加速涌入也推动了聚变能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的进程,核聚变行业已迎来奇点时刻。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