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09 13:00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中信债券明明 作者:明明 王楠茜
10月1日美国政府开始停摆,当前美国政府关门僵局仍在持续。虽然特朗普总统表态愿与民主党就医保问题谈判,但其前提是民主党先重启政府,其立场引发双方进一步僵持,目前美国政府关门的结束时间仍不确定。美国9月非农数据的披露或需等待至政府恢复正常运转后才会披露。后续若政府停摆持续,或将继续影响美国CPI等数据的披露。
▍美国政府停摆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国会内部或国会与总统之间在预算拨款及相关政策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
当政策制定者未能在9月30日财政年度结束前颁布立法为美国联邦政府提供资金时,就会发生政府关门。该立法以12项拨款法案的形式出现,若未能按时通过部分或全部拨款法案,且作为临时措施的持续决议也未获通过,美国联邦政府将面临停摆。美国政府停摆会对美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美国经济分析局2013年的估计显示,2013年10月的政府关门事件使当年第四季度GDP减少了0.3个百分点。政府停摆也会损害美国就业情况,2013年10月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的估计显示2013年10月1日开始的政府停摆导致2013年10月前两周私营部门就业岗位减少约12万个。
▍2013年美国政府因两党围绕预算案及奥巴马医改的分歧陷入停摆,最终在政府同时面临债务危机与资金缺口的双重压力下,共和党才妥协推动政府结束停摆状态。
2013年9月30日,美国政府因两党分歧陷入关门危机。此次危机的焦点之一是《平价医疗法案》的实施。共和党试图通过预算法案附加条件,推迟或停止资助该法案,而民主党则坚决反对,主张维持政府正常运转的预算。由于此次美国政府面临资金缺口与债务上限危机,2013年政府停摆的僵局转折点出现在美国财政部发出警告,称财政部可能会在一日内花光所有资金,无力付清国家债务。在这种压力下,共和党被迫妥协。10月16日深夜,国会通过了《2014年持续拨款法案》,奥巴马总统于10月17日午夜后不久签署了该法案,结束了政府关门状态,并将债务上限暂停至2014年2月7日。
▍而在2013年政府关门期间,美国劳工统计局也受到影响,推迟发布非农报告和CPI数据。
此次政府关门持续了16天,数据披露的滞后情况较为严重。9月的非农就业报告发布时间推迟了超过两周,在政府结束停摆后一周内发布,并且原定于11月1日发布的10月就业市场数据报告,最终在11月8日才发布;美国9月CPI数据于10月30日发布,推迟了两周左右。
▍10月1日美国政府开始停摆,当前美国政府关门僵局仍在持续。
2025年10月1日,因共和党和民主党在预算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美国政府进入停摆状态。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在白宫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政府关门每周可能给经济带来约150亿美元的损失。此外在政府停摆期间,特朗普政府冻结了270多亿美元的联邦资金,这些项目资金大多由民主党主导。10月3日,参议院第四次否决了两党提出的拨款计划,10月6日,参议院进行第五次投票,民主党与共和党各自提出的拨款提案均未获通过。
▍特朗普总统表态愿与民主党就医保问题谈判,但美国政府关门的未来结束时间仍不确定,且政府关门已开始影响经济数据的披露。
当前美国民主党坚持要求将延长《平价医疗法案》补贴纳入临时拨款法案,而共和党则主张先重启政府再谈医保。特朗普总统虽表示愿就医保问题与民主党谈判,但其前提是民主党先投票重启政府,其立场引发双方进一步僵持。10月6日,特朗普进一步表示,他愿意与民主党就医疗保健问题达成协议,并称“我们目前正在与民主党进行谈判,这可能会带来非常好的结果”,但10月6日少数党领袖、参议员查克·舒默迅速否认正在进行任何谈判,强调民主党愿意在医保补贴续签的前提下进行谈判。考虑当前两党在医疗保健等问题上分歧依旧,僵局何时能打破仍存在不确定性。而对于数据披露方面,类似2013年,此次美国非农数据披露也受到政府关门的影响,美国9月非农数据的披露或需等待至政府恢复正常运转后披露。后续若政府停摆持续,或将继续影响美国CPI等数据的披露。
▍政府关门导致美联储面临部分关键数据缺失问题,当前美联储内部存在分歧,后续美联储降息路径仍存不确定性。
FOMC内部,部分成员如沃勒、米兰和鲍曼等明确表示支持降息,然而,包括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内的其他官员表态则更为谨慎,鲍威尔在9月23日的讲话中指出,若政策调整过于激进,可能导致通胀目标难以实现,而维持限制性政策过久又会带来劳动力市场疲软的风险。美联储副主席杰克逊10月3日表示劳动力市场正趋软,需在双重使命间寻求平衡。此外,政府关门对经济数据发布造成了干扰,9月就业报告等关键数据未能按计划发布,这使得美联储在决策时面临更大挑战,截至10月7日市场对于10月降息预期概率仍在90%以上。
▍假期期间全球重要事件:
受多重因素影响国际金价飙升至历史新高;欧元区通胀上升,欧洲央行维持利率不变的预期增强;日本央行副行长与行长先后发言,高市早苗当选日本首相加剧日本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多位美联储官员就经济形势与政策走向发声。
▍风险因素:
美国经济变动超预期;特朗普政府政策超预期;美国货币政策超预期;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等。
注: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10月8日发布的《债市启明系列20251008—美国政府停摆如何解读?》报告,分析师:明明S1010517100001;王楠茜S10105240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