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开源证券-保险行业“健康险高质量发展意见”点评:拓宽产品形态和功能,健康险有望迎来增长新机遇-251008

2025-10-08 21:18

(来源:研报虎)

顶层设计打通堵点,指明方向,全方位助推健康险高质量发展

  2025年9月30日,金监总局发布《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险种健康险的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主要内容包括:(1)总体要求:到2030年,健康保险在国家健康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发挥。团、个险协同发展,满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多样化需求的多层次健康保险市场格局基本形成。(2)深化健康保险改革:对主要四大类险种商业医疗险、长期护理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疾病险的发展重点进行规划,同时规范各类经办承办服务。提出了积极将医疗新技术、药品及器械纳入保险保障范围、支持开展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业务、提供现金给付与护理服务相结合的保险服务、支持评级良好保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推动健康保险+健康管理发展和推进大健康产业协同发展等指导意见。(3)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健康险相关人才专业能力建设、保司数智化水平、核心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要求。(4)加强监管、优化发展环境:优化健康保险产品结构和成本结构,推进降本增效;监管部门、保险行业组织和信息共享平台推进跨行业、跨部门信息互通和联动赋能。

拓宽产品形态和功能,丰富产品供给,健康险新一轮高增可期

  (1)在老龄化加深、人民健康意识逐步增强的大环境下,国内健康险、健康管理市场发展具备广阔空间。近年来,行业原保费收入健康险占比有逐年下降趋势,受险种盈利能力、行业规范化程度、产品同质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健康险发展动力略显不足。(2)《意见》自上而下明确发展规划和目标,打通多方协作堵点,为健康险发展指明方向;《意见》拓宽保障范围(纳入医疗新技术、药品和器械)和保障人群(带病群体),丰富产品形态和功能(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险、分红型重疾险);同时针对失能险明确全面开展人寿保险责任与护理支付责任转换业务(此前为试点),支持被保险人在失能时将人寿保险给付金转换为护理费用支出;此外,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促进健康保险与医疗、医药深度融合,试点提高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产品净保费中的成本分摊比例上限。上述核心举措将明显丰富产品供给、提升“产品+服务”的吸引力,有望带动各类健康险种新一轮发展机遇,降低险企利差损风险,提升盈利能力。

头部险企先发布局大健康产业,综合优势突出,盈利能力和估值有望提升

  (1)战略方面:中国太保于2023年发布“352大健康服务蓝图”,系统规划了公司在健康管理领域的战略方向;人保健康持续探索“保险+健康管理”创新服务模式,搭建了覆盖全国的“医、药、康、护、健、险”大健康生态体系;中国平安集团层面持续推动“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战略,平安健康以“保险+医疗健康服务”为核心战略。(2)业务方面: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集团均设有专业健康险公司;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及新华保险旗下均有健康管理公司,2025年9月人保健康、中国人寿也新成立了健康管理公司;平安健康险于近日退出其集团寿险销售渠道,独立发展业务。各头部险企对健康险和健康管理业务的投入或将随着监管政策的推动进一步加强。(3)健康险占比提升利于险企进一步降低利差损风险,提升死费差利源贡献,增厚险企盈利能力,利好险企估值水平提升;上市头部险企率先构建医疗健康产业优势,在资源、资金实力、品牌等多方面具备竞争优势,并有望优先试点创新产品,有望获得更高市场份额。推荐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中国人寿,受益标的中国人保、新华保险。

  风险提示:健康险保费增速不及预期;健康管理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