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09 07:28
来源:芝能汽车
OpenAI与AMD签署了一份跨越多年的AI芯片合作协议,在AI算力的世界里,大家的赌注越来越大了,供给双方的博弈也在持续不断进行。
这次合作提升了AMD在AI GPU市场的分量,OpenAI在不断融资的同时,也对自己的供应链与资金安排上做了长远布局。
与此前和英伟达达成的1000亿美元投资协议相比,这次与AMD的合作更注重互惠与结构创新:有大规模算力采购,还有股权联结的长期机制。
AMD与OpenAI的合作:
股权联结下的算力新格局
OpenAI和AMD这份合作超越了传统的芯片买卖,将资本、技术与供应链融为一体,逐步构建起AI基础设施的另一支撑点。
● 合作规模:从6GW算力起步,股权机制的细腻设计
根据双方披露,OpenAI将在未来几年分阶段部署总计6GW的AMD GPU算力,首批1GW预计于2026年下半年到位。
核心产品是AMD Instinct MI450系列,将延伸至MI350X及后续代际,确立了AMD作为OpenAI第二大战略供应商的地位。
AMD向OpenAI发行了最多1.6亿股普通股认股权证,若全部行使,OpenAI将持有AMD约10%的股份,
权证的解锁是与多项条件相连:首批算力部署时释放第一批,扩展至6GW时逐步追加;技术优化与系统性能目标达成也能触发;AMD股价进入指定区间时,OpenAI可获额外比例。
这种“股权换算力”的安排,在半导体领域较为少见。
◎赋予OpenAI在供应链中的准投资人角色,确保供应稳定;
◎对AMD而言,则以股权换取了可靠的长期订单,并借此强化品牌信誉。
AMD认为合作预计带来数百亿美元收入,并显著提升非GAAP每股收益,未来四年内,AMD从OpenAI及关联客户处的新收入将超过1000亿美元。
目前这对AMD的AI业务,是非常确定的支撑,也是长远的增长助力。
● 技术层面:从供应商到伙伴,共同迭代产品
在技术上,这份合作不止于供需交换,而是建立了软硬件联合研发的框架。双方将共享产品路线图,共同优化GPU架构、内存带宽、AI加速器,以及AMD的ROCm软件生态。
OpenAI将直接参与AMD从Instinct MI300X到MI450、MI350X等多代产品的设计反馈阶段,这让AMD能在研发初期就贴合AI训练的实际需求。
在英伟达主导的市场中,这种并行协作颇为难得——AMD由此从追随者转向与AI领军者的同步前行,AMD逐步融入OpenAI的核心技术循环,成为可靠的协作伙伴。
● 战略考量:OpenAI的供应链缓冲,AMD的规模机遇
◎对OpenAI而言,可以强化供应链韧性与成本管理,英伟达在AI GPU市场的份额超过70%, 旗舰产品单价高达6万美元,供应周期漫长且紧俏。
在深度依赖英伟达后,OpenAI面临两大隐忧:单一来源难以匹配模型规模的指数增长;芯片价格与能耗叠加,推动训练成本急剧上升。
引入AMD,便是筑起“第二支柱”,分散采购风险,通过股权持有,在AMD市值增长时实现部分回报,以缓解支出压力。
◎从AMD视角,这是以股权为杠杆的战略布局。在算力被视为“未来十年关键能源”的时代, AMD选择适度稀释股份,换取全球最大AI客户的长期承诺,通往规模扩张的桥梁。
Part 2
OpenAI的双轨路径:
AMD的共生模式与英伟达的垄断路径
OpenAI同时推进与英伟达和AMD的合作,看似简单的双源供应,实则体现了两种迥异的协作理念与资本框架。
● 英伟达路径:资金驱动的独占布局,垄断中的稳健增长
英伟达与OpenAI的协议,是AI领域规模空前的单笔投资:1000亿美元用于OpenAI的数据中心建设。
OpenAI以此采购英伟达芯片,部署10GW级算力——远超AMD的6GW。核心机制是资金与算力的闭环:英伟达预先注入资本,OpenAI通过回购芯片实现资金循环。
这种“供应商主导融资”模式的好处显而易见:英伟达锁定订单,确保产能高效;OpenAI获得充足资金,加速AI工厂的搭建。
OpenAI在算力、CUDA软件及系统架构上高度依赖英伟达,形成事实上的生态锁定。
英伟达不仅是卖家,更是规则制定者,OpenAI的自主空间随之受限,在这个方面,金主爸爸是英伟达。
● AMD路径:股权联结的共生框架,多元中的平衡之道
◎AMD合作更侧重“共生”。AMD未提供巨额现金,而是以认股权证构建“技术+资本”的双向联结:OpenAI获潜在股份,AMD获稳定订单。
这种“战略联盟”式的关系,与英伟达的单向投资是不同的,在这个合作上我们看到金主是OpenAi,一是资本方向逆转,AMD让渡股权而非输出资金,主控权更趋均衡;二是供应来源多样化,OpenAI的议价能力随之增强;三是技术层面形成闭环,AMD与OpenAI从产品设计起即携手前行。
这个模式的精妙在于“共振效应”:OpenAI生态扩张时,AMD价值水涨船高,股权转化为实际收益;AMD则借OpenAI的背书,巩固市场地位。这不是简单的交易,而是互利循环。
◎英伟达代表“垄断融资”路径,AMD代表“资本共生”路径——二者互补,共同支撑OpenAI的“双轨”布局。
在AI训练算力指数增长的浪潮中,到2029年,OpenAI的服务器租赁费用或达4000亿美元。
算力已然演变为“金融能源”:OpenAI以模型需求为锚点,以芯片厂商为支点,通过股权、投资与采购重塑供需链条。
上游是少数算力制造商(英伟达、AMD等),中游是基础设施平台(OpenAI、微软、谷歌云),下游则是应用层(ChatGPT等)。
OpenAI正借此成为生态“中枢”,统筹资源,稳固位置——类似于电力工业中的调度中心。
对于AI大家戏称现在都是左脚踩右脚上天的游戏,OpenAI从应用开发者转向“能源分配者”;AMD在英伟达主导的市场中开辟突破,AMD的开放共生更具韧性,股权联结与联合研发的框架,或许将成为未来AI基础设施合作的可能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