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07 21:41
(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年至2026年,钢铁行业要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经济效益企稳回升,市场供需更趋平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有效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的总目标。
在数字经济与全球化深度融合的当下,产业互联网平台正成为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作为国内钢铁供应链服务领域的头部企业,找钢集团近年来以“AI+国际化”双引擎战略为核心,不仅在国内构建起高效协同的钢铁供应链服务体系,更紧跟中国企业出海浪潮,探索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国际化落地,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与供应链全球化布局提供了重要思路。
深耕国内市场多年,找钢集团率先将AI技术深度融入钢铁B2B交易全流程,破解了行业长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效率低下等痛点。找钢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王东表示,不同于消费互联网的流量逻辑,钢铁等生产性物资采购具有规格复杂、价格波动快、售前询报价环节繁琐等特点。找钢集团基于产业大模型打造的AI Agent系统,已实现供应商库存表的智能识别与解析——每日3000家供应商上传的400万吨钢材库存数据,通过AI图表识别技术可快速转化为标准化数据库,并识别客户需求进行自动报价,为采购企业精准匹配最优货源与物流方案。
AI技术还大幅提升了交易全链条协同效率。从售前询报价的自动化响应,到售中支付单据的智能校验,再到售后质量异议的快速处理,找钢集团通过AI应用将人工成本降至最低。数据显示,其钢材交易量从2018年的800多万吨增长至如今的5000万吨,员工数量却基本保持稳定,交易吨均成本持续下降,充分体现了AI对产业效率的提升价值。目前,找钢集团已形成钢铁、电工电气、有色金属三大产品线,AI技术的跨品类复制能力助力其从单一钢铁平台向多品类工业原材料服务平台转型。
王东介绍,在国内市场筑牢根基的同时,找钢集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以“海外再造一个找钢网”为目标,跟随中国基建与制造业企业出海步伐,在中东、东南亚等地区构建本土化供应链服务网络。与传统贸易商相比,找钢集团将国内成熟的供应链服务标准输出至海外,7*24小时响应、标准化交易流程、快速质量赔付等“中国式服务”,有效填补了当地高端供应链服务的空白。
目前,找钢集团已在迪拜、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布局核心业务,沙特分公司刚刚成立,迪拜加工厂将于今年年底投产。其海外业务以服务中资企业为主,为中建、中铁、中交等企业在海外的基建项目提供钢材采购、物流、加工一体化服务,同时逐步拓展当地优质客户。值得关注的是,海外业务凭借供需缺口带来的高毛利优势,已成为集团重要增长极——2025年上半年国际业务毛利占比提升至16.3%,预计未来三年毛利贡献有望接近国内市场。
王东表示,面对不同国家的营商环境差异与供应链需求,找钢集团以规模化优势与技术能力突破地域壁垒。一方面,整合当地分散的贸易商与钢厂资源;另一方面,计划将国内成熟的物流、金融科技服务逐步复制至海外,未来还将探索稳定币在跨境结算中的应用,解决换汇成本高、汇率波动风险大等问题,进一步提升跨境供应链的稳定性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