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消费电子产业迎来端云共振创新周期

2025-10-03 11:00

(来源:ETF炼金师)

  国庆假期过后,市场关注的重点或许可以放在消费电子板块。节前,科技行业的表现愈发活跃,尤其是与人工智能(AI)及半导体行业相关的公司,频频创下历史新高。在此背景下,端侧AI技术与云计算算力的协同效应,给消费电子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Meta、OpenAI、苹果与华为等科技巨头的持续创新,消费电子产业链有望迎来重要的增长时期。

  ### 端侧AI:多品类创新齐头并进

  自2025年下半年以来,消费电子市场的端侧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9月18日,Meta在Connect大会上推出了三款新的智能眼镜产品,覆盖了日常使用和专业运动场景,价格区间从379美元到799美元不等,形成了完整的产品矩阵。其中,Meta Ray-Ban Display作为首款具备高分辨率显示屏的AI智能眼镜,搭载了Meta Neural Band神经接口,支持无声文字输入,提升了用户的互动体验。

  与此同时,OpenAI也在积极开发一系列新的端侧AI设备,包括“无显示屏的智能音箱”、智能眼镜、录音笔及其他可穿戴设备,预计将在2026年底至2027年初发布。这一系列动作表明,AI行业领军企业正在拓展硬件领域,以实现软硬件的深度整合。

  苹果方面,iPhone 17系列的预售情况火爆,在京东平台上标准版的预约人数已超过370万。该系列产品重构了苹果的产品线,设立了标准版、Air版、Pro版和Pro Max版的多层次布局,其中,iPhone 17 Air以5.6mm的厚度成为苹果史上最薄的智能手机,并全面转向eSIM设计,Pro系列则首次采用了VC均热板散热系统,性能相比前一代提升了40%。

  ### 产业链龙头引领创新

  在消费电子领域,立讯精密作为行业龙头,在端侧AI产品的创新以及AI互联解决方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公司在光博会上展出了云雀2代智能全彩AR眼镜、PVG单绿AR眼镜和智能家庭陪护机器人,展示了其在增强现实(AR)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更为重要的是,立讯技术推出包括CPO(共封装光互连)和CPC(共封装铜互连)等多项先进技术。CPC技术通过将高速连接器与芯片基板直接集成,显著缩短了信号传输路径并降低了传输损耗,从而解决了传统PCB布线无法满足超高密度数据传输需求的问题。

  立讯技术在CPO光互连技术领域已经形成了“专利-标准”双重的技术壁垒,通过将光引擎与交换芯片共封装,成功实现了功耗降低30%和带宽密度提升50%以上的技术突破,为以AI智算为代表的下一代数据中心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除立讯精密外,消费电子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中,大部分在半年报中均显示净利润增长,其中一些龙头企业的增速甚至超过20%。

  ### 云侧算力:国产加速,基建加码

  在云计算领域,AI应用同样迎来了强劲的催化。华为在2025 Connect大会上公布了昇腾芯片的演进路线图,预计将在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首款自研HBM(高带宽内存)技术的昇腾950PR芯片,标志着中国芯片内存技术的重大突破。华为的自研HBM技术将打破传统内存带宽的瓶颈,显著提升AI训练与推理的效率,增强芯片处理数据的能力和能效比。

  基于昇腾950的新型超节点将有望成为全球最强的超节点,甚至超越英伟达预计在2027年推出的NVL576系统。同时,英伟达与英特尔于9月18日宣布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发多代定制化的数据中心和个人计算产品,英特尔将为NVIDIA定制x86处理器,并推出集成NVIDIA RTX GPU芯粒的x86系统级芯片。英伟达还计划投资50亿美元购买英特尔普通股。

  此外,阿里巴巴也宣布发行32亿美元的零息可转换优先票据,约80%将用于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扩展数据中心、技术升级和服务改善。去年,该公司在AI基础设施等领域已经投入了1000亿元人民币,表现出其对云业务增长的坚定信心。

  ### 关注多重主线,用ETF布局赛道

  基于端云共振的产业趋势,消费电子领域的主要投资方向值得关注,尤其是以下几个主线:

  1. **消费电子零组件**:诸如工业富联(601138)、立讯精密(002475)、闻泰科技(600745)、领益智造(002600)、舜宇光学科技(2382.HK)等龙头公司,预计将受益于端侧AI产品的创新周期。

  2. **连接器及线束**:鼎通科技(300200)、立讯精密、华丰科技(300213)、中航光电(002179)等技术领先企业,将因高速数据传输需求的增长而受益。

  3. **面板产业链**:京东方(000725)、TCL科技(000100)、深天马(002567)等面板厂商,以及联得装备(300545)、精测电子(300567)等设备制造商,均将受益于显示技术的升级。

  4. **CCL&PCB**:胜宏科技(300476)、鹏鼎控股(603983)、沪电股份(002463)、生益科技(600183)等高端PCB制造企业,将因数据中心与端侧设备需求的双重增长而获利。

  5. **消费电子材料**:创新新材(300617)、思泉新材(300300)、中石科技(300401)等材料公司,有望因新材料的应用推广而受益。

  在个股选择上,布局ETF可能是更为便捷的选择。以华夏消费电子ETF(159732)为例,其份额与股价均呈现出同步上扬的趋势,代表了市场对消费电子板块的乐观预期。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