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AI投资风向即将上演“超级切换”? 美银押注资源股与中国四巨头“BATX”领衔AI新主线

2025-10-03 22:04

智通财经APP获悉,根据华尔街金融巨头美国银行(BofA)策略师团队的最新观点,投资者们可通过将AI相关投资标的与那些和全球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联且估值相比于美国科技巨头们便宜得多的股票(比如资源类股票)相结合,来更好地配置并参与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投资热潮——这些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股票标的有望大幅受益于AI技术所带来的人类社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此外,美银最新公布的这份研报还显示,在本十年的后半段(即2025-2030年),市场将更加倾向于中国四大科技巨头而不是美股七巨头——即美银重点聚焦的“BATX”,分别代表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腾讯(Tencent)和小米(Xiaomi)。

美银还表示,市场更加倾向于安全体系构建、国家干预、人口/技术转变和新资产投资,而全球化、美联储独立性以及“美股七巨头”这一曾经时期(2020-2025)的全球市场宠儿则都有可能被视为已经过了顶峰时期。

占据标普500指数以及纳斯达克100指数高额权重(大约35%)的所谓“美股七大科技巨头”,即“Magnificent Seven”,它们包括:苹果、微软、谷歌、特斯拉、英伟达、亚马逊以及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它们乃标普500指数屡创新高的核心推动力,也一度被华尔街顶级投资机构们视为在自互联网时代以来最大技术变革背景下最有能力为投资者们带来巨额回报的组合,然而随着这些科技巨头估值持续创新高且占据的权重越来越高,市场开始担忧这些科技巨头离“泡沫破裂时刻”越来越近。

押注AI的另类方式——资源类与英国股票

有着“华尔街最准策略师”称号的美国银行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 领导的策略团队在研报中写道,鉴于伦敦股市对资源板块的高度敞口,建议股票市场押注AI这一高景气赛道的投资者们积极做多资源类股票以及英国股票基准指数,而不是仓位过于拥挤的美股科技板块。

AI数据中心的极速建设进程正在不断推高能源与大宗商品(比如铜)的强劲需求——铜是从管道系统到电力电缆再到电动汽车等各个科技领域的关键组成部分。美银表示,英国股市基准——富时100基准指数中聚集了力拓集团(Rio Tinto Plc)、英美资源集团(Anglo American Plc)和嘉能可(Glencore Plc)等全球最大规模矿业巨头。

铜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建筑、工业机械、交通运输、通信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正是全球经济活动的核心。因此,当政府出台增长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时,以及类似人工智能与能源转型的“全球经济增长新动能”产能扩张时,工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将大幅增加对铜的需求,铜价因此上涨;相反,经济扩张步伐停滞或陷入经济衰退时,以及全球经济缺乏新动能,铜的需求锐减,铜价通常会迅速下跌,因此铜金属有着“铜博士”称号。

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转型时代,数据中心的建设对铜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数据中心的电力传输与高速互联系统,以及散热系统和高性能电子设备等高度依赖铜。这种结构性的新增需求正逐步成为铜市场新的需求增长引擎。

在ChatGPT等生成式AI应用软件背后的庞大数据中心,铜金属主要用于电力分配设备以及接地,加之对于数据高速传输极其重要的互联系统。具体来看,铜重点用在高速电力传输(比如高速铜缆、连接器、母线),以及热交换器和水槽、接地与互联,以及管道和暖通空调系统。

1759500341(1).png

“人工智能正在吞噬大宗商品。”Hartnett领导的美银团队写道。正如上图所示,市场已经开始定价未来资源公司将受益于AI驱动的人类社会生产效率大变革,这一定价集中体现在今年矿业股跑赢有着“全球科技股风向标”称号的纳斯达克100指数——主要因人工智能狂热推动大宗商品需求。

Hartnett领导的美银团队还表示,英国股票市场还提供对防御性投资板块的显著配置敞口,可对冲科技股行情过度延伸与仓位拥挤带来的大幅回调风险;伦敦市场基准估值中包括阿斯利康(AstraZeneca Plc)和葛兰素史克(GSK)等全球大型医疗保健公司。

美银的策略师团队还指出,在股票市场价格走势、估值、集中度与投机行为等方面,可见“泡沫化”的市场模式初步迹象。同时,通胀的领先指标正在向上拐点,比如ISM服务业“支付价格”指标上行。尽管如此,这些策略师们普遍表示,历史统计数据显示结束资产价格过度上涨时期需要非常强劲的货币政策收紧举措,而在过去两个月里,全球没有任何央行进行大幅加息。

美银押注“BATX”

在过去两年里,全球投资者们对于AI相关股票的看涨兴趣丝毫未见减退。由英伟达、美光科技以及Palantir Technologies等人工智能领军者所组成的“美银AI龙头一篮子股票”自2023年初以来已飙升超过450%,涨幅超过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100指数的足足三倍。

但是在Hartnett 领导的美银策略师团队看来,未来这些AI龙头中的“美股七大科技巨头”可能不再是AI热潮的最大规模受益群体。美银策略团队押注“七大科技巨头”将让位于来自中国股市的科技巨头们,即中国科技领军者“BATX”——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腾讯(Tencent)以及小米(Xiaomi)。

1759500311(1).png

三年前外资大举撤退并高呼中国市场“不可投资”(uninvestable)之后,外国投资者们正在大举重返中国股票市场,试图紧抓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药等前沿科技所驱动的史无前例的中国科技股投资机遇,以及随着特朗普一系列激进举措令“美国例外论”逐渐崩塌,对于美国资产之外的多元化配置需求不断增长。

今年以来中国在人工智能采用与渗透、半导体与创新药物研发等前沿科技方面的持续突破式进展,使包括华尔街资管巨头们在内的外国投资者们愈发相信,中美贸易战与华盛顿的科技出口禁令等负面事件并未遏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创新与颇具韧性的经济扩张,花旗、景顺以及高盛等华尔街巨头巨头纷纷将中国股票评级上调至“增持”。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热潮可谓掀起华尔街对于中国股市的“科技股狂欢时刻”、中美关税战役暂时停战以及国内货币宽松环境进一步提振了全球资金对于中国股市(包含港股与A股)的看涨狂热情绪。这种资金蜂拥而至的结果在于,上证综合指数逼近3900点,在上周触及十年来的最高位,而香港股市基准指数——恒生指数则触及四年以来的最高位。

来自日本的国际金融巨头野村近日上调MSCI亚太除日本指数及MSCI中国指数目标点位,并且该机构表示,对中国股票维持“策略性增持”立场,尤其看好半导体及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的科技类股票。

另一华尔街大行摩根士丹利近期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表现出远高于2021至2024年的兴趣。其中,对AI人形机器人、生物科技及创新消费领域是主要关注焦点。该机构强调,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正面投资兴趣为新冠疫情以来最高:路演横跨东西岸。无论是从指数层面,还是针对特定主题和结构性机会,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都令其颇为惊喜。

摩根士丹利表示,超过90%的美国投资者明确表达愿意增加中国配置,这是自2021年初中国股市见顶以来最高水平。该行指,多个因素共同推动投资意愿回升,并且自年初以来,美国投资者们认同该机构对中国持较建设性看法,其自6月起建议增持A股,并看好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半导体等主题性的投资机遇。

华尔街对于阿里巴巴的看涨情绪尤其浓厚——集中体现在“木头姐”伍德大举买入阿里巴巴以及摩根大通等华尔街巨头大幅上调阿里巴巴目标价(摩根大通将阿里目标价从170美元大举上调至245美元)。作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杰出代表,阿里股价仍远低于其历史最高点,但美国主要的大型科技巨头股票在近几个月也已达到峰值。

当阿里巴巴以及腾讯展现出“涵盖最前沿AI大模型+强大云端AI算力体系+完整AI应用软件开发者平台”这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标签,且这些标签的规模随着AI应用软件渗透至中国各行各业,未来市场规模有望比肩亚马逊AWS与微软,可能将引发类似2023年-2024年全球资金涌向北美云计算巨头的投资盛况。作为对比,阿里巴巴当前市值仅仅为4500亿美元,而亚马逊和微软分别高达2.37万亿美元与3.8万亿美元。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