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创新药全链条高景气持续,维昇药业-B(02561)或迎“戴维斯双击”

2025-10-03 08:55

2025年以来,港股医药市场结构性行情凸显,创新药板块凭借“扭亏为盈”的基本面拐点与“出海破局”的产业升级,成为资金聚焦核心赛道。

西南证券研报显示,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149家港股医药上市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9.7%,其中36家创新药企业实现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15.8%、归母净利润18亿元,标志行业正式进入“盈利驱动”新周期,而聚焦未被充分定价的稀缺标的成为市场共识。

多家机构看好创新药后市,资金关注“高性价比”标的

2025年上半年,港股创新药板块完成从“研发投入期”向“商业化收获期”的关键跨越。这一转变源于各大创新药企商业化能力的持续验证,以百济神州、信达生物为代表的企业,通过核心产品的全球推广与海外授权,逐步形成“研发-盈利-再投入”的正向循环,推动板块实现收入端的稳健增长及利润端的扭亏为盈。

当前,创新药板块增长呈现“高确定性+高弹性”特征,板块轮动性持续增强。前期资金流向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具备稳定研发管线、成熟商业化体系及全球化布局的头部创新药企,凭借业绩确定性与龙头溢价走出“阿尔法行情”;二是核心产品已实现商业化落地的企业,其股价与销售数据、市场份额扩张相关联,估值聚焦“业绩兑现+成长预期”平衡。截至目前,这两类标的已获较多资金布局,估值逐步回归合理区间。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和恒生医疗保健指数的当前市盈率(PE-TTM)分别是36.19倍、35.96倍,处于近5年24.64%分位点和26.15%分位点,显著低于A股和美股生物科技指数对应超50倍的估值水平,优势显著。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A股及港股医药板块上涨主升浪有望中长期持续,建议下半年围绕创新驱动、国际化、自主可控及院外营销模式改革领域布局,重点关注业绩兑现能力强、内需确定性高的板块龙头。

国信证券亦表示,创新药板块步入快速放量期,国内外商业化与对外授权齐发力,推动营收增长并加快盈利转折。建议关注拥有差异化创新能力,产品具备全球商业化潜力的创新药公司。

与此同时,交银国际研报显示,下半年随着美国降息周期开启、创新药企现金流改善及政策红利释放,二级市场复苏对一级市场的正反馈效应将持续增强,推动市场资金风险偏好提升、生物科技企业融资能力强化,加速创新资产价值重估。

在此背景下,具备明确商业化路径、且拥有“核心产品储备+差异化技术优势”但尚未被广泛关注的企业,成为了资金寻求“高性价比”标的新方向。这类企业因前期缺乏业绩支撑估值而承压,但随着产品落地节点临近,“价值洼地”属性将逐步凸显,成为板块下一波补涨核心力量。

在港股创新药“差异化兑现”周期中,市场积极寻求既有“估值修复+产品兑现”双重逻辑,又兼具业绩确定性与长期成长空间的稀缺投资标的,维昇药业-B(02561)或属其中。中信证券研报显示,维昇药业是内分泌领域新星,拥有强力合作伙伴创新赋能,公司在国内市场广阔的生长激素赛道拥有潜在BIC药物,此外还拥有两款潜力品种,市场空间潜力可观。

维昇药业:被低估的创新药稀缺标的,估值修复与成长潜力并存

市场之所以如此关注维昇药业,无疑是看中其有望凭借核心产品、创新管线与前瞻式布局,逐步确立在百亿级生长激素赛道中的差异化地位。

据了解,维昇药业致力于提供同类首创(FIC)或同类最优(BIC)的内分泌疾病产品和治疗方案。公司目前拥有3款产品,当前核心产品为即将在中国商业化落地的长效生长激素产品隆培生长激素(lonapegsomatropin,TransCon hGH),该产品依托大股东Ascendis Pharma的专利TransCon前药技术开发,是一款经临床试验证实优效于生长激素日制剂的长效产品,具备明确“同类最优”属性。

公开资料显示,隆培生长激素有望成为国内第三款上市的长效生长激素,其从基础原理上能够释出与内源性生长激素一致的重组生长激素,通过刺激软骨细胞和肝脏发挥直接和间接作用,临床数据扎实,且每周给药一次的频率亦大大提升了患者的依从性,未来有望占据国内较大市场份额。

目前,隆培生长激素的商业化能力已在海外充分验证:2021年、2022年分别获美国FDA、欧盟EMA批准(商品名Skytrofa),2023年第四季度跃升为美国生长激素市场第一品牌,2024年海外销售额达2.02亿欧元;2025年7月FDA进一步批准其成人GHD适应症,完成“儿童+成人”全人群覆盖,为销量增长再添动力。

国内进展方面,隆培生长激素儿童GHD适应症上市申请(BLA)已于2024年3月获国家药监局(NMPA)受理,参照过往审评周期有望2025年内获批。另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30年中国长效生长激素市场规模将达211亿元,长效将变成生长激素的主流产品。根据保守估算,若凭借技术优势抢占国内长效生长激素市场15%-20%份额,仅该产品即可贡献数十亿营收,为公司业绩奠定核心支撑。

作为维昇上市后首个商业化产品,隆培生长激素的落地进程直接决定公司价值兑现节奏。目前公司已通过战略合作构建高效商业化体系:在渠道端,维昇药业于今年7月与国内生长激素领域头部企业安科生物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授权后者在国内特定区域排他性独家推广该产品;生产端方面,维昇正在与药明生物进行该产品本地化生产技术转移,以保障产品供应稳定性,为后续销量放量奠定基础。

除核心产品外,维昇药业的管线储备进一步强化长期成长逻辑,形成“核心产品打底、潜力管线拓展”格局:用于治疗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帕罗培特立帕肽已完成国内III期临床,正推进NMPA优先评审沟通。针对软骨发育不全症的那韦培肽已完成国内II期临床且数据优异,正以罕见病资格沟通优先评审。这两款储备产品均为极具市场潜力的药物,能够与长效生长激素形成协同效应,既降低公司对单一产品的依赖,又拓展内分泌治疗领域覆盖场景,为长期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站在当前时点,创新药企业估值重构的核心在于“产品兑现能力”,维昇药业核心产品即将进入商业化阶段的优势,在当前“盈利驱动”的板块逻辑中尤为突出。西南证券强调,“差异化产品叠加优异商业化能力的企业大有可为”,而维昇核心产品聚焦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具备“竞争格局清晰+市场空间广阔”特点,一旦完成商业化落地,将快速进入收入兑现期,成为板块轮动中的“补涨核心”。

然而,近期维昇药业股价或受“解禁期”情绪影响短期承压,但从行业规律与公司基本面看,该冲击属阶段性扰动,IPO前股东与基石均为国际知名长线基金与战略投资人,更看重公司长期发展价值,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市场信心,稳定股价。

另一方面,随着核心产品商业化关键节点的临近,业绩确定性显著高于仍处早期研发阶段的企业,参考荣昌生物(核心产品上市后股价涨幅超5倍)、康方生物(双抗产品驱动市值突破1200亿元)的估值路径,维昇药业筹码兑现概率大增,长期资金不愿轻易离场,可见其解禁后抛压有望快速消化,解禁期有望“平稳过渡”,而维昇亦将在产品落地后实现“业绩与估值”的戴维斯双击。

从稀缺性看,当前港股创新药板块中,同时具备“核心产品临近商业化+估值低于板块均值+现金储备充足”的标的数量有限。维昇药业既规避了早期Biotech的“研发失败风险”,又未被赋予成熟药企的高估值,处于“价值洼地”状态,在机构资金持续增配创新药板块的背景下,其稀缺性将逐步被市场重估,值得投资者长期关注。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