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全球首台16兆瓦漂浮式风电机组完成一体化组装

2025-10-02 04:36

“三峡领航号”完成一体化组装

视频制作:徐强

10月1日,随着最后一支叶片与轮毂精准对接并紧固,由三峡集团牵头研发建设的16兆瓦漂浮式海上风电成套系统示范应用工程项目——“三峡领航号”,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铁山港区完成一体化组装。这是全球已安装单机容量最大的漂浮式海上风电系统装备,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业向深远海再迈一步。

▲ 16兆瓦漂浮式风电机组一体化组装现场 摄影:徐强记者了解到,在浮体上组装风电机组,需经过五节塔筒安装、机舱轮毂安装、叶片安装等环节,时间和精度控制十分重要。为此,三峡集团和中交集团深度配合,启用起重能力达1800吨的四代平台船“海峰1002”,通过将塔筒、主机、叶片等设备预先运至安装船上,实现装运一体化施工,充分利用了施工窗口期。团队通过传感器对塔筒姿态实时监测,确保了风机组装过程稳定。“三峡领航号”依托三峡阳江青洲海上风电项目开展设计建设。其核心设备——16兆瓦超大容量风力发电机组,叶轮直径252米,扫风面积约5万平方米,相当于7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建成后年发电量约4465万千瓦时。“三峡领航号”机位点离岸超70公里,水深超50米,极端风速达17级台风水平。风机所在的半潜式平台,首创动态压载系统,可实时响应风浪流载荷,通过充放三个立柱中部分水舱的水量,主动调控舱内水位,降低机组倾角与停机风险,有效提升发电效率。此外,三峡集团牵头金风科技公司、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东方海缆公司、蓝水海洋公司、上海交通大学等产学研伙伴,形成系泊聚酯纤维缆、风机齿电系统、动态压载控制系统等研发成果,实现关键零部件100%国产化,让“三峡领航号”具备绿色、韧性和智慧三大特点,以适应深远海严苛环境。从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三峡引领号”安装完成,到此次“三峡领航号”安装完成,其间历时4年。三峡集团充分汲取“三峡引领号”实践经验,以该项目为平台,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依托国家级科研项目,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了自主可控的供应链。此外,“三峡领航号”是国内首个入级中国船级社(CCS)的漂浮式风电设施。CCS对项目全过程开展认证、审图和入级评定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该项目入级对我国深远海风能资源大规模、商业化开发,具有重要的行业示范意义。下一步,“三峡领航号”将通过一体化拖航,抵达目标机位点,在50多米深的海域开展作业,包括浮体与系泊缆索精准回接、动态电缆连接、机组调试等工序,为并网投产做好准备。

来源 | 三峡小微

作者 | 王璐

(三峡能源)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