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01 22:27
核心要点
微软首席技术官于周三表示,这家科技巨头计划未来在其数据中心中主要采用自研芯片。此举有望降低微软对英伟达(Nvidia)、超威半导体(AMD)等芯片巨头的依赖。
半导体及数据中心内部的服务器,是人工智能模型与应用研发的核心支撑。
目前,科技巨头英伟达凭借其图形处理器(GPU)在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竞争对手超威半导体(AMD)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
不过,包括微软在内的大型云计算企业,也已开始为数据中心设计专属定制芯片。
在意大利科技周(Italian Tech Week)的一场炉边谈话中(由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 CNBC 主持),微软首席技术官凯文・斯科特阐述了公司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战略布局。
目前,微软数据中心主要使用英伟达和超威半导体的芯片,核心原则是选择 “每芯片性价比最优” 的硅基芯片(“硅基芯片” 是半导体的另一种常用表述)。
“我们对芯片的选择并不‘偏执’。多年来,从性价比角度出发,英伟达芯片一直是最优解,” 斯科特表示,“为确保有足够算力满足需求,我们实际上愿意考虑任何可行方案。”
与此同时,微软也已开始使用部分自研芯片。
2023 年,微软推出了专为人工智能工作负载设计的 Azure Maia 人工智能加速器,以及 Cobalt 中央处理器(CPU)。此外,有报道称该公司正研发下一代半导体产品。上周,这家美国科技巨头还发布了基于 “微流体” 的新型冷却技术,以解决芯片过热问题。
当被问及 “长期计划是否是让微软数据中心以自研芯片为主” 时,斯科特明确表示:“当然是。” 他还补充称,目前公司已在大量使用自研硅基芯片。
斯科特指出,对芯片的重视,是微软 “最终设计整套数据中心系统” 战略的一部分。
“关键在于整套系统的设计,包括网络、冷却等环节。我们需要拥有自主决策的空间,才能根据工作负载需求,真正实现算力优化,” 斯科特说。
微软及其竞争对手谷歌(Google)、亚马逊(Amazon)均在研发自研芯片 —— 此举不仅是为了减少对英伟达和超威半导体的依赖,更是为了让芯片产品更贴合自身特定需求,提升使用效率。
计算能力缺口
包括元宇宙平台公司(Meta)、亚马逊(Amazon)、字母表公司(Alphabet,谷歌母公司)及微软在内的科技巨头,今年已承诺投入超 3000 亿美元资本支出,其中大部分用于人工智能领域投资,以满足日益激增的人工智能需求。
斯科特强调,当前计算能力仍存在巨大缺口。
“用‘严重短缺’形容计算能力缺口,可能都算是保守说法,” 斯科特表示,“自 ChatGPT 推出以来,我们就一直处于‘算力建设速度跟不上需求’的状态,这种情况几乎无法改变。”
这位首席技术官警告称,尽管微软一直在通过扩建数据中心提升算力,但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即便我们最乐观的预测,最终也屡屡被证明不足以应对需求。因此,过去一年我们已部署了规模惊人的算力,而未来几年,这一投入还将大幅增加,” 斯科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