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01 21:11
“A+H”阵营预计再添一名“悍将”。
据港交所披露,9月25日,晶晨半导体 (上海) 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晶晨半导体”)正式 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公司及海通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其业务历史可追溯至 1995 年。发展至今,晶晨半导体已成为一家
全球布局、世界领先的系统级半导体系统设计厂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 2024 年的相关收入计,晶晨半导体在专注于智能终端 SoC 芯片的厂商中位列全球第四,在家庭智能终端 SoC 芯片领域位列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二。
2019年3月22日,晶晨半导体作为“001号”企业获科创板受理,引发了市场高度关注。同年8月8日,晶晨以38.5元发行价登陆科创板,开盘即暴涨至149元,较发行价飙升287%。截止9月29日收盘,其股价报于105.49元,总市值为444.22亿元。
作为科创板首批受理企业中排位第一的“明星考生”,晶晨半导体的科创板上市之路显然备受热遇。那么,此次公司赴港上市,又将在港股市场书写什么投资故事呢?
业绩稳步增长,芯片累计出货量超10亿颗
据智通财经了解,晶晨半导体是一家无晶圆半导体公司,主要专注于智能多媒体及显示SoC、AIoT SoC、通信与连接芯片以及智能汽车SoC。公司委聘第三方供应商进行产品制造、测试及封装、分销以及部分研发。
公司的核心产品主要用于多种应用场景,包括智能家居、商业教育、智能汽车及个人移动设备。业务足迹遍布全球,涵盖中国内地、香港、北美、欧洲、拉丁美洲、亚太及非洲。于往绩记录期间,晶晨半导体主要向全球电信运营商、领先的电视品牌商(如小米、创维、TCL、海信、海尔及希沃)以及广泛AIoT品牌商提供SoC。
凭借强大的业务脉络和领先的市场地位,晶晨半导体的业务规模也逐步扩大,整体业绩也处于增长状态。
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每3台智能机顶盒即搭载一颗晶晨半导体的智能机顶盒芯片、每5台智能电视即搭载一颗其智能电视芯片。
与此同时,公司业务覆盖全球主流运营商250余家、全球前20大电视品牌的14家,以及众多AIoT厂商及汽车厂商,已成为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的家庭中数亿块屏幕的“大脑”。截至2025年6月30日,晶晨半导体的芯片累计出货量超10亿颗。
反映到财务数据上,这是营收与利润的增长之势。2022年至2024年,该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55.45亿元、53.71亿元、59.26亿元,保持波动增长趋势;实现净利润则分别为7.32亿元、5亿元、8.19亿元,亦波动上行。截至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收为33.3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净利润为4.93亿元,同比增长36.2%。
与此同时,晶晨半导体的毛利率也显著改善——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和成本控制,公司的毛利率稳步提升,从早年的20%+提升至近年稳定的35%左右,这反映了其产品竞争力的增强和定价能力的提升。截至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毛利率进一步升至37.5%。
透过收入结构来看,晶晨半导体也成功摆脱了对单一产品的依赖,形成了多元业务版图,且均处于高景气赛道,目前公司的产品主要包括智能多媒体与显示SoC主控芯片、AIoT SoC主控芯片、通信与连接芯片、智能汽车SoC主控芯片等。
其中,智能机顶盒芯片,是公司的传统优势领域,市场份额全球领先,业务基本盘稳固,提供稳定的现金流。智能电视芯片则增长迅速,已成为重要收入来源。AI音视频系统终端芯片或将是是公司最大的增长引擎和未来看点,产品线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如智能音箱、智能安防摄像头)、智能办公(视频会议系统)、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新兴AIoT领域。随着人工智能和万物互联的普及,这部分业务的增长潜力和市场空间最大。
至2025年上半年,晶晨半导体智能多媒体及显示SoC收入为23.6亿,占营收的比例为70.9%;来自AIoT SoC收入为8.9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26.7%。通信与连接芯片为0.79亿元,占营收比例的2.4%。
由上来看,龙头效应+多元化的业务结构下,晶晨半导体的业绩总体表现较为亮眼,三大产品线构成了坚实的增长“铁三角”,未来在AIoT和汽车电子领域的拓展极具想象力。
卡位“黄金”赛道,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4G、5G和6G构建起万物互联的“数字血管”,AI算法注入万物“思考能力”,边缘计算让人工智能下沉至场景末梢,以及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与消费端对智慧生活的迫切向往,万物智联的时代浪潮已至。
智能终端设备作为打通物理世界与数字空间的“神经末梢”,正以百亿级规模构建起智能化时代的底层基础设施,而SoC芯片作为智能终端设备的“大脑”,支撑起智能化时代的“数字底座”。在这一浪潮中,消费电子领域率先迎来了颠覆性变革与爆发式创新与增长机遇。
具体来看,晶晨半导体所处的赛道并非单一市场,而是一个由家庭数字化、万物智能化、汽车电子化三大浪潮共同驱动的复合型高增长赛道,市场总规模高达数百亿美元,且技术迭代快,持续创造新的需求。
其中,智慧家庭应用方面,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全球家庭智能终端SoC市场将从2024年的38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7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2%。其中,预期智能家庭AI SoC市场将从2024年的5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6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4.4%。
智能汽车应用方面,全球智能汽车SoC市场将由2024年的113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392亿美元,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8.2%。其中,预期智能座舱及信息娱乐SoC市场将由2024年的42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14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7.6%。
通信与连接芯片应用方面,随着智能物联网在消费、商业及工业应用领域的扩展,Wi-Fi芯片因其广泛的兼容性与成熟的生态体系,成为支撑物联网应用的重要基础设施,从而显著推动市场需求扩张。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全球Wi-Fi芯片市场规模将由2024年的189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28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3%。
可以看到,晶晨半导体身处一个规模巨大且充满活力的黄金赛道,其自身的多元化布局、技术实力和客户生态亦为构成了强大的竞争优势,使其具备充足的动能抓住行业发展红利。
然而,事实上,晶晨半导体也正航行于一片竞争激烈、技术迭代飞速的“红海”之中。
一方面,公司面临激烈的巨头竞争:国际上,需要直接与联发科、高通、博通等国际半导体巨头竞争,这些公司资金更雄厚、产品线更广、品牌影响力更强。国内则面临瑞芯微、全志科技、北京君正等国内同行的追赶,竞争激烈,尤其是在价格敏感的中低端市场。
另一方面,公司对先进工艺和外部代工的高度依赖:作为一家Fabless(无晶圆厂模式)设计公司,晶晨的生产完全依赖台积电等第三方晶圆代工厂。在行业产能紧张时,可能面临产能保障和成本上升的压力。同时,追逐先进制程(如6nm、5nm)也意味着研发和生产成本急剧增加。
而为在技术快速迭代的行业中保持领先,公司必须持续进行高强度的研发投入——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11.85亿、12.83亿、13.53亿、7.35亿,处于较高水平,这无疑也会给短期利润带来压力,且一旦技术路线判断失误或产品开发落后,公司还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关于上述挑战,晶晨半导体显然也认识到了。在招股书中,晶晨半导体表示,此次募集资金,拟在未来五年用于支持持续增长与提升公司的研发能力;未来五年的全球客户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平台+生态系统”战略的战略投资与收购。此外,募集资金还将用于一般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综上来看,即便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但作为国内IC设计领域的“佼佼者”,晶晨半导体凭借自身前瞻性的多元化布局、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客户生态,在二级市场上显然不失为一家具备长期投资的优质标的,这些特质无疑也将促使其赴港上市之路备受市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