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协会双碳工作委员会一届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工程机械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交流会议在京成功举办

2025-09-30 19:15

(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2025年9月24日,作为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BICES 2025)同期会议活动之一,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双碳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双碳委)一届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工程机械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交流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碳迹溯源 认证护航 电驱未来”为主题,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指导,协会双碳工作委员会和代理商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天施华工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协办,协会专家委员会支持。协会领导、双碳工作委员会和代理商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单位、理事单位、会员单位代表、行业专家、企业及媒体代表120余人参会。会议通过政策解读、成果发布、技术交流,为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明确路径。

会议现场

会议盛况:

锚定行业转型关键方向,共话低碳发展新机遇

协会会长苏子孟致辞

协会会长苏子孟发表致辞,肯定双碳委成立以来在标准建设、市场培育等方面的工作成效。他强调,全面绿色转型是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本次会议紧扣“碳迹溯源 认证护航 电驱未来”主题,契合国家碳足迹管理政策要求与行业发展实际,意义重大。

协会秘书长吴培国主持上半场会议

协会秘书长吴培国主持上半场会议,他指出,当前国家“双碳”战略深入推进,工程机械行业需通过协同合作明确碳足迹管理路径,加速绿色技术落地,此次会议正是行业应对转型需求的重要举措。

政策解读与组织调整:

夯实基础,明确方向

协会专家委副主任李建友作主题报告

协会专家委副主任李建友作《加快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拓展碳标识认证应用场景》主题报告。从“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研制、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制定、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成熟度评价开展、碳足迹应用场景拓展、碳足迹国际衔接” 六个方面推进,完成行业碳足迹管理顶层设计。他指出,当前工程机械行业正处于从高碳向低碳、净零碳转型的关键期,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与碳标识认证应用是落实双碳战略的核心抓手。进一步规划碳标识在市场端、供应链、金融与贸易及新兴场景的应用路径,为行业碳足迹管理方案制定提供方向。

协会监事会监事严建国宣读《关于双碳工作委员会会长人选变更的批复》

协会监事会监事严建国宣读《关于双碳工作委员会会长人选变更的批复》。新任双碳委会长、中机寰宇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中星作就职表态发言。

成果发布与方案解析:

构建全链条碳管理路径

协会名誉会长兼特别顾问、专家委主任祁俊宣读《关于发布<工程机械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总体方案(试行)>的通知》

《工程机械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总体方案(试行)》发布仪式

协会名誉会长兼特别顾问、专家委主任祁俊宣读《关于发布〈工程机械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总体方案(试行)〉的通知》。协会秘书长吴培国,名誉会长兼特别顾问、专家委主任祁俊,专家委副主任李建友,双碳委会长刘中星,双碳委副会长张声军、陆中华、朱建新,代理商工作委员会及设备管理与维修分会会长杜海涛共同见证方案发布。

协会双碳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张声军解析《工程机械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总体方案(试行)》

协会专家委副主任李建友主持下半场会议。双碳委副会长张声军对《工程机械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总体方案(试行)》进行深度解析,并呼吁行业凝聚共识,以方案为指引推进工作,通过精准核算摸清碳排放底数,找准减排关键环节。依托体系优化降碳路径,推动技术与管理升级,助力行业提前实现碳达峰目标。

年度工作报告:

复盘成效与部署未来任务

协会双碳工作委员会会长刘中星作《双碳工作委员会工作报告》

双碳委会长刘中星以“锚定双碳目标 赋能绿色转型”为主题作了双碳委工作报告,回顾了2024—2025年双碳委重点工作。从行业绿色制造体系、老旧设备更新改造,以及碳市场与国际贸易等方面分析了行业绿色发展形势。明确了2025—2026年双碳委重点任务:一是推动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总体方案落地实施;二是做好工程机械“十五五”双碳发展规划编制;三是推进油改电产业规范化;四是充分发挥行业专家作用,进一步优化电动工程机械技术路线。 

企业实践与技术交流:

分享转型经验,展现绿色低碳技术与应用成果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混凝土机械产品总监张国君作《混凝土机械电动化与高端化发展趋势》报告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混凝土机械产品总监张国君作《混凝土机械电动化与高端化发展趋势》专题报告,围绕行业核心转型方向展开深度解读。在电动化领域,中联重科针对不同作业场景布局了充换一体纯电动、插电纯电动、混动、油电双驱、氢燃料等多种技术路线,实现混凝土机械电动产品全链覆盖,且电动搅拌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同时依托“电池—电驱—电控”专用锂电方案、云端智能控制、机群协同跨域智联及光储充智慧管理系统等核心技术,构建了电动化混凝土机械从能源供给到运营管理的全价值链生态体系;在高端化发展层面,中联重科以智能制造为核心抓手,将品牌理念与文化内涵深度融入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全流程,实现了混凝土机械在品质标准与价值创造维度的高端化突破,推动产品从“功能满足”向“价值升级”跨越。

协会设备管理与维修分会秘书长周馥隆作《工程机械油改电产业发展探究》报告

协会设备管理与维修分会秘书长周馥隆以《工程机械油改电产业发展探究》为题,深入解析了产业背景与现状。他指出,在全球双碳目标、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市场需求升级及政策驱动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油改电产业已形成“核心零部件—改装服务—应用场景”的完整产业链,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也面临相关标准滞后、制造商参与度低、改造成本偏高、用户信任度不足等挑战。周馥隆介绍,协会正积极推进油改电相关标准建设,由代理商工作委员会、双碳委及设备管理与维修分会牵头组织制定的两项团体标准:《油改拖电液压挖掘机技术规范》、《油改拖电轮胎式装载机技术规范》预计将于2025年11月完成技术审查。未来,在多重因素驱动下,油改电产业将朝着纵向一体化与跨行业合作的方向融合发展。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总体规划设计所项目经理陈鹏飞作《工程机械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成熟度评价》报告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总体规划设计所项目经理陈鹏飞围绕《工程机械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成熟度评价》体系展开详细解读,清晰呈现体系架构与实践意义。该体系遵循系统性、可操作性、动态性三大核心原则,从“基础设施与管理、绿色低碳创新、绿色低碳绩效、绿色低碳影响”四个维度构建评价框架,细化能力子域与评价子项,界定打分规则与权重分配,明确了成熟度等级判定方法。陈鹏飞表示,通过绿色低碳成熟度评价,不仅能精准锚定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所处阶段,更可深度剖析其短板瓶颈与优势领域,进而高效识别降碳机遇,为企业精准制定减排路径、推进绿色转型提供科学量化依据。

标准立项与会议总结:

锚定未来,开启系统推进新阶段

协会标准法规部主任宋金云

宣读四项新团体标准立项批准文件

碳足迹四项新团体标准研制启动仪式

协会标准法规部主任宋金云宣读《工程机械 装载机 碳足迹量化方法》等四项新团体标准立项批准文件。协会名誉会长兼特别顾问祁俊、专家委副主任李建友、双碳委秘书长邸鹏远、标准法规部主任宋金云,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产品总监张国君,徐工研究院总体规划设计所项目经理陈鹏飞,广西柳工电动产品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强,同力重工总工程师王永共同启动四项团体标准研制工作。

协会双碳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邸鹏远作会议总结

双碳委秘书长邸鹏远作会议总结,以“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寄语双碳委,并表示未来双碳委将持续发挥纽带作用,以标准为引领、技术为核心、服务为支撑,推动全行业协同攻坚,助力行业如期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为国家双碳战略落地贡献力量。

来源:协会双碳工作委员会

初审:刘中星

复审:尹晓荔

终审:吴培国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