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30 08:25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2025
作者:孙彬彬/孟万林/涂靖靖
重要提示
本微信号推送的内容仅面向财通证券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专业投资者。本微信号建设受限于难以设置访问权限,为避免不当使用所载内容可能带来的风险,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转载或使用本微信号的信息。
摘 要
当前地产基本面如何?
8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累计同比下降5.44%和7.88%,销售累计同比降幅连续6个月扩大。去年924新政以来至今年5月,一线城市销售阶段性企稳回升,但6月后再度回落,量价齐跌。
回顾发债房企的半年报,现金流方面,上半年地方国企经营净现金流同比大幅改善,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筹资活动方面,仅央企仍为净流入,地方国企和民企均为净流出。从有息债务变化来看,发债房企整体均有不同程度压降。
万科当前情况如何?
深铁集团全面接管万科后,万科持续获得其资金支持,截至目前,深铁向万科累计提供的借款已接近260亿元,帮助万科完成了大量债券偿还,顺利度过今年的偿债高峰。
短期看,万科在深铁集团支持下尚有一定缓冲空间。
而中长期看,仍需关注万科的资产处置和销售情况。万科2025年上半年末投资性房地产已用于抵质押及担保的余额已高达800亿元,可处置的资产越来越少。2025年1-8月权益口径销售额同比下滑35.8%,跌幅较大。
地产债怎么看?
截至9月26日,未违约的存量地产债规模为13715亿元,到期收益率普遍较高,2.2%以上占比55.0%,其中隐含评级AAA估值2.2%以上的存续地产债规模为1423亿元,整体估值在产业债中处于较高水平。
万科今年在股东支持下保刚兑,我们认为对于地方国有房企,仍然可以适度乐观,中短久期可以积极关注,中长期限由于利差保护较薄,当前参与时点一般。可适当参与流动性较好、短期限的相对高收益国企主体。
报告核心图表(点击可查看大图,完整图表详见正文)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或有遗漏,经济表现超预期,信用风险事件发展超预期
报告目录
01
地产政策有什么增量?
从政策端来看,去年“924”新政以来,国家稳楼市的决心一直较为强烈,房地产“止跌回稳”的提法显示中央将房地产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
地方政策层面,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近期再次出台了一系列地产放松措施。
02
地产基本面如何?
今年8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累计同比下降5.44%和7.88%,销售累计同比降幅连续6个月扩大。今年来,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当月同比再次转负,且降幅不断扩大。
成交面积方面,8月一线城市新房/二手房成交环比-1.62%/-1.80%,二线+1.60%/-11.20%,三线-2.47%/-12.60%。一线二手房相对较稳。
具体看一线城市成交面积的月度变化,去年924新政以来至今年5月,一线城市销售阶段性企稳回升,但6月后再度回落,8月新房成交面积178.61万平方米,二手房成交面积420.88万平方米,分别同比变动-23.1%和+3.1%,二手房表现优于新房,且高于过去四年水平。
二手房价格方面,一线表现明显优于二三线城市,但同比变动持续为负,5月后跌幅在扩大。8月一线城市二手房住宅价格同比-3.50%,二线城市-5.20%,三线城市-6.00%。具体看北上广深,今年4月后环比持续为负,8月北京环比-1.2%,上海-1.0%,广州-0.9%,深圳-0.8%。
投资方面,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持续下滑,8月累计同比增速为-12.9%,连续6个月降幅扩大。土地成交方面,2025年1-8月全国住宅用地成交建面16,471万平方米,持续处于过去四年低位,8月当月同比下降25.7%。
03
企业基本面怎么样?
今年上半年发债房企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继续下滑,整体同比分别下降10%和82%。分企业性质看,地方国企表现相对较好,分别变动+21%和-19%。
现金流方面,上半年地方国企经营净现金流同比大幅改善,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筹资活动方面,仅央企仍为净流入,地方国企和民企均为净流出。
从有息债务变化来看,发债房企整体均有不同程度压降,今年上半年地方国企、央企和民企同比整体下降4%、1%和4%。
短期偿债水平方面,地方国企的货币资金同比增加2%,央企和民企分别同比下滑4%和23%。地方国企和央企的平均现金短债比相对健康,央企2025年上半年末为1.43,同比和环比均实现小幅增长,地方国企为1.68,民企仅为0.54。
04
地产债怎么看?
4.1
万科保刚兑强化国企信仰?
2025年1月,郁亮辞去董事会主席职务,祝九胜、朱旭等核心高管同步离职,深铁系高管全面接管战略决策权,派驻十余名深圳国资背景高管入驻万科总部及区域核心岗位。此后,万科境内债与境外债价格年初快速大幅反弹。
深铁集团全面接管万科后,万科持续获得其资金支持,截至目前,深铁向万科累计提供的借款已接近260亿元,帮助万科完成了大量债券偿还,顺利度过今年的偿债高峰。
从到期节奏来看,今年末到明年上半年仍是万科的偿债高峰,截至2026年末万科到期或行权的债券为222.19亿元。
2025年6月27日万科股东会,董事长辛杰代表大股东深铁集团做出了强有力的表态,“万科将动员各方力量,充分调配资源,竭尽所能、全力以赴,共同推动公司重归健康发展的轨道”。
尽管深铁集团持续输血,但万科流动性压力依然突出。
万科有息负债持续增长,净负债率创新高。截至2025年6月底有息债务为3643亿元,已是历史最高值。同期末净负债率90.40%,较 2024 年底大幅提高9.8个百分点。
万科当前短期偿债压力仍然较大。根据万科半年报披露,一年内有息债务占比42.7%,即1553.7亿元,而同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为740亿元,较年初减少16.1%,现金短债比进一步降低至0.48。
深铁的持续借款反映了对万科的流动性支持意愿,是目前万科偿付公开债券及付息的最主要资金来源。
万科2027 年之前已无境外公开债到期。除股东借款外,2025年上半年万科新增融资和再融资249亿元,此外期末全口径经营性物业贷余额增加至 494.7 亿元,较期初增加5.9%。
此外,万科近期决定暂缓部分非公开债务的利息支付。万科正在与包括保险公司在内的部分债权人磋商,希望将部分债务的年化利率从目前的至少4.3%降至约3%或更低。
短期看,万科在深铁集团支持下尚有一定缓冲空间。
而中长期看,仍需关注万科的资产处置和销售情况。2025年上半年末万科投资性房地产已用于抵质押及担保的余额已高达800亿元,可处置的资产越来越少。2025年1-8月权益口径销售额683亿元,同比下滑35.8%,跌幅较大。
4.1
二级市场观察
截至9月26日,未违约的存量地产债规模为13715亿元,到期收益率普遍较高,2.2%以上占比55.0%,其中隐含评级AAA估值2.2%以上的存续地产债规模为1423亿元。
期限分布以中短久期为主,剩余期限在2.5年以内的地产债余额为10247亿元,占比达74.7%,未来或将进一步向短久期集中。
今年截至9月26日,房企发行地产债2254亿元,偿还2605亿元,净融资-351亿元,净流出同比扩大。
具体到房企发行人,1-9月地产债净融资靠前的有中交房地产集团、首开股份(维权)、保利发展、新希望地产、中海地产,净融资在20亿元以上。净偿还较多的主要是民企和公众企业,比如万科、龙湖、碧桂园、绿城等,其中万科今年未发行债券,净偿还债券228亿元。
二级市场,中短期限高等级地产债的估值和信用利差均处于历史极低水平。近三年中短期限高等级地产债估值整体波动下行,2024年以来,信用市场的“资产荒”也持续推动地产债估值持续下行,当前1Y AAA估值中位数在1.83%左右,3Y AAA在2.07%左右。过去两年中短期限高等级信用利差在30~70bp之间震荡,今年一季度以来,信用利差开始持续压降,目前已降至30bp以下,位于近三年来的极低水平。
对于地产债投资,我们认为对于地方国有房企,仍然可以适度乐观,中短久期可以积极关注,中长期限由于利差保护较薄,当前参与时点一般。我们列示了过去90天二级交投活跃的房企,可从中挖掘流动性较好、短期限存量债券较大的相对高收益主体。
首开、建发、中交地产、电建地产、信达投资1.5Y左右可以积极参与,收益率在2.3~2.7%左右,流动性相对较好,过去90远的主体换手率在40~70%左右。
风险提示
1、数据统计或有遗漏:由于数据收集的局限性、统计方法的差异、信息披露的不完整性或更新延迟,可能导致部分分析结果存在偏差。
2、经济表现超预期:宏观经济环境和财政政策是影响债券市场的关键因素。如果宏观环境出现超预期的变化,如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率波动或外部经济冲击等,可能会对信用债市场表现形成冲击。
3、信用风险事件发展超预期:若出现信用舆情事件,可能会对信用债市场形成短期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