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30 07:04
智慧养老并非 “用技术替代人”,而是 “用技术辅助人”——它通过科技手段弥补传统养老的短板,让老人更有尊严地生活,让家属更安心,让护理人员更高效。随着技术的迭代与政策的支持,智慧养老将逐步从“高端试点” 走向 “普惠普及”,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解决方案。
智慧养老的定义
智慧养老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围绕老年人生活需求提供智能化服务的新型养老模式,旨在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满足个性化需求并解决社会养老难题。智慧养老是一个多维度、跨学科的综合性领域。一个成熟的智慧养老解决方案,往往是多种硬件产品+软件平台+线下服务,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多种场景下,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普惠-改善-刚需”等不同层次的老年群体提供的综合性服务。
智慧养老行业发展政策
我国智慧养老产业相关政策正密集出台,如《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等,通过技术弥补服务缺口,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并培育与之相关的产业新动能。
智慧养老行业发展现状
1.智慧养老市场规模
随着技术的迭代与政策的支持,智慧养老将逐步从“高端试点”走向“普惠普及”,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解决方案。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慧养老市场需求预测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智慧养老市场规模约6.80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34%。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智慧养老市场规模将达7.21亿元。
2.智慧养老主要模式
我国采用“9073”养老模式,即90%的老年人通过自我照料或家庭协助接受居家养老服务,7%的老年人借助政府福利政策支持获取社区养老服务,3%的老年人使用机构养老服务。当前,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及机构养老三种模式中,居家养老占比最多,达52.9%,社区养老占比26.5%,机构养老占比20.6%。
3.智能养老设备市场规模
近年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成熟,推动智慧养老设备向更智能、更精准方向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慧养老市场需求预测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养老设备市场规模达到1560亿元,较上年增长20%。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养老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1840.8亿元。
4.养老机器人市场规模
我国启动“智能养老机器人试点”,分阶段实施一批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攻关和应用试点项目,推动产品在家庭、社区和养老机构等场景中应用验证和迭代升级,形成一批能够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的机器人产品。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慧养老市场需求预测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显示,2024年养老机器人市场市场规模约79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养老机器人市场市场规模将达到91亿元。
5.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企业名单
目前国家创建了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201家,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北京市、安徽省、湖南省、陕西省。
智慧养老行业重点企业
1.九安医疗
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耕医疗器械行业30年,打造了 “九安” 和 “iHealth” 两大知名品牌,在智能健康硬件领域尤其是个人健康监测设备方面具有较强竞争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65亿元,同比下降43.35%,归母净利润9.2亿元,同比增长52.91%。上半年,公司iHealth系列产品收入6.012亿元,占比78.56%,互联网医疗产品及服务收入5026万元,占比6.57%。
2.东软集团
东软集团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构建智慧养老全产业链解决方案,涵盖健康管理、医疗信息化、养老服务管理平台等领域。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政府、医疗机构及养老社区。作为智慧养老技术服务商的领军企业,东软集团通过大数据、AI等技术赋能,推动养老服务智能化升级,市场占有率持续领先。
2025年上半年,东软集团营业收入为46.89亿元,同比增长9.08%,归母净利润为5627.04万元,同比下降42.75%。上半年,公司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收入业务6.804亿元,占比14.51%。
3.万达信息
在数智养老服务领域,万达信息通过“产品+技术”服务,整合养老服务行业资源,借助智能物联设备,形成“互联+物联”养老云入口,实现养老服务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从组建养老云助力高端养老品牌运营,到产品化赋能普惠养老,全面提升养老企业的数字化管理与服务能力。公司已搭建了全国用户最多的居家护理云(SaaS)平台,平台已覆盖护理机构300多家,护理人员2.3万余人,服务老人23万余人,平台累计提供服务人次超过1亿次。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9.33亿元,同比上升1.09%,归母净利润亏损2.99亿元,同比上升18.2%。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中,软件开发收入4.47亿元,占比47.86%,运营维护收入3.02亿元,占比32.40%,集成收入1.84亿元,占比19.74%。
4.优必选
优必选智慧康养机器人是优必选科技旗下的一款智能设备,融合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康养服务理念,旨在为老年人和需要康养服务的人群提供便捷、高效、贴心的服务。该机器人具备多种功能,如健康监测、生活照料提醒、陪伴交流等,能够满足用户在康养方面的多样化需求。该系列已与招商观颐合作应用于养老机构、医院等场景。
2025年上半年,优必选实现营收6.21亿元,同比增长27.5%,净利润亏损4.4亿元,2024年上半年同期亏损5.4亿元。
5.傅利叶智能
傅利叶智能以智能机器人技术为核心,业务覆盖通用人形机器人与康复机器人两大领域:其通用人形机器人系列包括科研向的GR-1及主打交互陪伴的GR-3(Care-bot),后者以拟人化设计、多模态交互(触觉/视觉/听觉)和55个自由度实现情感表达与复杂动作,适用于社交陪伴、辅助陪护等场景;康复机器人则聚焦上肢训练、外骨骼助行及智能康复港解决方案,产品已服务全球40余国;公司通过全栈技术、开源数据集及生态合作,推动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
智慧养老行业发展前景
1.政策支持层面:顶层设计驱动行业规范化与规模化发展
中国智慧养老行业受益于国家战略的持续推动,政策体系从早期规划到深度落地形成完整闭环。中央层面通过《“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等文件,明确将智慧养老纳入国家老龄化应对框架,提出“远程医疗纳入医保”“新建机构强制配备智能设备”等具体措施,直接降低用户使用门槛。地方层面,北京、上海等地通过财政补贴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长三角、珠三角智慧养老社区安装率突破45%,形成“中央统筹+地方创新”的协同模式。政策还强化监管与标准制定,如建立养老大数据平台整合医疗、社保数据,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推动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2.技术创新层面:前沿技术融合赋能服务精准化与场景多元化
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成熟为智慧养老提供核心驱动力。在健康管理领域,毫米波雷达、智能床垫等非接触式设备实现心率、呼吸频率实时监测,误差率低于2%,结合AI算法可提前3-5天预警跌倒、心梗等风险;在服务场景中,外骨骼机器人通过柔性传感器与深度学习技术,帮助偏瘫老人重新站立,康复效率提升40%;在交互体验上,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使智能设备操作门槛降低80%,老年人可通过语音指令完成紧急呼叫、健康咨询等功能。此外,区块链技术保障健康数据隐私安全,元宇宙平台构建虚拟社交场景,缓解独居老人孤独感,技术融合正推动服务从“单一功能”向“全场景生态”升级。
3.市场需求层面:老龄化加速与消费升级催生万亿级市场空间
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2.8亿,失能、半失能老人达4000万,传统养老模式面临人力短缺、服务低效等痛点,而智慧养老通过“技术替代人力”实现降本增效。据测算,智能监护设备可减少30%的护理人力成本,远程医疗使单次诊疗费用降低50%,经济性优势显著。同时,老年群体消费能力提升,月收入超5000元的老年人占比达35%,对健康管理、精神娱乐等高端服务需求激增。子女端“数字反哺”现象普遍,85%的子女愿意为父母购买智能养老设备,推动居家场景渗透率快速提升。此外,银发经济政策刺激下,养老旅游、适老化改造等新兴市场崛起,预计智慧养老产业规模将持续增长,形成“基础服务+增值产品”的多元化盈利模式。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遗漏与不足,欢迎指正!
中商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