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方正电子】新工艺新结构拓宽空间,国产厂商多维发展突破海外垄断

2025-09-30 09:10

本文来自方正证券研究所于2025年9月28日发布的报告《新工艺新结构拓宽空间,国产厂商多维发展突破海外垄断》,欲了解具体内容,请阅读报告原文。

马天翼 S1220525040003

王海维 S1220525040004

吴家欢(联系人)

核心观点

美国升级出口限制凸显国产化重要性,国产厂商多维发展突破海外垄断。2024年12月,美国BIS修订了《出口管理条例》,对高深宽比结构、新金属材料等尖端应用所需的薄膜沉积设备实施新的管控。根据SEMI和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国内薄膜沉积设备市场规模约479亿元,国产化率低于25%。目前国内薄膜沉积设备厂商主要包括北方华创拓荆科技微导纳米中微公司盛美上海晶盛机电等,各厂商发展侧重点不同,共同助力薄膜沉积设备国产化崛起。

逻辑:1)随着制程不断微缩,多重曝光技术开始应用,其中需要ALD进行多次的侧墙沉积。2)28nm及以下节点采用的HKMG工艺将采用ALD沉积栅介质层和金属栅极。3)GAA是3nm以下节点的首选结构,除HKMG仍将采用ALD技术沉积外,内侧墙的制备也需通过ALD进行Low-K材料填充后再进行回刻形成;此外,GAA需通过外延技术生长出Si-SiGe的超晶格结构以及源极和漏极。

NAND:3D NAND层数正不断提高,或将于2030年突破千层。1)ONO叠层需要PECVD进行的超高均匀度制备。2)ALD可满足沟道硅、 隧道氧化物、字线钨等高深宽比结构中材料的均匀填充。

DRAM:1)随着DRAM制程进入2x-nm及以下节点,AA、SNC等结构将采用多重曝光技术进行制备,需ALD进行侧墙沉积。2)单个电容器尺寸正不断缩小,器件内部沟槽以及深孔的深宽比也越来越大,需采用ALD进行此类结构的填充,如SN孔中High-K电介质叠层沉积。3)未来3D DRAM结构有望出现,高深宽比结构将大幅增多,显著刺激ALD设备的需求。

建议关注标的: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微导纳米,晶盛机电。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和行业波动风险,下游客户资本性支出波动较大及行业周期性特点带来的经营风险等。

正文如下

以上为报告部分内容,完整报告请查看《新工艺新结构拓宽空间,国产厂商多维发展突破海外垄断》

   方正电子团队  

马天翼

方正证券研究所

电子首席分析师

王海维

方正证券研究所

电子联席首席分析师

马天翼: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曾任职于东方证券东吴证券,曾作为核心成员获II财新大中华分析师科技硬件第一名(2018)、第三名(2020),曾获新浪财经金麒麟半导体行业菁英分析师第七名(2023)。

王海维: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电子&金融复合背景,主要覆盖半导体板块,善于按板块建立研究框架,专注个股深度研究,2018年新财富上榜分析师(第3名)核心成员,先后任职于安信证券/华西证券/华金证券研究所,2025年4月加入方正证券研究所。

鲍娴颖:产业经济学硕士,7年电子行业研究经验,2018-2020年就职于财通证券,2020-2025年就职于东吴证券,2025加入方正证券,深度覆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被动元器件等领域。

金    晶:毕业于同济大学,同时获得法国格勒高商双硕士学位。2021-2022年任职于国金证券通信团队,2022-2025年任职于东吴证券电子团队,2025年加入方正证券。重点覆盖存储、消费电子、智能控制器等领域。

王润芝: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得金融专业硕士学位,具有三年电子行业研究经验,2022-2025年就职于东吴证券电子团队,2025年加入方正证券研究所,深度覆盖汽车电子、光学、CIS、核聚变及超导新兴产业等领域。

吴家欢:吉林大学学士,博科尼大学硕士,电子&管理复合背景。2023-2025年就职于华金电子团队,2025年加入方正证券。重点覆盖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设备、模拟芯片等领域。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