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双节”来临,大闸蟹坐上特快“专机”,三轮车赋能“全程冷链”,今年蟹季,快递物流企业带来哪些锁鲜“黑科技”?

2025-09-30 19:01

(来源:现代物流报)

国庆、中秋双节即将到来之际,新鲜肥美的大闸蟹,在各大电商和物流企业保鲜科技与高效运输的加持下,再一次“爬”上人们的餐桌。

9月26日,2025苏州阳澄湖大闸蟹正式开捕,宿迁骆马湖、洪泽湖、太湖等大闸蟹核心产区也陆续开始集中捕捞,标志着全国大闸蟹消费季的正式开始。

在热火朝天捕蟹的同时,各大快递物流企业也在摩拳擦掌。对大闸蟹这种赏味要求和运输条件极高的食材而言,做到从产区到厨房的全程鲜活,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

(图源:京东供图)

(图源:京东供图)

为成就消费者舌尖的一抹鲜甜,各大电商物流企业也在今年使出浑身“蟹”数,从运输效率、冷链保障、科技加持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不仅守住大闸蟹48小时内的“最佳鲜活期”,还利用无人机运输将鲜活锁定在“分钟级”。

无人设备架起湖区餐桌“高速路”

从湖区捕捞的大闸蟹,在装箱后能直达消费者手中。这样极致效率的运输场景,在无人机的加持下,有望成为现实。

9月26日,京东物流正式启用“太仓港区——崇明”无人机跨江运输航线,在启动仪式现场,数箱大闸蟹借助无人机运输,在15分钟左右就沿航线飞抵上海崇明区,经由京东快递员送货上门,完成了该跨江航线正式运营后的首单配送。

据介绍,此次运营的跨江航线航程13公里,相比于陆路运输减少行程130公里,缩短运输时间2.5小时,物流效率得到大幅提升。该航线将在未来部署多架无人机机组及配套指挥系统,实现规模化、常态化的高效运营。

(图源:京东供图)

(图源:京东供图)

无人运输作为物流行业的新方式、新场景,在各大企业的实践下逐步得到落地应用。记者了解到,在今年蟹季,快递物流企业借助无人机、无人车等自动化设备,以“人机协同”方式构建更加高效的物流服务网络。

顺丰方面介绍,在“1位顺丰小哥服务3~5家蟹农”的基础上,顺丰今年投入45辆无人车、5辆冷运无人车上场,提升从网点到转运中心的速度和频次,通过无人车高效对接,大闸蟹运输效率较过去提升一倍。

顺丰无人机(顺丰供图)

顺丰无人机(顺丰供图)

除无人机外,顺丰、京东物流等企业也加大投入“空中力量”,让出湖大闸蟹的“第一抹鲜”直达消费者。

顺丰方面表示,在航空运输方面,顺丰依托鄂州花湖机场与杭州萧山机场双枢纽联动,调配90余架全货机执飞重点航线,构建覆盖全国的空中快线网络,确保同城当日达、主要城市“次日达”、偏远地区“隔日达”。

京东物流方面表示,在阳澄湖大闸蟹开捕当天,京东物流“南通-哈尔滨-沈阳-南通”大闸蟹全货机航线也正式开通,该航线连通辽宁盘锦河蟹与江苏阳澄湖、洪泽湖等大闸蟹主产地,强化跨区域生鲜物流的协同效率,长三角、东三省等地大闸蟹快递时效得到提升。

冷链运输“无缝衔接”

大闸蟹运输的适宜温度为2~8℃,需全程处于恒温环境,否则会导致蟹体死亡或品质下降。因此,冷链运输可以说是大闸蟹运输的“必选项”,其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的占比也直接关系到大闸蟹的品质。

今年蟹季,“全程冷链”成为快递物流企业布局的焦点。顺丰方面表示,顺丰将冷链运输延伸至整个大闸蟹物流过程的前端揽收环节,在阳澄湖首次大规模投放冷运三轮车、冷运无人车及新型冷运转运笼,大闸蟹从养殖户塘口捕捞起就进入全程冷链,实现无缝衔接。

同时,在干线运输方面,顺丰今年为阳澄湖大闸蟹的运输投放了300多辆冷链专车,直达北京、青岛、广州、深圳等17个重点城市,构建起覆盖华东、辐射全国的立体化冷链运输体系。

中通快递针对大闸蟹物流寄递推出“中通航空与冷链生态全程锁鲜”的专属解决方案。在阳澄湖产地,中通快递提前于沙家浜、巴城等地设置多个揽收点与移动冷链车,严格做好寄前检查,实现大闸蟹从捕捞到分拣全程恒温。

在运输环节,中通快递增加多条航空线路,结合智能冷链系统,实现跨区域快速中转,形成“航空提速+冷链锁鲜”的闭环链路。

京东物流方面表示,针对大闸蟹运输,京东物流重点加强冷链干线等运力资源的投入,通过航空、铁路与公路冷链组成立体运输网络提供时效领先的快递服务。

体系化运输保鲜活

随着江苏大闸蟹知名度的提升,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和品质要求也不断提升。而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各快递物流企业针对大闸蟹这一高附加值产品,也形成了体系化、高响应能力的物流运输体系,提前应对大闸蟹的集中上市。

京东物流方面表示,作为国内首批开展大闸蟹寄递的企业,京东快递今年在大闸蟹产地投入的揽收、运力等资源相比往年翻倍增长,不仅派驻约2000名专揽小哥、升级产地转运中心,保障大闸蟹“即捕即寄”,还充分利用中铁快运和京东物流的“科技+运力”资源,构建高铁、行李车、特快列车等多种运力网络。

上海消费者收到首批“开湖蟹”(京东供图)

上海消费者收到首批“开湖蟹”(京东供图)

同时,移动分拣机、“公转铁”算法模型等软硬件的应用,也为大闸蟹高效运输带来便利。

在多方面保障下,京东物流今年将次日达的城市从去年的80个提升到今年的120个。在长三角区域,京东物流也实现了大闸蟹“上午开湖、当日送达”。

顺丰方面表示,顺丰今年以“科技+速度+温度”三重加持,全面升级护航体系;通过启用智能转运中心、“空铁陆”联运网络,深度嵌入直播电商生态。

早在9月20日,顺丰就正式启用苏州首个大闸蟹智能转运中心(下称:转运中心)。这座位于阳澄湖畔的转运中心将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全面应用于“收派-中转-运输”各环节,全部采用自动化分拣设备及智能数字化管理,将服务范围覆盖苏州阳澄湖核心产区,联动100多个前端收寄网点,实现全天候、全链条的大闸蟹发运保障。

据介绍,转运中心能够实现单小时分拣产能突破2万件,单日吞吐量超40万件,联动周边96个大闸蟹收寄网点,满足阳澄湖大闸蟹快递运输需求。在航空运输场景下,零散货可在转运中心集装于航空板上,直送无锡、南京、上海等地机场,免去二次分拣,实现“一键登机”。

作者:马敬泽

审核:王茜 何文忠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