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30 19:13
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本报记者 李贝贝 上海报道
9月25日,中华企业(600675.SH)公告披露,其全资子公司与宸嘉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宸嘉发展”)旗下公司联手拿下上海徐汇区C030301单元127b-23地块(下称“127b-23地块”)的开发权。
在此之前,今年9月初,徐汇区C030301单元125-31地块(下称“125-31地块”)及徐汇区C030301单元127b-24地块(下称“127b-24地块”)的开发权已由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00688.HK)(下称“中海”)、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001979.SZ)(下称“招商”)、中旅(海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中旅投资”)等联合摘得。
截至目前,东安旧改项目三宗涉宅地块全部确定开发主体,这项总出让金额突破523亿元的“超级工程”也已全面进入实质开发阶段。
其中,127b-23地块已于8月初开始动工,9月初公示项目设计方案。9月25日,《华夏时报》记者从招商蛇口方面获悉,125-31地块及127b-24地块有望年内首开。记者实地走访看到,127b-24地块塔吊林立,现已进入桩基施工阶段。另据招商蛇口上海公司副总经理张哲介绍,127b-24、125-31地块由招商蛇口和中海地产共同操盘,目前项目营销中心及展示区已在筹备中,将于2025年10月底开放。
三宗地块开发主体已全部到位
据公开信息,2024年10月,徐汇东安一村、二村片区旧城区改建项目仅用5天就实现99.95%的签约生效率,是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单地块旧改项目,涉及超31万平米旧改面积、5个居民区、117幢居民楼、283个单元、6057证住户。
今年3月至5月,东安旧改项目被拆分为125-31地块、127b-23地块、127b-24地块,三宗地块总出让价高达523亿元,打破了香港置地2020年以310.5亿元在徐汇滨江拿地时创下的中国内地土地交易总价纪录,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总价地王”。
其中,127b-23地块与127b-24地块为纯住宅地块,楼板价均超过12万元/平米;125-31地块则为住宅、商业、办公、科研设计综合用地,住宅占比为60%,成交楼面价75013元/平米。
今年5月17日、5月31日,127b-24地块、125-31地块通过协议出让的方式由上海新百安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新东安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以98.18亿元、341.35亿元的成交价竞得。这两家企业的股东方均为上海徐汇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徐汇城投”)(持股50%)和上海城市更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持股50%)。
9月5日,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中海、招商以及中旅投资正式完成对徐汇东安城市更新项目的股权交易,获得上述2宗地块的开发权。
具体出资结构为:中海地产出资81.53亿元,获得125-31地块50.5%权益和127b-24地块30.5%权益;招商蛇口出资65.52亿元,获得125-31地块35%权益和127b-24地块55%权益;中旅投资出资7.74亿元,获得两个地块各4.5%权益;徐汇城投继续持有两个项目公司各10%股权。
127b-23地块则由上海新枫安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新枫安”)100%持有。该地块北倚衡复历史风貌区,南接徐汇滨江,西邻徐家汇商圈,4号线、7号线、12号线三轨交会,医疗、商业、生态资源密集。
9月25日,中华企业宣布,其全资子公司上海澜钻置业有限公司(下称“澜钻置业”)携手宸嘉发展全资子公司上海新祺弘创置业有限公司(下称“新祺弘创”)以约29.87亿元总价拿下新枫安的100%股权。其中,澜钻置业出资约20.91亿元受让新枫安70%股权及相应债权,新祺弘创则出资约8.96亿元受让新枫安30%股权及相应债权。
在宸嘉发展入局之前,今年8月15日,中华企业公告披露,拿下新枫安拥有的127b-23地块开发经营管理权,项目代建管理费由基础管理费和考核管理费组成,总金额为销售金额的2%。
央企、国企补仓,唯一民企宸嘉入局
从开发主体构成来看,此次东安旧改项目三宗地块均采用联合开发或股权收购模式,且以央、国企为主力,仅宸嘉发展一家民企参与。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中海、招商、中旅联合体以154.78亿元收购东安“地王”项目两宗地块90%股权,较原协议总价439.53亿元大幅缩水,核心原因在于交易模式创新与风险分担机制。
“此次采用‘承债收购’模式,开发商承接项目原有债务,待销售后逐步偿还银行贷款,实质是以未来现金流‘置换’当前资金压力。例如,中海地产出资81.53亿元获得50.5%权益,招商蛇口出资65.52亿元获得35%权益,均包含债务承接部分,而非单纯支付土地对价。”严跃进表示。
而中海及招商两家房企的入局实际上也在市场预期之内。作为深耕上海多年的头部房企,两家开发商在徐汇区均有成熟项目(如中海徐汇滨江项目、招商徐家汇中心),且近年来持续加大核心城市核心地段土地储备,此次东安旧改项目作为“全国总价地王”,与两家企业的战略布局高度契合。
以中海为例。“收购事项符合本公司的核心业务策略”,9月5日,中海地产在公告中表示:“东安项目的开发预期有利于巩固及提升本集团在上海的市占率、引领力及品牌号召力,并为本集团创造收益,有利于本集团的长期业务发展。”而据公开资料,今年上半年,中海地产在内地10个城市和香港新增17幅地块,其中没有上海的项目。
“优质土地储备已经成为房企销售额的最重要保障。”同策研究院联席院长宋红卫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与去年相比,今年头部房企在上海的销售格局,变动最大的就是中海地产。
根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1—8月上海房地产销售数据,中海地产的全口径销售额与权益销售额落后于保利发展、招商蛇口与华润置地。其中,中海地产上海全口径销售额161.6亿元,排名第四,权益销售额114亿元,同样排名第四。
此次采取轻量级投资参与开发的中旅投资,则凸显出其想要跻身行业主流阵营的野心。今年上半年,中旅投资录得收入63.94亿元,是目前中国旅游集团收入增幅最大的业务板块,同比上涨26.04%。而2023年开始,中旅投资开始在土地市场上大肆获地,并加强扩充自己的高管人才储备,逐渐成长为房地产深度调整期里备受关注的“黑马房企”。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此次参与东安旧改项目的唯一一家民企,宸嘉发展除徐汇东安项目外,目前仅在普陀长风和徐汇龙华布局有两个项目。其中,2024年6月,位于普陀区长风社区的宸嘉·嘉佰道开盘,422套房源仅用2小时即全部售罄,总销售额达61.78亿元;徐汇龙华项目于2024年12月底拿地,目前尚未入市。
记者从宸嘉发展方面了解到,随着今年获取东安项目,其坚持上海高端住宅市场的脚步从未停止,接下来的战略布局也会继续深耕上海的高端市场。“如何打造出让豪宅市场及客户再次惊艳的作品,将是宸嘉接下来要面临的挑战,相信宸嘉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份答卷。”相关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三宗地块规划方案陆续公布
截至目前,东安旧改项目三宗地块已全部公布规划方案。
其中,9月8日,127b-23地块率先公示了设计方案。根据规划,该地块定位为高端纯住宅,占地2.52万平米,容积率2.63,地上计容建筑面积6.62万平米,规划建设5栋17至25层住宅,总户数206户。产品户型面积覆盖260平米至360平米,套均面积约330平米。
据安居客上海统计,参考周边接近20万元/平米的均价,该项目最低总价可能超过3300万元,套均售价则会超过6000万元。据悉,127b-23地块项目已启动建设,计划年内入市。
另外2宗地块中,9月12日,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官网发布的《徐汇区C030301单元127b-24地块项目设计方案公示》显示,127b-24地块为纯宅地,容积率2.62,可建面积7.9万平米。规划建设7栋高层住宅,总户数290户。
作为大规模商住综合用地,125-31地块的容积率为4.38,可建面积45.5万平米,业态涵盖住宅、商业、办公、研发及公建配套,其中住宅可建约27.3万平米。有媒体报道称,未来125-31地块将打造“超级生活底盘”,包含约3万平米的“东安不夜巷”主题商业,并配置约5500平米双会所。
或重塑上海高端住宅市场格局
三宗地块的高端规划与核心区位优势,为其市场表现奠定基础。业内分析认为,从徐汇滨江板块的高端住宅市场现状来看,东安旧改项目后续的去化及定价空间具备较强支撑,甚至可能重塑区域市场格局。
从市场表现来看,作为上海高端住宅市场最热门的区域之一,徐汇滨江板块的豪宅几乎都是开盘即罄。
例如,今年5月,绿城潮鸣东方开盘推出全部120套房源,均价为19.5万元/平米,开盘当日售罄,总销售额高达69.88亿元;今年3月,与“523亿地王”仅相隔一条高架路的能建西岸誉府项目开盘,均价14.3万元/平米,推出的312套房源也实现了“日光”,单日销售额达到47.68亿元。
从定价空间来看,东安路地王两宗宅地的出让楼板价分别为12.41万元/平米和12.6万元/平米,相比于周边新房近期的开盘价,这一楼板价为日后的住宅定价留下了合理空间。
受访人士认为,随着徐汇滨江板块整体价值持续提升,该地块未来房价具备继续上涨的潜力。
“同一区域的高端楼盘入市后常常‘秒光’,反映出大众对该区域发展及预期的认可,且预期还稳步向上。”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表示,该区域发展前景看好,徐汇滨江已逐步发挥辐射功能,东安“地王”项目距离徐汇滨江不远,目前除部分豪宅外,整个项目还规划了商业配套,既能满足周边需求,也能与徐汇滨江形成协调统一,且“商业配套大概率不会是普通综合性商场,更可能走特色路线”。
同时,卢文曦认为,徐汇西岸现有光影秀等活动。产业持续发展的同时,生活气息与人气也不断提升,其高端定位及高调性活动,能与区域内产品、环境格调形成有机结合。因此,“地王”项目入市后,有望继续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
业内普遍认为,对于拿下地块的开发商而言,项目入市销售具有较高确定性,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其业绩。不过,作为重量级项目,该项目后续能否延续此前区域内豪宅项目的热销势头,仍需接受市场的进一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