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既要精于“技”,更要成于“道”!打造新时代技能型师资队伍

2025-09-30 18:08

(来源:上观新闻)

9月22日,是上海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倒计时一周年。近日,聚焦“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技能型师资建设”主题的专题研讨会在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举办,来自上海多所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世赛有关项目的中国教练组组长和金牌获得者代表齐聚一堂,就技能型师资的建设路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德技并修”等展开热议。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焦雪勐指出,举办此次研讨旨在以弘扬教育家精神提升技能型师资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力求深入探寻技能型师资的成长规律,破解当前技能型师资培养的关键课题。上海市教委职教处副处长马骏认为,职业教育教师既要精于“技”,更要成于“道”。在我国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型的关键阶段,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探讨技能型师资的成长路径,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专业委员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正平作了《恪守底线,追求高尚:技能型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的伦理价值取向》的主旨报告。他从教育伦理的视角,剖析了中国特色教育家精神的内涵,指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新时代的技能型教师既要具备底线师德,又需追求高尚道德。

2025年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李不言老师分享了自身从步入实训教学岗位到成长为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中国专家组组长的历程,阐释了自身对于敬业责任、精益求精、职教自信与传承创新等“教育家精神”内涵的理解与践行。

圆桌对话以“技能冠军背后的‘隐形教师力’”为主题,世赛教练与获奖选手、高校教育理论专家、院校人事管理专家、教师代表四方,共同围绕“新时代职业院校‘教育家精神’的内涵”“教育家精神如何促进技能型师资成长”“怎样实现职教学生‘技能训练’与‘品格塑造’”有机统一”“技能型师资建设的制度与环境支持”展开交流。研讨认为,与基础教育师资相比,技能型师资更要有“爱”和奉献,要关注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做学生人生路上的点灯人;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推动技能型师资从“匠人”向“人师”的跃迁,为高技能人才“德技并修”护航。复旦大学教授吴新文在精彩点评中特别指出,要注重对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传承发扬,并在当代语境下实现创造性转化;要持续推进职业院校教师的考核评价与激励制度改革,为技能型师资成长创设优良环境。

此外,与会专家还就技能型师资建设的新方法建言献策,为更好迎接上海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筑牢职业教育的师资根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技能人才育人模式,培养更多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德技并修”高技能人才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原标题:《既要精于“技”,更要成于“道”!打造新时代技能型师资队伍》

栏目主编:周文吉

来源:作者:罗尧成 李小佳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